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2009年度山东广播影视大奖评选中,山东有线电视中心生活频道<生活帮>栏目第三次蝉联十佳电视新闻栏目,成为名副其实的名专栏.此前,栏目组已先后荣获"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十佳栏目","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华慈善新闻界慈善大使"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东方卫视的<相约星期六>呱呱坠地之时,正是国内速配节目风起云涌之际.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国内各电视台先后开过三十多档婚恋节目,有那么一两年,只要在周末黄金时段打开电视,几乎在每一个频道都可以找到同类节目的影子,如辽宁卫视的<一见倾心>、陕西卫视的<好男好女>、北京卫视的<今晚我们相识>、河南卫视的<谁让我心动>、四川卫视的<特别心动>,还有山东齐鲁台的<今日有约>等等.  相似文献   

3.
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是在中国电视业迅速壮大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1979年央视推出<为您服务>栏目,上世纪90年代推出<生活>栏目,后来各省市台此类节目纷纷亮相.这类节目因具有向受众传播知识、指导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等特性.得到受众喜爱.然而近几年,内地部分生活服务节目由于内容形式老化、缺乏精品等问题,遇到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2010年春节过后,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山东卫视<爱情来敲门>、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为代表的新一轮"电视相亲热"席卷荧屏,这些节目以一种男女嘉宾互选,主持人和嘉宾点评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赢得了高收视率.本文试图从节目的时代性出发,深入探讨其走红的原因,并针对其定位与导向,给出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家看法>作为一档法制节目,自2004年开播以来,一直有不俗的收视率.本文以节目的宣传语"大家帮助大家,为生活寻找办法"为切入口,通过探讨<大家看法>在节目选材、节目形式、节目专家等方面的创新与不足,思考这档法制节目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以来,一批相亲节目在中国的各大卫视风起云涌,从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山东卫视<爱情来敲门>到上海东方卫视<百里挑一>,中国电视节目一夜间仿佛进入了"相亲时代".但相亲节目中的出格话语,引发了社会对主流价值观遭受挑战的忧虑.同时,在这些节目中,还存在一些嘉宾身份造假、自我炒作、言论低俗,恶意嘲讽,放任拜金主义、虚荣、涉性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众多乱象的存在反映了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  相似文献   

7.
自1979年央视开办的服务类节目<为您服务>开始,到1997年北京电视台开播一套常态节目<希望>,电视公益节目才开始兴起.1999年湖北卫视<阳光行动>开播,电视公益节目概念进入学术界并受到公众关注.此后,央视<春暖2007><共同关注·圆梦行动>、湖南卫视<勇往直前>、北京卫视奥运公益节目<志愿者>等一系列电视公益节目进入公众视野.2007年中国电视公益节目发展尤为迅速,因此被称为"公益年",目前公益类节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8.
我们经常会把谈话节目分为四类:叙事型访谈节目、辩论型访谈节目、专题讨论型谈话节目和清谈型谈话节目.当然,不同的谈话节目有着不同的收视群体、风格和样式.比如<鲁豫有约>轻松,<非常静距离>娱乐,<一虎一席谈>激烈,<天下女人>温情,<锵锵三人行>随意等.但无论哪类谈话节目,主持人都是节目的核心和灵魂,主持人都要营造和谐、愉快的交流氛围,走进嘉宾和观众的心灵深处."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于是主持人的情感表达的方式也就成了谈话节目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上海东方卫视的真人秀节目<中国达人秀>异军突起.2010年10月10日晚播出的总决赛,收视率位列全国同时段第一.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等真人秀也深受青睐.其实,从<中国达人秀>节目的热播,可以清楚地看到,真人秀节目并没有趋于没落,关键在于节目的创新,因此,在2011年的中国电视节目中,真人秀节目将继续引领中国电视荧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福建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现状出发,结合福建省电视气象服务的实际案例,阐述了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优、劣势,对如何打造<天气预报>节目品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名人访谈节目<21@21>,作为一档周播访谈节目,风格类似于美国著名访谈节目<拉里·金脱口秀>.节目取名<21@21>,代表该节目的制作理念,即:国际化,人性化.第-个"21"代表21世纪的中国观众;第二个"21"代表21世纪的世界级顶尖人物;中间的"@"代表连接、互动、沟通、在线和现代等节目理念.  相似文献   

12.
<咏乐汇>是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新上的一档访谈节目,由李咏担任主持人.作为新节目,其必须有明显区别于<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已有的访谈节目的新特征,才能够脱颖而出.事实上,<咏乐汇>从演播室的风格到主持人的选取,从环节设置到推进方式都有着自己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楚辞类存目有山东栖霞人林仲懿的<离骚中正>一书,是督察院副都御史黄登贤进呈四库馆的.黄登贤与他的父亲黄叔琳都作过山东学政,估计是他们在山东做官时得到该书的.查<四库采进书目>,山东巡抚第二次进呈书目有"<离骚中正>一本、<南华本义>二本",可见当时除黄登贤外山东巡抚也进呈了林仲懿的两部著作.不过其他各省,尤其是献书较多的江、浙两省的进呈书目都没有这部书.估计林仲懿的著作在他的家乡山东以外很少流传,在<四库全书>纂修以后的两百多年间,<离骚中正>、<南华本义>就更鲜为人知了.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出版以前,引用过<离骚中正>的大约只有游国恩先生的<离骚纂义>.  相似文献   

14.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节目体系中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据统计,目前经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电视法制频道共有9套,广播电视法制栏目超过200个.特别是已经形成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牌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等.近年来的各种收视率调查数据都表明,电视法制节目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优秀法制节目的收视率更是经常雄踞同一时段节目收视率榜首.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度"中国彩虹奖"对外电视节目评选会,于2001年4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评委会共收到中央电视台及26个省级广播电视学会选送的83个节目,分为新闻节目、专题节目、外语节目、栏目及文艺节目4个项目评选.评出一等奖10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28个.其中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大主教五大教区主教祝圣典礼在北京举行>获新闻节目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的<世纪梦园>,义乌电视台,金华电视台,金华有线电视台合拍的<故乡的女儿>,北京电视台的<民政局里的林科长>获专题节目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的<我想回家>、<英语频道开播晚会>、<"人大"开幕>获外语节目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新闻60分>(2000年2月7日),内蒙古电视台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获栏目及文艺节目一等奖.同时还评出了3个单项奖,中央电视台的<我想回家>获得最佳摄影奖和最佳音效奖,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中国APEC2001>获得最佳剪辑奖.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妖魔化的相亲节目 一、人人都抢吃"相亲蛋糕"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后期,中国大陆的电视相亲节目也曾火爆过一阵,从湖南电视台悄然播出<玫瑰之约>开始,河南电视台的<谁令你心动>、河北电视台的<心心广场>、上海东方电视台的<相约星期六>、四川电视台的<香江玫瑰>等相亲节目也先后开播.可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这些相亲节目因为严重的同质化和观众的审美疲劳而都销声匿迹了.2010年年关一过,电视相亲节目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17.
今年早些时候,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广播电视证券节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申对广播电视证券节目的规范要求.<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证券节目不得在节目中与咨询公司进行商业化合作,无证券投资咨询相关资格的机构和人员不得参与证券节目;不得对具体证券或者证券相关产品的价格涨跌或者市场走势做出确定性判断,等等.  相似文献   

18.
周垂田 《青年记者》2008,(14):66-67
<山东水利>的前身是1978年12月由山东省水利厅主办的<山东水利科技>及1993年8月创刊的山东省水利厅机关刊物<鲁水纵横>.1999年,经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山东省科技厅批准,山东省水利厅在整合<山东水利科技>与<鲁水纵横>资源的基础上,主办创刊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山东水利>.<山东水利>作为山东省水利专业唯一的综合类科技期刊,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不断改革创新,强化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快速反应、选题策划、现代编辑出版平台、编读用互动的编辑出版运行机制,使期刊的编辑出版质量逐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山东水利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连番批评曾爆出女嘉宾闫凤娇艳照事件的内地最火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广电总局下发两份文件要求江苏台整治<非诚勿扰>,中央高层也要求文化节目抵制"三俗".一时间,各大卫视收视率颇高的婚恋相亲节目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相似文献   

20.
电视生活类真人秀节目是真人秀节目的一个全新样式,以经济频道的<交换空间>,江苏台的<人间>为代表.因其真实记录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受众提供服务,并满足了受众的窥私欲望而火爆,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节目样式.但随着类似节目的相继出现,有些节目为了追求高收视率,盲目加入"窥私"情节,在节目中大肆的展现"窥私"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受众的道德底线.有的节目甚至成了"窥私无度"的代表,忽视了真实才是真人秀节目的生命.而我国又没有出台相关的新闻法对娱乐节目进行制约.我认为在这种大背景下来探讨视窥私的度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