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长期以来,对于文言议论文,我们一直致力于论证特色的归纳、文言字词的注释和古汉语语法现象的分析,而对这类文章中的修辞因素和修辞特色,则研究得不够深入,在教学上也不够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相似文献   

2.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除了由于古代语言不够丰富,临时需要活用另一类词外,还有许多活用往往是出于修辞上的需要。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修辞上有意从这一个类转成另一个类来用的,便是转类辞。”“这类转类辞如果运用得当,颇可使语辞简洁生动,使人对它发生一种特殊的兴趣。”下面从师范课本选用的文言文中,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词类活用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3.
修辞学应该重视修辞过程的研究,因为修辞过程中蕴涵着修辞的矛盾特殊性,涵盖着所有的修辞现象。只有深入研究修辞过程,才能正确认识修辞的矛盾特殊性,才能正确全面地界定修辞学研究的范围,也才能建构起适应新世纪语言学发展的科学而严密的修辞学新体系。探讨以往的修辞研究,我们认为对修辞过程的研究是很不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修辞学的发展。正如宗廷虎先生所批评的“过去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仅仅着眼于表达者,实际上只研究表达修辞学。这样只探讨了言语交际的一端而不是全过程。”(宗廷虎《二十世纪的汉语修辞学向何处发展》载《修辞学…  相似文献   

4.
尽管在修辞教学与研究上我们已经付出许多努力,但修辞教学的现状还是不能尽如人意,突出问题仍然表现为重点偏颇与方法单一。长期以来,“辞格中心论”统治着修辞的教学与研究,这种只重视积极修辞而忽视消极修辞的倾向,多为研究辞格的定义、格式、构成、分类以及作用,以致把修辞和辞格等同  相似文献   

5.
修辞学是研究语音、词汇、语法运用的科学。当前,中学修辞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重视修辞知识,忽视修辞运用。修辞既指修辞知识,又指修辞能力。但是,中学修辞教学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由于忽视能力培养,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学生用不上...  相似文献   

6.
和语言打交道者,无论何时何地都离不开语境和修辞,特别是对学习汉语言的民族学生而言,更要注意修辞和语境的关系.汉语言和民族语言有区别,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其它方面都有不同,一味地追求辞藻的华丽而忽视语境是要不得的.古人说的“辅在颊则美,在颡则丑”,正好用来比喻并强调了语境的作用.没有语境,也就无所谓修辞.  相似文献   

7.
“幽默”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和文艺学等许多学科对此都有所重视和研究,修辞学也不例外。在修辞学领域,幽默是一种修辞效果,是通过语言手段和语用条件共同作用达到的。语言手段和语用条件是构成幽默的两个重要因素。分析幽默,当对这两个因素给予同等的重视,不可偏重一方而忽视另一方。本文试对幽默语言作一“二重分析”,二者兼顾。  相似文献   

8.
修辞本质问题,是修辞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问题。综观修辞学史上各种观点,因分析的角度不同,差别很大,有“美辞观”或“文辞修饰加工说”、“就意修辞观”或“语辞调整说”、“表达效果观”等,各有各的道理。随着修辞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修辞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同义形式选择说”最具影响,似乎更接近于修辞的本质。但上述各家说法都不能完全概括修辞的本质,他们都忽视了语言同义形式或同义手段的创造在修辞中的重大作用。修辞现象的不断丰富和语言的不断发展,都离不开人们的创造性劳动。本文在评析修辞…  相似文献   

9.
兰臻 《福建教育》2023,(27):48-51
“依象寻情”是古诗教学的突破口,但容易出现三种问题:重视单个意象,忽视群体意象;重视物象品析,忽视情意品析;重视意象的修辞意”,忽视意象的语境意。古诗教学以及古诗鉴赏的旨归在于领悟古诗“立象尽意”的形象思维,提升形象思维品质。为此,教师应重视群体意象的叠加效果想象、情意联想、语境意联想。  相似文献   

10.
语境是修辞的“娘胎”,修辞是语境的“生命”。修辞与语境之关系犹如古人所言:“辅在颊则美,在颡则丑。”言语交际活动触手可及,言语交际中的修辞行为及其现象不胜枚举;修辞行为及其现象中潜在的修辞功能已随修辞学尘封太久,故笔者就修辞与语境的“鱼水情深”之关系以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修辞功能,作管中窥豹似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字谜主要是以汉字形体的变化构成的体现中华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引入字谜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反映当代人的语言生活面貌,有利于正确认识字谜,有利于正确认识汉字文化。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引入字谜,不是将字谜单列一章进行讨论,而是在语法修辞教学中引用字谜作例证。  相似文献   

12.
修辞手法在新闻标题中运用,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可以将英语新闻标题中出现的修辞现象进行归类,从实例入手探讨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现象的汉译问题。翻译英语标题中的修辞格时,应根据标题原有特点进行取舍,运用多种技巧,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修辞手法中灵活转换,保持或创造性地保持原文的本色。  相似文献   

13.
修辞学需要重视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更新研究方法。但是应当告诉新的修辞现象的发现、收集与研究。修辞学的对象可以、也可能是模糊的。但是修辞学不能是模糊的,修辞学的研究方法不能是模糊的。而模糊的修辞现象,修辞学研究者应当采取精密化的方法。修辞学是大有可为的,也是需要花大气力。修辞学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埋头苦干,潜心研究的人。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中国修辞研究可分四个历史阶段 :创建期、缓慢发展期、普及期、革新期。其主要成绩是 :构建了修辞学理论体系 ,修辞观念不断更新 ,学术争论不断深化 ,重视修辞学史研究。存在问题是 :继承古代修辞学传统不够 ,对方法与方法论不够重视 ,修辞学领域有向外扩展趋势。展望二十一世纪中国修辞学 ,建议 :重视修辞学理论建设 ,创建修辞学流派 ,建立或完善各分支学科 ,扩大修辞学刊物阵地。  相似文献   

15.
毛元晶 《茂名学院学报》2006,16(2):12-15,19
流行词语是在特定时代、特定区域、特定阶层或行业广为流行的一种语言现象。文章通过大量实例,分析研究了流行词语中的时代文化和修辞意义;并指出:流行词语记录了时代特性、文化物质生活和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过程,它既表现为社会生活变化在语言(特别是修辞)上的反映,又表现为人们在文化生活、价值取向上的一种趋势,是时代语言、文化的缩影,所以它具有语言学和社会文化学研究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线性代数课程的教与学中存在重视解决理论中的正面问题而忽略反问题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深入分析了线性方程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这三类理论中的典型反问题,讨论了反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求解方法,并给出了几个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7.
修辞离不开我们的生活,现在香港语文科里的修辞教学只用课文和文学为例而忽略了日常习见的例子,这难免给人枯燥死板的感觉。文章拟就香港电视广告进行实例探讨,以现代修辞学理论内的"积极修辞"为出发点,阐述电视广告里较常使用的五种修辞手法,包括夸张、双关、比拟、反复、对偶,并指出由于地缘环境与时代背景的关系,香港电视广告呈现粤方言与英语大量使用的现象,而且没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修辞思想萌芽期的论定是中国修辞学史研究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目前较为通行的“中国修辞思想的萌芽期———先秦时代”的观点尚有许多可质疑之处。修辞学研究也必须坚持“例不十 ,法不立”的立论原则。先秦时代已不是中国修辞思想的萌芽期 ,而是成熟期 ;许多例证表明 ,中国修辞思想萌芽于商周甲骨金文时代  相似文献   

19.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对象对汉语领悟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常出现语法正确可是不合具体情境的现象,即属于陈望道先生所说的消极修辞的范畴。因此,如何处理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和修辞的关系、积极和消极修辞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本国的教学可以偏重于积极修辞,而对外汉语教学则应当偏重于消极修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