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中澳两国教育交流合作关系发展良好。两国在教育市场和资源方面互补性明显,合作潜力很大。中澳政府间及民间各级各类教育交流与合作活跃。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教育资源输出首选目的国,澳大利亚亦成为我国教育改革重要借鉴对象。为深入了解澳大利亚教育进展和中澳双边教育交流合作的最新情况,本刊记者对澳大利亚驻华使馆教育公使衔参赞万胤忠(lain Watt)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
后冷战时期澳大利亚对华政策总体特征是:用足中国经济腾飞带来的经济利益,同时,关注两国在政体、价值观、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融合对华接触和地区接触战略,以多边组织制约中国行为;承认中国地位上升对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但力阻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地区主导力量,美国因素时常影响澳对华决策和态度。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启动后,教育服务成为服务贸易谈判中重要的领域。双方商定要达成一个互利互惠、符合双方利益的自由贸易协定。这样的协定能否如期达成将对今后若干年的两国关系走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着力于两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的教育服务内容,从两国总体关系、两国在教育服务领域已有的开放承诺、澳大利亚谈判的驱动力以及两国当前教育服务提供的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两大潮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多边贸易谈判日益陷入停滞状态,各国转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并相继提出本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在国际领域对市场、能源、技术、资金等资源的争夺。为有效应对国际竞争,中国也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本文旨在通过对主要贸易伙伴与中国贸易潜力值大小的测度,具体解决应该和什么样的伙伴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以及面对不同的合作伙伴关注点有何不同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贸易大国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商务谈判与日俱增.但是,有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谈判双方在冲突解决风格上有明显区别,而合理和有效地解决冲突是谈判成功的关键.为此,文章从情境文化角度探析它对两国商务谈判中的冲突解决方式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选取澳大利亚与中国影响较大的两套高中数学教材,借鉴已有数学认知水平框架,对中澳两国具有代表性的函数内容习题进行数学认知水平的质性分析与量化比较后发现:中澳两国在“函数”知识内容的选取和设置上有较大区别,其每个水平的习题量澳大利亚至少是中国的两倍多;具体通过对计算——操作性记忆水平习题的比较发现:两国都安排了较多的计算和作图题,重视学生基本数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领会——说明性理解水平习题的比较发现:澳大利亚的习题量大且题型多样.借鉴澳大利亚高中数学教材,中国需合理安排4个认知水平习题的比例;在增加习题总量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计算——操作性记忆水平习题的比例,提高探究性理解水平的习题比例;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较早地让学生接触数学软件等.  相似文献   

7.
贸易结构是度量一国或一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分工中该国或地区的地位状况.中澳自贸区的建立极大地便利了双边经济贸易往来,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双边贸易结构.本文从安徽省与澳大利亚贸易现状出发,从贸易商品结构与贸易方式结构两方面分析中澳自贸区的建立对安徽省贸易结构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口产品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反倾销。就国际贸易理论而言,反倾销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理论定义;就各国反倾销法案和WTO关于反倾销条款看,也是模糊不清的。而各国对倾销商品的认定、起诉等实际操作,更是以保护本国市场为第一要义。因此,各国之间关于倾销和反倾销的各项条款谈判,类似于寡头市场的价格谈判,其协议是一个共谋解而不是一个均衡解。正因为如此,目前流行的一些阻止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方法或措施是低效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等。一个值得注意的可行办法,是走创建海外工业园区、让利于人、共同发展的开放型贸易道路,这也是其他饱受反倾销之苦的国家所过走的一条经验之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澳两国教育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在澳中国留学生素质结构及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对澳大利亚教育体制之优势的分析和在澳中国留学生现状的调研。我们相信在澳中国留学生将会成为21世纪国家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各国反倾销的矛头指向。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在西方国家不完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同国家环境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企业面临的反倾销形势将更为严竣。而企业的低成本竞争、不积极应诉等因素是反倾销案例增多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美国经济危机及欧盟经济的萎缩,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我国也成为全球中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浙江作为全国出口贸易前沿阵地,许多企业也身陷纠纷。针对这一现状,如何应对?从浙江鞋类(温州为代表)产品对外贸易遭受国外反倾销案例分析,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角度考察,尝试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屡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进行总结,使我们对其原因有更加宏观和深刻的认识,为相关对策的提出以及完善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世界市场的日趋饱和, 以及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国际间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显得更为激烈。时下, 面对国际上汹涌的对华反倾销狂潮, 中国政府立场鲜明, 中国政府一向反对企业倾销, 更反对借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中国企业界要不失时机地采取对策, 利用法律武器, 理直气壮地迎战反倾销。  相似文献   

14.
浅析我国频遭国外歧视性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之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我国已经加入世纪贸易组织,国外掀起了对我国反倾销的浪潮。目前中国已成为西方国家反倾销的主要对象,西方国家对华采取不公平的歧视性做法,使中国出口贸易受阻,经济遭受损失。面对这种情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和“走出去”的战略;政府应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机制;建立、完善行业协会组织;建立灵活善变的企业经营策略。以此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将遭受反倾销而带来的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SA8000和反倾销是西方国家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两大非关税壁垒,这两种机制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鉴于此,我国应积极寻找应对措施,在政府、企业和市场三个主体之间建立预警机制,使SA8000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反倾销措施滥用问题是当今世界贸易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金融危机过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控诉有增无减。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之间反倾销的硝烟也日渐浓烈,而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面对世界永不休止的贸易纠纷与摩擦,没有一个国家能置身事外。尤其是中国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会遭受其他国家的控诉及报复。本文将通过研究当前发展中国反倾销形势的特点,分析原因并总结出避免反倾销泛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叶颖维 《时代教育》2014,(7):226-228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business contacts of the two countries become much frequently and the importance of business negotiation etiquette becomes obvious.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etiquette, makes an effort to highlight the reasons, conflicts and impact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At las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in reconcil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make negotiations develop smoothl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tudy on business etiquette between east and west from the poin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taking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 an example, is beneficial to enhance negotiators' awareness in cultural differences, cultivation in etiquette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in negotiation and also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business contacts in cross-culture.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与G20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前景进行探索展望。首先通过引力模型对中国与19国在2011-2020年间的农产品贸易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贸易空间;接着计算各国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并对农产品竞争力与贸易空间进行交叉分析,最终探索出中国与G20其他国家的贸易前景。通过全面分析可知,中国需要科学开拓贸易市场,发展优质贸易伙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采取进出口相结合的贸易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协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健全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9.
反倾销已不再是横亘在中国企业面前无法逾越的天堑。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世贸规则的有效运用和经济的不断增强,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利用非关税壁垒,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以阻止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文章就技术壁垒对中国的损害和损害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破解壁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以来,OEM进入我国并高速发展,每年占有贸易总额50%以上。中国一度被称为"世界工厂",背后却隐含着中国企业的血泪辛酸。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与原材料,吸引世界各国在中国寻找OEM合作代工生产厂家。从贸易格局看来,中国的出口优势多年来依然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型产品的竞争力很弱,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再加上由于OEM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等法律知识与保护意识,使得外商欺骗、疏忽生产、出口货品侵权等法律纠纷大量涌现,中国企业蒙受巨额经济损失,中国的贸易市场也受到了排挤。中国要解决OEM企业的困境,必须从OEM法律纠纷中研究OEM纠纷的类型、成因、现状以及解决方案,揭示OEM在我们贸易中的法律隐患,从而对OEM企业提供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