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境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恰当创设各种情境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学会"为"会学".作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情境思维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赵岷 《陕西教育》2007,(4):52-53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一名荷兰学者曾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条件,让学生发现和创造出新知识、新方法。如: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词汇构成语言学习的三要素之一,词汇是语言建筑的材料,这就说明词汇不是孤立的,有老师简单地把单词抄在黑板上,领读、跟读就完事了。这样孤立地教学单词,学生索然无味,如果把单词放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词汇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词义、词的搭配和用法。要真正掌握好它们,就必须通过教学演示或讲解、操练和反复使用;同时还必须通过有情境的课文教学并结合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使学生了解这些单词的确切含义,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获得运用所学词的能力,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些单词来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词汇教学应该多样化,尤其应该把词汇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教与学。  相似文献   

4.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不要把经过千年劳动建成的大厦指给学生看,而要引导他制作建筑材料和他共同建筑并教他建筑之术。"所以,教学应该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和内容,不应照搬照套,要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自己的智慧,深入钻研教材,带着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语文课堂如何做到有效和谐呢?首先教师要有和谐高效的意识。要经常想,我要教给学生哪些东西,用怎样的方法去教更有效。要时时告诫自己不要当教书匠,要向学者型教师接近,那种一心只顾加班加点、两眼只盯着分数教学的教师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李海江 《教师》2012,(12):94-94
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们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随着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情境教学备受人们的关注。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这样的课堂涌动着求知的欲望,飞扬着灵性的翅膀,迸发着闪亮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良好的数学情境,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学习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7.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反思我们的教学策略,不难发现,我们太注重教学生解答现成的数学问题,只重视结果和答案的准确性,而很少或不够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更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鉴于此,设计"握手问题"的教学,通过解决"买单程车票"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去探索这类数学问题的规律性,形成对"握手问题"的本质的理解,形成这类数学问题的知识链,掌握这类数学问题的解题关键.同时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敢问、会问和善问.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在知识与技能部分的阐述中,反复用了这样的句式:"经历……过程,掌握……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是我国首次把"经历"这一动词纳入数学教学目标,强调过程性,这对于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的知识技能目标定位在"知道"、"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认识来说,是一次震撼性的冲击,也迫使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认知心理学认为,儿童要获取某种知识,就要把知识同化到他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这种同化只有在儿童积极参与时才有可能发生。而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就其本质来看,学生是被动参与的,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没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时机创设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下面就数学课如何创造情景,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所谓情境就是指“情景,境地”,而数学情境则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蕴含在以情境为依托的问题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揭示并突出必要的数学思维过程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样既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勤问,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常听到学生说:"高中物理好难学",进而久了,就把物理说成"物理物理,越学越没道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而言,高中物理的许多知识开始变的抽象起来,再也不象初中那样直观易懂,学生感到了学习的压力,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就会产生懒学、厌学情绪.我认为,要让学生不再感到"难"学,除了教材的改革外  相似文献   

13.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要学习,要思考,更要实践,课堂教学无疑是其落脚点和最终归属。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将正式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的直觉经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事物及其特征,使外部客观事物(知识及结构)内化为其认知结构。课…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非常重视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说:“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意思是说,要创造出教学情境,并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之中,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感悟、想象,产生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对知识和理论的亲近感。  相似文献   

15.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播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未知的知识产生激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合理的技巧、一定的策略。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来例谈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倡导把学生带入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来学习数学。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与数学知识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一切取决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活情趣,更具活力。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者,在于引导、启发."而引导、启发的媒介是情境.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创设各种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去质疑、探索求解.德国有位学者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把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而把情境带入数学课堂,就十分必要了.它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把控课堂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解题方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榕清 《今日教育》2004,(10):25-26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现在的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个弊端:教师为了教而教,只是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应付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使数学与生活脱节,完全失去了学习数学的意义。因此我常常思考: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19.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小学生学起来甚感枯燥而没兴趣。因此,教师必须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兴趣化。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学习才会有高效率。  相似文献   

20.
王海燕 《甘肃教育》2013,(19):78-78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