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侗寨木建筑是侗族最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蕴涵侗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侗寨木建筑的保护包括其生命体保护和生态保护。在生命体保护方面要建立科学与人文、防范与管理相结合的现代现代消防体系,修复和新建侗寨木建筑要保持侗族风格,要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为侗寨木建筑提供物质资源。在侗寨木建筑的生态保护方面要进行侗寨自然生态的保护,推进侗寨木建筑文化认同而优化社会环境。要发展侗族文化创意产业并与乡村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侗族地区地方人民政府要对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应发挥主导和扶持作用。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建筑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充分发挥其旅游功能而发生变迁。这种变迁是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的重要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获取肇兴侗寨居民和游客对侗寨建筑景观变迁的感知,认为居民对侗寨建筑景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游客对侗族建筑和文化的感知多停留在表象,缺乏深入的了解。研究认为,认清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增强当地居民保护和传承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居民参与度,优化旅游地管理,在积极应对旅游发展的同时满足居民对建筑改造的合理要求,才是少数民族旅游地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和发展经济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3.
榕江侗族风情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榕江县是贵州侗民族集中的聚居地,侗族风情十分浓郁。有独特的侗寨建筑、民族服饰、民族歌舞和民族节日,以及传统的民族工艺,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瑰宝。针对侗族风情旅游的特点和状况,提出几点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贵州黎平肇兴侗寨325篇有价值的旅游者网络评论和游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肇兴侗寨旅游者对自然景观的偏好不及人文景观,旅游者对带有侗族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偏好较强。民族村寨旅游者偏好具有很强的求真性,民族村寨村民的言行举止、文化习俗和思想态度是民族村寨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丰富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造民族的旅游品牌、协调民族旅游与生态环境发展、建设可持续的特色民族村寨旅游、传承民族精粹文化等方面构建民族村寨乡村振兴路径。  相似文献   

5.
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是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业的主要载体,是开发入境旅游市场吸引海外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欧美和日本游客是黔东南州主要的两大客源市场群体,由于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他们来黔东南旅游的目的各不相同,要求和感受也不相同。因此,发现和解决黔东南州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不同市场群体客人的不同旅游需求,设计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是黔东南州拓开入境旅游市场、实施民族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侗族芦笙舞是侗族原生态舞蹈的一种,保护好原生态民间舞是发展我国民间舞蹈文化的精髓.在我国各民族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各民族的原生态民间舞蹈有可能失传,所以,保存原生态民间舞蹈具有文化意义、经济价值和发展当代我国民族舞蹈的基础价值.为此,笔者依据所掌握有关侗族原生态芦笙舞舞蹈的信息和材料提出相应的建议和举措,在保持其原...  相似文献   

7.
侗族是贵州特有的少数民族,侗族文化以其特有的侗族大歌、魅力侗寨、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而侗族大歌为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增添了重要力量,侗族大歌与旅游业相结合,使之达到彼此促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榕江"三宝"侗寨是中国侗族村寨地域最大,人口最多、最密集,历史文化较为悠久的侗寨群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榕江侗族萨玛节及侗族琵琶歌的核心保留地。本文在目的论指导下,对"三宝"侗寨译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考证,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  相似文献   

9.
《教学随笔》2013,(12):F0004-F0004
肇兴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南部,侗、苗、汉、水等民族聚居,其中侗族人口占95%。肇兴民族风情浓郁,有吉尼斯世界之最——肇兴侗寨及鼓楼群,有全国唯一的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堂鼓楼等众多旅游景点。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中国通道侗文化旅游区的资源条件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侗族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湖南省是侗族主要聚居区之一,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最早建立的侗民族区域自治政权,侗族人民的民族建筑、民族刺绣和民族文化,在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建立通道侗文化旅游区,开发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对于振兴当地民族经济,帮助其脱贫致富,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1.
侗族保留了世界上少有的"原汁原味"的建筑群落,形成了独具历史特点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建筑风格。开发、利用这些文化遗产,对于贵州的文化旅游开发意义重大。在旅游开发中侗族建筑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研究价值,通过开发侗族建筑潜在的价值,可以发挥它的综合效益,从而助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试论侗族旅游发展过程中饮食文化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侗族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侗族的饮食文化特色,指出了侗族饮食文化开发中的局限性,由于饮食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大力发展侗族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桂林地区侗族民族歌舞文化的内容和特色基础上,提出深度开发侗民族歌舞文化旅游资源,应抓好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做好展示与提升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观赏性与参与性相结合,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火塘在侗族的传统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侗族传统干栏民居以火塘作为家庭成员活动的公共空间,在精神功能和空间上均成为家庭中心而处于统领地位。通过对侗族火塘的研究,可将其空间与精神上的双重功能融入现代家居设计,从住宅秩序及居住建筑与行为模式的互动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5.
对如何传承和弘扬侗族文化传统,提出了三条措施,一是合理规划,营造有利于侗族传统文化发展的空间;二是顺势而为,抓住有利于侗族传统文化发展的时间;三是凝心聚力,拓展有利于侗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侗戏是侗族传统的戏曲剧种,侗戏不仅是侗族的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侗族的一种风俗。侗戏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节日演出,与其多彩的民俗风情相统一。随着社会环境与人们生活需求的改变,侗戏的演出类型由单一型向民俗型、晚会型、展演型、旅游产品型、录像型等多种类型发展,体现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侗文化圈旅游产品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其同质化原因及影响进行探析,认为缺乏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产品缺乏创新、圈内缺乏区域联动、旅游投资缺乏资金、旅游产品、需求市场、缺乏引导、等是主要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湖南通道侗乡民族文化资源的特色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的侗乡民族文化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的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族旅游发展的基础。发展生态旅游是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民族生态旅游的发展应从观念、培训、宣传等入手,加强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侗戏是侗族传统的戏曲剧种,侗戏不仅是侗族的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侗族的一种风俗。侗戏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节日演出,与其多彩的民俗风情相统一。随着社会环境与人们生活需求的改变,侗戏的演出类型由单一型向民俗型、晚会型、展演型、旅游产品型、录像型等多种类型发展,体现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