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田开兰  杨翠红 《今日科苑》2023,(2):26-34+74
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全球化是全球经济系统的本质内容。市场、成本、技术和政府等多重因素推动全球产业链布局不断动态调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重大事件冲击,既有全球化格局受到巨大挑战,全球产业链或加速重构调整。本文回顾了全球产业格局的演变以及全球价值链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展望了全球产业链向区域化、数字化、知识化和服务化发展的趋势;分析了中国产业链总体特征以及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给中国带来的挑战;最后探讨了提升我国价值链水平的潜在策略,包括国家战略层面的引导,突破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约束层面的路径选择,以及畅通内、外循环的宏观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能源结构特点决定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自然灾害、新冠疫情和国外遏制等突发事件对煤炭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冲击。为了解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进而提出韧性提升策略,基于韧性的4个表征能力,即准备能力、吸收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构建了煤炭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将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2种方法结合,提出基于灰色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煤炭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价模型。最后以陕西省M公司的煤炭产业链供应链为例,对其韧性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M公司煤炭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较高,但一些影响其韧性水平的短板因素仍值得关注。最后,对产业链供应链各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以期提高产业链韧性水平去应对不确定风险。  相似文献   

3.
新冠疫情作为2020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不仅影响了全球经济增长,更是极大冲击了中美两个最大经济体的产业链,两国的餐饮娱乐、交通运输、教育、旅游业等产业,均受到严重影响,两国同时面临着疫情带来的供给侧冲击及外部需求侧冲击的双重压力,但是两国所受到的冲击方向和压力却不尽相同.疫情对美国最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尤其餐饮、航空、零售、酒店等行业严重受损,而对中国产业的最大影响却不是大家所认为的第三产业,而是对工业造成了最大冲击,仅2020年第一季度就下降了9.6%,远超第三产业的5.2%.进入后疫情时代,中美两国的产业发展,也相应出现了新的趋势,美国教育行业迎来结构性变革,呼吸机短缺,进一步加速制造业回流,新冠治疗药物的短缺,更促使美国从重视生物医药转向也重视原料药生产等基础医药领域.中国的后疫情时代,产业快速恢复的同时,却也暴露出过度依赖中低端制造业、过度依赖贸易出口的产业发展缺陷.因而,从需求侧而言,中国要进一步发展线上产业拉动需求,继续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从供给侧而言,要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并且要大力推进"双循环",应对逆全球化回潮趋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对气候问题的日益关注,加之金融危机的冲击,清洁技术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许多国家推出加速绿色专利审查的实践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其商业化,增强其绿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论文重点分析英国、美国、韩国和日本的绿色专利加速审查实践,对各国实践的重点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并就我国建立绿色专利加速审查程序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全球疫情的持续升级使得呼吸机供不应求,笔者尝试从专利视角分析中国呼吸机增产难的原因。从新冠肺炎疫情对呼吸机的需求谈起,通过专利检索,分析了中国呼吸机龙头企业谊安和迈瑞医疗的专利概况,也分析了国外呼吸机核心零部件企业在华专利布局概况。在此基础上结合车企跨界生产呼吸机的可能性分析,总结出中国呼吸机增产在技术创新、专利布局方面的应对策略及其对当前产业链构建的启示,建议中国呼吸机企业加强专利及相关文献研究分析,防范专利风险的同时注重专利保护体系构建,以期促进中国高端呼吸机国产化和量产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关键矿产资源作为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全球贸易网络频繁受到突发风险的冲击,对进口依赖型国家的资源供给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从关键矿产资源全球贸易网络和产业链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基于多层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关键矿产资源全球贸易模型,并提出风险传导机制对贸易网络突发风险进行仿真分析,最后运用多风险场景仿真结果对网络节点的风险韧性进行评价。以镍矿资源产业链中6种产品为例,运用2018年全球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镍矿资源进口结构极不均衡,对供给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相对下游产品,中国对镍矿石、镍锍等产业链上游产品需求更为刚性,价格敏感度小。②风险所造成的价格波动对中国进口损失影响并不显著,而对风险韧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资源竞争能力,这与进口结构、占风险源出口份额、以及国家产业对于额外成本的转嫁能力有直接的关系。③同一国家在面对不同风险源时表现出不同的风险韧性。当风险源分别为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时,其风险规模每上升1%,中国因此而承受的镍矿资源进口损失规模将分别上升1.74%和1.77%,中国在面对来自菲律宾的突发风险时韧性较低。评价节点国家在关键矿产资源供应链网络中的的风险韧性,对把控资源供给宏观形势,提高资源政策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海洋能的产业化应用作为新动能,将带来新产业、培育新技术,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突破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障碍,引入产业链理论进行研究。首先建立海洋能装备产业链模型。其次通过分析产业链培育环境,表明我国海洋能产业链受市场、政策等外部条件影响;通过分析产业链战略环节,表明设计研发和定制设备生产是产业链发展的侧重点。最后结合我国海洋能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和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产业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8.
全球新冠疫情与逆全球化等大变局冲击下,我国产业技术链面临巨大风险。识别产业技术链风险,需要基于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基于技术差距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技术水平差距、技术价值和可替代性”三维度的风险测度模型。选择芯片领域3大环节、共15个主要技术为样本,443285条发明专利数据,测度中国内地、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五国(地区)芯片产业技术链的结构、运行情况、面临的风险及多阶段演化特征。研究发现,日本和美国的芯片产业技术链的风险指数最小,中国内地面临的风险最大;美国在IC设计环节、日本在IC制造环节的风险指数长期处于最低位置,韩国和欧洲在各环节均面临一定风险,中国内地在各环节面临的风险均呈下降趋势,但仍较大。研究丰富了产业技术链风险的理论内涵及测度维度,基于发明专利数据的全量化测度方法,为全面开展产业技术链风险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论。研究结果对国际技术形势研判、产业链风险预测和排查、提高产业技术链韧性等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夏青 《华夏星火》2020,(5):44-49
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的深刻教训之一是国际投机资本的借机炒作。如果国际投机资本借此次疫情冲击可能带来的粮食危机风险,通过诱导舆论、恶化预期来制造行情,伺机炒作大宗农产品市场,并最终酿成全球粮食危机,将危及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全球数亿人口的吃饭和生存。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一个全球瞩目的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文章通过梳理归纳疫情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比较系统地阐释了疫情下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机遇,并从市场和政府角度分析疫情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表明,疫情为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众多机遇,驱动力主要来自疫情冲击下的市场需求变化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需求。实施“增强动力型”结构改革是政府化疫情危机为产业发展新动力、培育长期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受新冠肺炎疫情及采取的对应措施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文章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速大致呈下降趋势,整体表现为波浪形,2023年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文章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统计方法与计量经济学、景气分析法、专家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基于对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回顾与分析,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平稳运行,增速达到6.0%左右;通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文章进一步提出如下建议: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消费增就业促投资,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防范化解重大领域风险,发挥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优势等。  相似文献   

12.
稀土是全球竞争最为热点的关键矿产之一。当前,全球稀土的资源和供应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西方国家正在积极构建摆脱中国的供应链。文章从稀土元素视角阐述了中国的供需格局演变,分析了大变局下中国稀土元素的供需错位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稀土元素的平衡利用策略,为推动产业链全球化和保障中国稀土资源安全提供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稀土是支撑高端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原材料,也是国际争夺的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2011年以来,美西方加大稀土供应链及产业链“去中国化”的步伐,世界稀土多元供应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文章立足于全球稀土的全产业链视角,系统开展对稀土全产业链的国际格局现状分析与演变研判,剖析识别稀土在大国博弈中的战略价值,为构建我国稀土全球化发展战略提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产业变革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双重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粗放型的低端代工生产模式已难以持续。代工模式割裂了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效联系,使得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微笑价值曲线的“洼地”,产业价值链增值能力弱。随着全球经济的“软化”发展,服务化增值已成为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主要增值点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服务化转型为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价值链由于其驱动力不同,“服务化”增值的重心也有所不同,对此,本文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服务化增强型价值链优化路径,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资源能力情况选择不同的服务化战略,以最终实现制造业价值链基于服务化增值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向现代化建设跨越的关键发展阶段,能源资源支撑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当今世界正面临冷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之大动荡。欧洲正在发生的政治、军事危机加速了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变革,深刻影响着全球能源资源供需与贸易格局。现今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供需“四圈两系”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清洁能源矿产供应链竞争日趋紧迫。除煤炭和稀土等能源资源外,中国重要能源资源国内供应严重不足、海外来源单一和输运通道受制于人的三大安全短板一直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大国竞争背景下,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增加,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趋于更加复杂。文章就提高国内能源资源供应弹性、科学规划境外能源资源开发布局、积极推动能源资源全球治理,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取得阶段性胜利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从国内外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科研攻关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顶层设计、强化方式,并就进一步强化我国战略科技力量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合理开采、利用、消费不仅会影响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碳中和战略正在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技术格局,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后疫情阶段,战略性金属的供需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其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的安全挑战从传统的资源产品获取能否得到保障,蔓延至开采、加工、应用、循环利用等全产业链条。另一方面,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迅速增长,但其作为二次金属的循环利用率仍然不高,这将导致大量资源损失。面向未来,国家(政府)应尽快建立二次金属的资源量和储量精细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健全二次金属的收集和资源化体系,促进制订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及标准,保障国内战略性金属的高效内循环及自给自足,彻底摆脱战略性金属受制于人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分析了2020年1—11月中国进出口的发展态势;其次基于中国经济增长、国际需求、中美经贸摩擦和国际疫情状况4个方面构建了3种预测情景;最后在3种情景下,基于计量经济模型、人工智能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提出了分解集成预测模型体系,预测了中国2021年进出口增长趋势。在全球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基准情景下,预计202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约为4.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7%;其中,出口总额约为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2%,进口总额约为2.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9%;贸易顺差约为5 766亿美元。在乐观情景下,2021年中国出口和进口增速较基准情景分别上升3.0和3.3个百分点;在悲观情景下,2021年中国出口和进口增速较基准情景分别下降2.9和3.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重大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了中国及全球粮食安全。文章从生产、消费、流通3个环节分析重大突发事件对粮食安全造成的主要风险。在生产环节,重大突发事件将限制劳动力和农资的投入,进而直接制约粮食的生产;在消费环节,重大突发事件的爆发往往会导致粮食价格的上涨、居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和食品加工的受阻,进而削弱人们的粮食购买能力和消费能力;在流通环节,重大突发事件可能导致国内粮食运输受阻,以及国际贸易中断,进而阻碍粮食生产和粮食需求的有效对接,加剧粮食危机爆发的风险。中国粮食的高自给率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国内粮食安全,更为国际粮食供需安全创造了空间。文章最后对中国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21年中国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国际形势的共同影响,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备受关注。文章依据经济理论、现实经验、生产要素变化等,系统分析和预测了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动趋势为呈波浪形下降。基于投入产出技术、计量经济学、景气分析法、专家分析法、情景分析等,提出了年度GDP增速预测的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在对2020年中国全年经济发展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对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做出了预测: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增速为8.5%左右。文章进而基于经济形势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继续促进消费,稳增长、促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