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人格品质培养对大学生成长重要意义的阐述和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原因的分析,认为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人格品质教育的忽视,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状况堪忧的内在因素,进而强调指出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作用,切实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培养,并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健全的人格品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德育在健全的人格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转型期社会的无序现象无疑是大学生道德行为出现“亚失范、或“失范”的诱发因素,但学校德育长期以来对人格品质教育的忽视,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状况忧的内在因素。高校德育要摆脱自身的困境,改变“不作为”的状况,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人格品质培养,把倾斜点放在人格品质的培养上,这不仅是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全面推进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的德育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和谐人格是个体组织好内部心理因素并且协调好外在关系的最佳人格,是健全统一的心理人格,也是善美相谐的道德人格,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根本追求。然而当今大学生的人格冲突正从人格的“单面化”倾向、“知行分离”、心理健康隐患以及忽视外在关系的和谐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来。高校德育要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必须在德育实践中倡导审美化德育、树立大学生“我与你”的世界观、借鉴儒家“中和”教育理念,发挥其人格教育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构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推进高校心理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在高校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教育.从建构健全的人格作为心理教育与德育结合的共同目标、重要基础、主要途径和可能性等方面论述了其必然性和可行性,并从建构健全人格的主旋律、主动力、主阵地和"网络化"四个方面对实现推进高校心理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作了一系列探讨,以期能通过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教育,促进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传统高校德育过多地强调“以社会为本位”,导致其实效性不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实效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建设“人本化”的育人环境,培育现代德育主体,唤起并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并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在实践中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6.
本主要阐述主体意识的产生与人格发展的关系;目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心理特征,如何通过德育和心理学教育,培养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健全人格;另外作还对如何搞好高校的学生工作做了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育承担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其实效性关系着高校德育的成败。由于全球化带来的不同价值观冲突导致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以及高校德育存在流于形式忽视实效性的状况,使得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面临困境与挑战。高校德育要取得实效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完善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承担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其实效性关系着高校德育的成败。由于全球化带来的不同价值观冲突导致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以及高校德育存在流于形式忽视实效性的状况,使得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面临困境与挑战。高校德育要取得实效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完善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德育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人格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校德育应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将做人、做事、做学问合而为一,倡导大学生的自律观和终身学习观,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德艺双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时代,高校德育要不断创新发展,注重“道德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丰满个性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人格塑造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德育课应重视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人格的塑造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试从人格的不同角度,阐述其在高校德育中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性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由于人性教育缺失所导致的大学生恶性事件层出不穷。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从德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渗透和加强人性教育,塑造和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性、健康的人格,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与国家未来息息相关,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综合素质,因此,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别从诚信品质的培养对大学生人格、高校目标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用人单位利益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谈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优化高校德育工作环境。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德育工作无形环境的建设。构建高校德育工作无形环境,一要塑造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完美人格,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资源;二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课堂;三要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班级建设中不可忽视对学生人格培养,必须坚持“人格本位”教育理念,以人格培养为主线。班级建设对大学生人格培养具有导向功能,调适机制功能,自我教育功能,全面协调发展功能。班级建设与人格培养密不可分,人格培养是良好班集体建设形成的基础;班级建设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必经途径,是形成和培养大学生个人社会品质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目标是德育的起点和归宿,是德育成功与否的前提。随着社会发展和认识进步,我国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在与时俱进。作为东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和日本高校德育某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构建科学的高校德育目标,需遵循一定科学原则,最终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公共精神、主体精神、高尚品质及和谐身心等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的和谐精神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追求和谐的思路、培养和谐的人格是高校德育的和谐旨归,也是大学生赢得快乐人生、智慧人生的内在诉求。和谐对现行德育的去蔽是多方面的.以和谐的精神烛照生命。用和谐的尺度塑造人格,按和谐的路径生成德效.全面实施和谐德育.对于实现“以德治国”方略与和谐社会理想,对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奠基性工程。  相似文献   

18.
人格品质在个人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建功立业,更与祖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密切相关.高校两课是培养青年大学生的人格品质的重要阵地.在两课教学过程中,突出邓小平人格品质的概述,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这会对大学生的品质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文教育、大学德育的逐渐滞后这一矛盾出发,着重研究分析了人文教育和大学德育的内在联系,并对如何处理好人文教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最后,得出了结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大学生完善高尚的人格,是高校党建工作中德育工作担负的时代使命,又是高校德育必须贯穿的精神和应用内容.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开放德育”这一新理念逐步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德育”有利于大学生吸收优秀文化成果,增强鉴别、抵御落后思想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从规范日常行为、开展感恩教育、规范计算机网络教育、完善高校远程教育环境几个方面提升“开放德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