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目的论: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搞清为什么而学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观念已广泛被人们所接受,而学习目的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为装潢门面而学;有人为父母或别人的意愿而学;有人为学习而学习,从理论到理论,纸上谈兵。到底应该为什么而学习,是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目的不明,则方向不明,往往容易误入歧途或者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2.
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看起来似乎只是个学习方法问题,其实是个学习思想问题,与学习目的有关系。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不管是变换什么方法去学习,也摆脱不了“死学”的束缚。而我过去就是不明确为什么学,为谁学,所以就不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我在刚一进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想法:要当历史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是不行的。历史教师就是古  相似文献   

3.
文科综合下怎样才能把高中政治教好、学好,这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有人认为政治就是要多读多背,背得越熟分数越高.这一观点已为实践所否定,一是因为政治理论与诗词、小说、散文等不同,后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政治理论性强、术语多,容易背了前面忘了后面;二是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背熟了政治理论,也未必能用来解题.也有人认为政治只要能看懂理解就行,不需要背.但是我们知道,记忆和理解是分不开的,没有记忆为基础,谈不上理解.那么,政治学科要怎样学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有用"呢?我觉得"五思学习法"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所谓"五思学习法"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4.
龚永红 《贵州教育》2008,(11):44-45
德育课相对于其他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来说,其教材内容理论性更强,比较抽象乏味.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理解和体验到学习后的目的,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学生对德育课学习的动机、目的不明确,如果教师讲课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不易理解,就会觉得越学越糊涂,使得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较差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学会说话以后,经常向大人们提问的是:“这是什么“,“这为什么“.满足好奇心是人类原始而伟大的学习动机,也是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根本动力.教育在保护儿童好奇心的同时,应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不断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形成执着、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学习教育学理论是其必备条件之一。学习教育学之前,首先要自问,我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这是一个涉及学习目的的根本性问题。大凡学习教育学的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教育工作,在教育实践中遇到困惑,而欲借理论的启迪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在职教师;另一类是欲求教师  相似文献   

7.
记忆是智力和能力的基础。学好数学必须重视记忆效果。如何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呢?一、明确学习目的,提高随意记忆能力学习知识,首先要明确为什么学它,学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教,而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缺乏学习的动力,缺少方法,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才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高校授课内容的架构模式,必须完成由传统的讲授"是什么"到探究"为什么"的逆转.现有教材知识体系一般以陈述"是什么"为主,并辅以简单的分析,而作为课程体系链的"为什么"往往被忽略.分析高校课程内容架构方式的理论和现实,由"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授""学"之道,是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过去人们非常重视智商的研究,并把它作为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然而,这种“智力说”却无法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有些人在学校里是学习尖子,进入社会后却“泯然于众”?为什么有人在困难面前能一如既往,而另一些人却一反常态?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人际关系却依然很好;另一些人严于律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讲好绪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绪者,头绪,条理也;“伦”者,其“阐 述,说明的作用”。绪论是教学之始的重点。讲好绪论的作用是使学生 明确“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 学”。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学习内容、 明确学习方向、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顺利地进入课程内容学习的正常轨道。结合多年的执教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种绪论的引入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侧重于解决学生就业,这一目的明确后,中职教育就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实现产学结合.这也意味着学生在学校要学技术、学能力,而不是过多地学习高深理论.笔者从事中职电子专业教学已有几年,认为在实训课中引入机器人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不失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学校三个年级学生的关于学习目的的调查问卷显示,为何学,学生没有明确的方向;学什么,学生没有自主的选择;怎么学,学生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还时空给学生,让他们"自为";还探究给学生,让他们"自得";还选择给学生,让他们"自定".  相似文献   

14.
"目标导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法.其理论依据为新课改理念,建构主义学说,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学习结果分类的目标系统理论,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系统,陶行知的赏识教育理论等.我校在实施"目标导学法"过程中,对教学设计进行改革,变"教案"为"导学案",变教师"教教材"为"用教材",变"刚性教学设计"为"弹性导学设计",更多地关注"三维目标"的体现.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深入研究理解新课改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寻找到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施途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自主、合作、探究"--解决怎么学的问题.这18个字是"目标导学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六个"为什么一,不是新问题,也不是新事物.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有力地回答了:在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发展,证明建设"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不行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已经对六个"为什么"做出了完整而正确的回答.现在重提六个"为什么",是因为:国内外对社会主义的疑问仍然存在,国际上意识形态的斗争仍未停息,国内"资本主义化"论调甚嚣尘上,国内"纯而又纯"理论仍有市场.要做到科学回答,必须做到:要从理论高度解释清楚六个"为什么",要从历史角度重新申明六个"为什么",要从特殊背景明确回答六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本文回顾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内容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7.
学分为乐学、爱学和会学三种境界。谈起乐学和爱学,对学习提起兴趣差不多就行了。有人会疑惑,为什么我乐学又爱学,可就是学习成绩不好呢?那就是,还没达到会学。会学,有人发问了,谁都会学呀?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入校后将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了以后干什么.同样是上大学,会上与不会上大不一样.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就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在大学中如何生活,也就是学会怎样上大学.  相似文献   

19.
学习使人进步,学习使企业走向辉煌。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企业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未来的企业一定是学习型企业,不善于学习的企业肯定会走向衰亡。一、明确为什么学习、学什么、如何学首先,明确目的性。因为企业不是学习机构,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利润,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所以,企业的学习与学校的学习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把"学生"看作动词.以"学"与"生"的和谐共存为基础,认为"学生"内在地包含了几项应有之义.第一,为什么学:造就绚丽多彩的"'人'生'";第二,怎样学:要"生"学,不能"死"学;第三,学什么:以知识为媒介,臻达"人生之道".对这些意义的认识,有助于人们更深刻理解"学生"一词所蕴涵的应有之意,这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培养、对于学习化社会的建构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