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推进供给侧改革,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以供给侧的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四大生产要素为分析对象,深入分析南宁市产业发展生产要素现状,阐述南宁市产业及结构存在的问题。从"产城融合"角度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入手,优化产业结构,促使产业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发展平台,聚焦外部资源要素,打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等角度,构建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南宁市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深刻转型,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障职业教育供给的效率、效益和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必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关键在于以理念变革为基础,明确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要义;以机制创新为导向,激发职业教育供给效率与活力;以人口变化为依据,调整职业教育供给规模;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拓宽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渠道;以产业转型为依据,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契机,突破职业教育供给的"层次壁垒"。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和逻辑必然。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把握质量、效率和创新三个核心内涵,主动对接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积极承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使命、构建高职教育供给结构新生态,从供给侧入手,针对当前高职教育结构性、体制性、制度性等痼疾,加强政策制度供给,变革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激发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活力动力,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个体个性发展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精准供给。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面临行业产能过剩、消费需求不足、经济转型乏力等问题。为此,党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能源行业是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也是行业腐败、产能过剩等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这就需要以能源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本文从能源供给侧改革的现实依据出发,提出了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并从制度、技术、政策等方面给出了改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相互间总是处于失衡与平衡的交替循环过程中。青岛市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全面响应中央指示精神的需要,更是"转方式、调结构"、全面深化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实施中,应当加快政府职能转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消除供给侧的体制性障碍;设立供给侧改革引导基金,有针对性地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鼓励供应侧流通企业制度创新,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加快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互联网工业发展,实现工业转型升级,为企业实施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其目的是通过化解对有效供给的约束与抑制,调整、升级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高地建设,提升供给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高职教育发展存在层级结构单一,专业结构不均衡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要求,优化专业结构,淘汰过时专业,调整课程内容,完善课程实践形式,适时进行供给侧改革,对高职教育发展自身进行结构性优化和完善,让高职教育扎根于产业升级、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肩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二者相互制约,互动共生。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行,当前高职人才培养与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在数量和质量与发展规模的不匹配、人才供给结构性失衡、培养理念与产业对接失调等,需要通过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根本、建立行业协会制定人才考核标准、调整产业人才培养结构、提高民办高职认同度来突破高职人才供给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成人院校发展已经迈入转型的新时代,全面、全民、规范化、高质量是其发展的基本特征.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成人院校存在着初心模糊、供给侧结构不平衡、规范化不足和发展模式滞后等问题.新时代成人院校转型发展,应勇于承担新任务,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完善规范化管理,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提出,供给侧改革在调整国家经济结构、实现要素最优配置及提升经济质量和数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近年来,我国对供给侧做进一步考察,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抓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众多问题.以山西煤炭产业为例,研究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
特色小镇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供给侧改革、实现农村经济与产业转型的重要载体,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各地纷纷以特色小镇作为把手推动城镇化建设,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以安徽省"三瓜公社"特色小镇为案例,探究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路径.同时聚焦目前小镇发展问题,结合时代背景提出相关建议,推动当地小镇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是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跃。探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及特点,在准确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内在关系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金资源的利用与提金方法工艺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黄金资源类型和利用,评述了易浸金矿和难浸矿提全方法工艺的合理选择。引文91种。  相似文献   

13.
Paradox(似非而是的隽语)与Oxymoron(矛盾修辞)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它们因表面自相矛盾但实则入情人理的共同特点而经常被混淆。本通过例句分析了这两种修辞格的异同并对它们的翻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利益与当代文明模式的冲突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是全球化明冲突的真正根源。人类明模式的理想建构,既不是柯林武德的从思想到思想的“鸽子笼方式”,也不是汤因比的自然主义的生物生成。利益是明模式建构的基础、源泉和内驱力。利益在人类明模式建构中最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当代,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模式的根本途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加强精神明建设则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模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庐山地质地貌景观类型具多样性特征,大致可分为:气候景观、气象景观、孑遗植物景观、河流景观、湖泊景观、地层景观、构造景观、地貌景观等类型。笔者建议对这些景观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笔者研制的呼吸音的检测分析系统。经过医学临床检查健康人和呼吸系统病人的呼吸音定量客观地诊断的实验。分析了正常的呼吸音、干性罗音和湿性罗音波形的特点。证明了呼吸音的检测、分析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播与科技期刊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科技期刊的传播过程、科技期刊的质量把关和科技期刊的传播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大众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在科技期刊的传播过程中,通过反馈使作者、编辑、出版物、读者构成了一个传播"信息链",编辑则是这个"信息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编辑要运用大众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研究科技期刊的传播规律,把好科技期刊的质量关,提高编辑技巧,优化传播效果,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了中西大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影响,分析了西方中世纪大学民主和求真的传统。作者还简要讨论了“科学与民主”的理念思想如何通过北京大学的传统影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在新的时代如何坚持这一理念和传统。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the role of manners and morals.1 In particular, what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motional demeanor and the inner stuff of virtue? Does the fact that we can pose faces and hide our inner sentiments, i.e., 'fake it,' detract from or add to our capacity for virtue? I argue, following a line from the Stoics, that it can add to our virtue and that, as a result, moral education needs to take seriously both a commitment to good character and a commitment to the 'aesthetic' of character.  相似文献   

20.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aul Sabatier University of Toulouse, the authors tra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ench universities from the élitist Napoleonic institutions that they still were in the early 1960's to the mass, diversified institutions of today. They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events of 1968 as a major turning point which had a particularly strong impact because they occurred during a period of prosperity. Thus the wide‐scale expansion, democratiza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massification which occurred led to a positive reaction to the call for increased vocationaliza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industry which characterized the lean years that followed. Other stimuli for change and adaptation have been modifications in the legal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need to increase offering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policies favouring decentraliz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Union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The need to provide high quality higher education in a number of areas to a very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age cohort is understood to be a social and economic necessity. The evolution of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since 1968 could offer lessons and examples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of eastern and central Europe in their efforts to cope with transition. The role of universities in the modern world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 Important changes have occurred in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over the past twenty‐five years, the resultpartly of the adoption of new laws, of social evolution, of economic needs and challenges, and of individual initiatives undertaken and voluntary policies adopted by univers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