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一、“莫扎特效应”的含义莫扎特(W.A.Mozart 1756-1791)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作曲家,“莫扎特效应(Mozart Effect)”是法国心理医生拖麦提(A.Tomatis)编撰出来的一个术语。拖氏认为,在各种形式的乐曲中,莫扎特的音乐对人体有很强的治疗效果。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生理心理学家的一项实验研究,证实了“莫扎特效应”。该研究的被试是一些大学生。在实验中测试者让学生们先聆听一会儿莫扎特的奏鸣曲,  相似文献   

2.
"莫扎特效应"与音乐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德曾说过,像莫扎特这样的现象是无法解释的。其实,无法解释的不仅是“莫扎特这样的现象”,还有莫扎特对后世的永无休止的影响——所谓“莫扎特效应”便是其中之一。音乐治疗理论认为,音乐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途径发挥作用的。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从19世纪开始,西方音乐学者对有关音乐审美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比如:音乐的美究竟在哪里?如何才算是听“懂”了音乐?理解了音乐?对音乐的审美是否应该有统一的标准?等等。甚至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这样的看法:欣赏音乐是不需要了解音乐、学习音乐的,因为只要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谁还需要真正去理解音乐?  相似文献   

4.
《学周刊C版》2017,(17):221-222
音乐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肯定音乐教育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情趣,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应加强对大学生“严肃音乐热”现象进行积极引导吴倬孟宪东一、“严肃音乐热”的喜与忧近年来在高校大学生中出现了“严肃音乐热”现象。这是指普通高校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欣赏严肃音乐,并形成了一股热潮。他们欣赏的主要是西方古典音乐,有时也包括中国的近现代音乐。...  相似文献   

6.
通俗音乐是介于民间音乐和艺术音乐之间的音乐品种。今天,在校的青少年成了通俗音乐最大的“消费者”。青少年在欣赏鱼龙混杂的通俗音乐作品时,应该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欣赏层次和鉴赏选择的能力,才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音乐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以愉悦、以享受,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与美感。可以说,审美愉悦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正因为音乐具有愉悦性,人们才有可能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所以说保持学生良好的心境,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这既是音乐教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这种变“苦学”为“乐学”的状况,最适于在音乐教学中体现,这就是所谓的“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彭丽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15(3):83-83,,88,
音乐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近几年,由于国家学科目录的大幅调整,使许多音乐界人士也搞不懂这是个什么学问。有人觉得遥不可及,有人觉得神秘莫测,也有人好奇,但感觉如隔着面纱看问题,似懂非懂。随着每年艺术类专业考试日期的临近,“音乐学”,这个所谓的“新”学科,是到了撩开面纱,掀起盖头来的时候了。*众所周知,音乐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它漫长的生成、发展、演变过程中,与人的关系愈加密切,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人们在日常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就经常会触及音乐学所涉及的种种课题。…  相似文献   

9.
1782年,26岁的莫扎特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自白:“我经常后悔我没有学建筑而是学了音乐。”也许这是一句开玩笑的话,但在莫扎特的心目中,音乐和建筑在结构和美学境界上必定有相通处。  相似文献   

10.
音乐欣赏的过程是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听”。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静听”,没有教师的解释,没有任何干扰,只有美妙的音乐声。学生很放松,没任何约束地倾听,自由自在地展开想像的翅膀,思其所思,想其所想,从音乐声中“感悟”出内容与道理。有一个学生在其听后感中写道:感受音乐,就是同作者神游其境,静听音乐的感觉真好。“谈”。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活动中,谈自己对欣赏曲目的印象及对音乐的理解与评价。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想像联想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又活跃了课堂,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