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医汉语词汇大纲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境外班第一学期的教材为语料库,从实用性出发,针对留学生的专业需求,用人工筛选配合分词软件的方式研制而出。以大量的详实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对新HSK词汇大纲以及《实用中医汉语》系列教材的词汇表和中医汉语词汇大纲的异同进行客观细致的描写,分析了三者的各自特点。通过《实用中医汉语》和中医汉语词汇大纲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新HSK词汇大纲作为通用型词汇大纲偏重于普适性,中医汉语词汇大纲更具有专业性,同时更注重留学生对专业教材的书面阅读理解能力。《实用中医汉语》教材使用的文艺型语体并不适合已进入大学专业学习的留学生。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文坛与外国文学经典的联系,几乎不逊于与自身文化传统之间的关联。外国文学经典为当代中国作家提供了另外的观察向度、文学标准和技法尺度;对经典作家的反复阅读成为他们寻求精神呼应、眺望文学星空的重要方式。经典译文给当代作家丰富的语言滋养,他们在对经典译文的主动学习中打磨、发展现代汉语。与此同时,如何创造性转化对经典的阅读经验,进而超越经典,亦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焦虑之一。  相似文献   

3.
培养朝鲜族高中生的汉语阅读能力是汉语课程的重要目标.针对朝鲜族学生汉语阅读的实际,在阅读目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培养策略,可以提高其汉语阅读水平,增强其汉语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4.
朝鲜族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是搜集处理汉语信息,获得汉语文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培养朝鲜族高中生的汉语阅读能力是汉语课程的重要目标。对朝鲜族高中学生汉语阅读的目的、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其在汉语阅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提高其汉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汉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汉语学习一向要求学习者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全面发展,而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往往缺乏自然而生动的听说环境,他们接触汉语最多的途径可能就是读,所以汉语阅读对南北疆的少数民族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围绕培养学生汉语阅读理解能力这一主题,阐述了提高汉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培养学生汉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对策,力图对培养学生汉语阅读理解能力傲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汉语阅读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知识及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教学实践发现,许多中亚留学生存在汉语阅读障碍,阅读成绩难以提高.针对留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为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汉语阅读能力,在汉语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引进了图式理论,并对汉语阅读教学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培养阅读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汉语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汉语阅读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汉语文本中词与词之间缺乏明显的边界标识,这会对汉语阅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采用反应时实验探讨了不同视觉空间条件下的汉语阅读。  相似文献   

8.
外籍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他们运用汉语的实际能力,但很多学习过一年甚至两年汉语的学生虽已具备了初步的汉语阅读能力,但是由于过份依赖字典和不正确的阅读习惯,阅读效率低下,无法按正常速度阅读汉语报刊书籍,从而阻碍了自己进一步学习汉语.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教学中,汉语阅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汉语虽然是我们的母语,但是"会读"不代表"会阅读",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汉语阅读的兴趣;如何不断提高汉语阅读的水平;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不容忽视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英语和汉语的阅读学研究人员对英汉语阅读过程与模式的表述各有特点,对他们的观点加以分析,有助于发现英汉语阅读过程与模式的异同点,并利用之为两种语言的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11.
加强阅读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是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以读为主,兼顾听,说,写能力的训练。语教学的特殊性既有声语言的直观性,决定了教师在备课时除了抓好常规环节外,还必须认真备“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公立小学的阅读教学,发现美国语言教学中特别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具体体现在阅读方式的指导和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这些对于中国的语言教学都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已呈现出极大的教学弊端,表现论阅读理念对文学文本教学有着深刻的方法论启示意义,应重视言语表现对阅读的推动促进作用。在这种理念下,阅读教学实践中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关注阅读量,提倡多元解读作品,以言语“表现”为终极目标,从而来提高文学文本阅读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只有发出声,才能掌握书面语符号,才能加速书面语的内化,才能“复活”书面语的生气,熟读成诵,能积淀书面语的语感,提高对语文的敏感性,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提高想象力、概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它与朗读的区别在于指向、适用、要求、结果、对象等方面。诵读是一种出声响亮而稍有节奏感、重在熟读、意在积累内化的读书法。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与重心,对于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重视对其规律的认识与探讨,以提高其效率。文中提出:阅读教学应遵循阅读心理过程的规律、读思结合的规律、读写结合的规律、课内外阅读结合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聋学生形成和发展汉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阅读的持久进行必须依靠阅读时产生的愉悦。手语故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受到聋学生的喜爱,是引导和帮助聋学生找到阅读乐趣的有效方法。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手语故事引导和帮助聋学生自主阅读,又通过自主阅读引导他们讲好手语故事,形成良性循环。这一方法使学生的阅读始终伴随着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有效地改变了聋学生阅读低效或无效的状态,帮助他们获得了阅读的快乐,使他们逐步形成了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Two correlational studies from the same data set demonstrated the distinctiveness of character and word reading for Chinese reading development among 337 Hong Kong Chinese children in grades 1–3. Study 1 examined the cognitive-linguistic correlates of single-character reading and two-character word reading. Rapid automatized naming,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visual-orthographic skill independently explained variance in both character and word reading beyond age, grade, nonverbal IQ and vocabulary knowledge. Importantly, rapid automatized naming and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dditionally explained variance in word reading even after statistically controlling for character reading; there were no such unique correlates for character reading beyond word reading. Study 2 investigated the roles of character and word read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Both were individually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eading comprehension even when a multifaceted measure of language comprehension was statistically controlled. Moreover, character reading a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 significantly explained varianc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rough word reading; word reading a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 uniquely contributed to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the model. Results suggest that character and word reading likely reflect slightly different processes in Chinese literacy: Theoretically, these result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models of reading that integrate unique features of Chinese. Practical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aracter and word reading may depend on different cognitive-linguistic processes which can be cultivated when teaching them, separately or together.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必须和谐统一。可现实却是:重读写训练,轻听说训练。要改变这种偏差必须确立现代语文观念,明确听说读写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听说读写相统一,语文教育才能真正走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诵读教学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在古代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手段更加灵活多样,诵读只是其中之一。诵读不是简单读,诵读教学也不只是读与听的互动,真正的诵读教学应该确立训练目标体系和开展诵读教学研究,不仅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表达、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提高,而且促进教师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从而助推语文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话朗读在语文教学和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之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积累词语、训练语感、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和普通话口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朗读知识和技巧,努力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对朗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