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县乱弹衰落有多层面因素:一是建国后向旧传统宣战,导致民间文化缺失,抽空了乱弹戏赖以生存的根基;二是剧团体制因素的先天不足;三是行政区划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催生的威县乱弹命名,此举在强化戏剧地方特色同时限定了威县乱弹进一步发展。多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威县乱弹日渐萎缩。威县乱弹发展有赖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草根阶层集体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浦江乱弹是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音乐高亢激越,粗犷奔放,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是浙江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它依托民间坐唱班而保存,是戏剧文化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作为浙江省非遗(浦江乱弹)传承教学基地,我们学校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发扬这项民族瑰宝。  相似文献   

3.
威县乱弹是活跃在河北省威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乱弹形成了其高亢激越、粗犷浑厚的唱腔风格,这与演员们对声音、气息、语言、共鸣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以上四大要素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其中生角真假声频繁转换的演唱方法更是形成别具特色的视听效果。  相似文献   

4.
瓯剧     
正又名"温州乱弹"。戏曲剧种。流行于浙江温州以及福建省的东北部。历史悠久,至今约有三百余年。曲调清丽宛转,表演细腻真切。乐器以笛子、板胡、二胡、三弦为主,打击乐器用多大锣、大鼓。曲调兼唱高腔、昆腔、滩簧和乱弹。瓯剧还分正乱弹与反乱弹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初次到绍兴,早晨被窗外高亢的戏曲唱腔惊醒。推开窗子,想仔细地听听唱的是哪出戏,却怎么也听不明白。几个中年人站在一个戏谱架旁,旁若无人地唱着。我只能凑近看看戏词:"这是越剧吗?"一位老妇操着绍兴方言告诉我:"绍剧哩,这里的人多唱绍剧的。"鲁迅说,"大敲,大叫,大跳……很不适于剧场,  相似文献   

6.
张慧丽 《儿童音乐》2013,(12):70-71,66
浦江乱弹是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音乐高亢激越,粗犷奔放,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是浙江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它依托民间坐唱班而保存,是戏剧文化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为了使优秀的国家级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发扬,我们学校是浙江省非遗(浦江乱弹)传承教学基地,肩负着任重道远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教学理念温州是我国古南戏的故乡,那里盛开着一朵具有浓郁地方气息的戏曲之花——瓯剧,也称“温州乱弹”。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乱弹剧种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瓯剧不仅剧目丰富,音乐多样,而且在表演上有着独特的地方风格,曾有过瓯戏班子每到一处,便“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尽扶童携伴  相似文献   

8.
在弘扬传统文化,拯救濒临灭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对健在的乱弹剧团老艺人进行走访调查,通过剧团构成、剧团经济来源及运作、剧团的衰落,对威县乱弹剧团的兴衰及兴衰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民间信仰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台州市唯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表演艺术台州乱弹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作为台州地方高校有责任、有优势采取举措挽救台州乱弹于绝境,地方政府、高校和乱弹剧团可以积极合作,逐步推进“台州乱弹表演艺术进校园”活动;开设台州乱弹戏曲文化选修课、联合培养专业传承人才等等;发挥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文化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乱线画乱弹:一、乱——乱线、乱面、乱点、乱色等。二、奇——乱线画之奇。三成功——中西绘画的成功结合。  相似文献   

11.
猴王世家六小龄童的大名叫章金莱,从祖父辈起就吃戏饭。祖父喜欢家乡戏绍剧,卖了老家浙江绍兴的地产跑到上海开了闸北戏院、中华大戏院等四家戏院,专门请老家的戏班子演家乡戏。父亲章宗义迷上了绍剧,六岁登  相似文献   

12.
温州乱弹“八仙戏”保留的34个曲牌是研究曲体演变的重要“活态”资料.温州乱弹八仙戏曲牌,文体形式上“辞无定体”,音乐传承上则“有腔可寻”,说明民间传统戏曲传承“重曲轻文”,以音乐为本位,与文人戏曲首重文学大相径庭.传统戏曲在雅、俗两个文化空间中传承流变的模式和机制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有声之诗”的地方戏曲的建构,与地方戏曲声腔音乐的形成密切相关。浙江的越剧、婺剧、绍剧、甬剧、瓯剧等地方剧种,自然地理空间、文化地理空间对地方戏曲和戏曲声腔音乐的文化心理结构,时空表达方式的形成,总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空间地理分布与地域文化印记,鲜明的地方性戏曲文化建构,成为一个地域戏曲音乐和地方戏曲的独特标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明代陕西地区的戏曲发展状况做了描述,并且对各种戏曲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陕西在明代虽然已不再是中国戏曲创作与表演的中心,但是戏曲活动仍非常繁盛,变体杂剧中独折戏便始于陕西,而杂剧家中的康海、王九思无疑属明代戏曲大家。晚明时以昆山腔为代表的传奇在陕西亦有相当成就。秦腔的出现,更是开中国戏曲花部乱弹之先河。  相似文献   

15.
我与戏文     
正家乡绍兴,不但世出文人,更"盛产"戏文。自明清以来,绍兴所属的五县一区先后孕育、诞生了诸如新昌高腔、绍兴莲花落、上虞哑目剧等十余个戏种,其中的越剧和绍剧更成为闻名遐迩的国家级大戏。绍兴乡下,至今保留着"村村都有大戏台,人人都是小百花"的演戏、唱戏格局。大凡上了年岁的人,肚子里没有几十出诸如《唐伯虎点秋香》《三打白骨精》《翠姐姐回娘家》的戏文,便会让人觉得对不起"绍兴人"这个称谓。  相似文献   

16.
威县与孔孟之乡山东毗邻,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人才辈出;威县自然环境优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些都是威县乱弹产生和发展的沃土。在流行于冀南、鲁西、豫北一带俗曲的基础上,受燕赵齐鲁民俗及人文因素的影响,威县乱弹在威县、临清、临西一带形成。  相似文献   

17.
祁剧弹腔北路,是传入祁剧中最晚的一种声腔,比弹腔南路传入的时间,至少要晚三十年。大约为明末清初之际传入。到清代中叶,这种新兴的北路声腔,便已十分盛行。自从北路传入以后,祁剧便成为高、昆、弹综合性的大剧种了。为了把来龙去脉搞清楚,有必要追溯到乱弹西皮乃至更远的秦腔,来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河北乱弹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剧种之一,它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它历史悠久,是中国戏剧园里的一朵奇葩.对乱弹艺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多方考察,了解乱弹产生的年代、名称、源流、唱腔和曲目等,为使这一古老的乱弹艺术得以继承、发展、创新、保留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乱弹笛子属于本剧种特有的专用笛子,它的规格比同调通常笛略大一些,音色比较宽厚、圆润、洪亮、清脆等特点。乱弹笛子有两种样式,一种是六孔笛(六个按音孔),一种是特有的七孔笛(七个按音空)和双膜七孔笛(两个膜孔)。我国七孔笛的历史,从战国到现在至少有2200多年。19世纪至20世纪,在河北乱弹领域的文献中也有记载。笔者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采访,将乱弹七孔笛以及它的型制、功能和在乱弹伴奏中所起的特殊作用,作以粗浅探讨,以便对乱弹音乐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杜隐园观剧记》是一部研究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地方戏曲的珍贵的日记体史料。日记记载的戏目、剧种、班社、戏俗等的数量和种类,比较清晰地反映了这个时期温州戏曲的繁荣。在这个整体繁荣的背景下,受乱弹班冲击的昆班和高腔班在困难的境况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另外,官府禁戏、戏价低廉、伶人地位卑下等现象也体现了艺人艰难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