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出版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波特风”,形成“哈利·波特现象”,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哈利·波特现象”经历了“文学经典/文化幼稚病”之争后进入了回归文本、走向多元的学术研究时期。十年问《哈利·波特》研究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学者们已经从文本内外对《哈利·波特》做了较深入的剖析,下一步在往纵深继续发展的时候,也应注重联系,走向多层次的互文研究。  相似文献   

2.
《哈利·波特》系列自出版以来一直深受全球读者的喜爱。本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哈利·波特》系列译本为研究对象,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研究《哈利·波特》系列中特色词汇的汉译,这些特色词汇主要包括拟声词、咒语词以及名称词三大类。本文发现译者在翻译特色词汇过程中采用了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以及音译法与意译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词汇层面的对等,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使目的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阅读感受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乙:听说你很喜欢英国女作家笔下的哈利·波特?甲:那是我心中永远的明星。乙:告诉你一个最新消息:《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小说出版了。甲:我也告诉你一个最新消息:《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小说卖没了。乙:告诉你个好消息:《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电影放映了。甲:告诉你个坏消息:《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电影票卖光了。乙:告诉你个特大喜讯:哈利·波特的系列光盘发行了。甲:告诉你个特大不幸:哈利·波特的系列光盘被抢没了。乙:怎么到我这儿什么都没了呢?甲:跟你说,像你这样的哈利·波特迷们,一见哈利·波特的影儿就蠢蠢欲动…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魔幻作品比《哈利·波特》更为成功地抓住了孩子的心。1997年,当魔法妈妈J.K.罗琳出版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她只是为自己的处女作能摆上正  相似文献   

5.
《红领巾》2010,(3):18-20
创作出《哈利·波特》的J.K.罗琳,仿佛对全球读者施了神奇魔咒:《哈利·波特》系列已被译成七十多种文字,在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售达三亿多册,缔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  相似文献   

6.
J·K·罗琳出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10年了,这段时间真够长的,一些波特粉丝可能已经不记得猫头鹰不属于邮局系统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了。不需要马人费伦泽那样的占卜术,我们也可以预测到第七本也就是最后一本《哈利·波特》系列书——《哈利·波特与死圣》(暂译名)于7月21日出版后,将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罗琳一直在关于"死圣"的问题上吝于透  相似文献   

7.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20世纪末出版,风靡全球。作者对传统魔幻小说的创新不仅仅不在于题材和语言革新,更多的是在于对真实情感的回归,对文学多元性的吸收和应用。读者能够深刻地感觉到《哈利·波特》既亲切又新奇,有怀旧味道的同时又不乏时代的气息。总之,《哈利·波特》受到市场与学术界的热切关注,本文从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特点入手,全面分析哈利·波特作品背后的文化现象及其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8.
海外文坛     
正《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英文版出版日前,《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英文版全球同步上市,为你揭开魔法世界新篇章!《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围绕"第二代"主角们展开,可以改变时间、穿越空间的"魔法神器"时间转换器将在新篇中起到重要作用,孩子们用它开启并往返于一个又一个重叠而精彩的魔法时空。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的官方  相似文献   

9.
雷宇 《文教资料》2011,(31):25-26
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写的《哈利·波特》系列一经出版就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魔法风潮。主人公哈利·波特作为魔法世界的拯救者。被命运推动着完成惩治邪恶.保护弱小的神圣任务。这与神话原型批评代表之一C.G.荣格所总结的英雄原型不谋而合。而乔瑟夫·坎伯的《千面英雄》对英雄历险的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反映在《哈利·波特》主人公的创作中,符合了人类的英雄崇拜心理和对英雄历险的期待和预设,使主人公形象得到升华.赢得各阶层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自1997年出版以来,已被译成超过七十种文字流行于全世界.该书作者J?K?罗琳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许多有趣的魔法专有名词,其中尤以《哈》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的魔法专有名词最为生动丰富.该书目前有两个官方中译本.文章作者将会从异化、归化的角度,分析这两个中译本中对魔法专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这个冬天有一部电影我们期待已久,就是《哈利·波特》的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哈利·波特》是在开往伦敦的火车上萌芽的,J.K.罗琳在那里遇到了一个瘦瘦的戴着圆眼镜的小巫师,于是一个伟大的魔法世界诞生了。当然,还有伴随我们走过10年的哈利·波特三人组:哈利·波特、红头发的罗恩·韦斯莱和来自麻瓜家庭的赫敏·格  相似文献   

12.
自《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世以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受到了读者的广泛青睐。《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有很多新词,这些新词以及新词翻译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片新天地。既要翻译得原汁原味,又要能重现词汇的意境。文章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专有名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不起,我们长大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当《哈利·波特3》上映时,就有不少家长担心: “有些阴沉呀!”当然,这种怀疑瞬间就被《哈利·波特》席卷全球的风暴吹得无影无踪。可是等到《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登陆银幕,更多人坐不住了: “太过分了,这越来越不像小孩看的电影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哈利·波特》在全球的持续热卖,大家对这个黑发、戴着眼镜的小男孩已经再熟悉不过。但是免不了你脑中的哈利·波特形象会受到书封面上那骑着扫帚、架着鹰马的小男孩所影响。而事实上《哈利·波特》在各国的译本封面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风格趣味。而大家最熟悉的该是插画家Mary GrandPre笔下的哈利·波特了。  相似文献   

15.
许利芹 《英语广场》2018,(10):26-28
众所周知,《哈利·波特》是现代儿童文学中的经典,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在我国,关于《哈利·波特》的译文版已经经过了多次调整,出现了诸多版本的《哈利·波特》翻译。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文学作品的内涵,我国的儿童也能够借助现代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来了解外国的儿童世界,感知外国儿童的乐趣。本文将就《哈利·波特》的翻译内容来深入剖析现代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  相似文献   

16.
不管是不是《哈利·波特》的粉丝,你一定看过一两部《哈利·波特》的小说或电影。在这十多年里,《哈利·波特》陪伴着很多人成长。随着《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上映,一部史诗巨著画上了句号。三位主角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风华正茂的青年,新的一年,他们将翻开怎样的人生篇章呢?  相似文献   

17.
《哈利·波特》作为文坛的一本畅销书,风靡全世界,反映了现代多元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了后现代文学的一种潮流。本文从文学批评、文化人类学、创作原型和人的“异化”几个层面对近十年《哈利·波特》研究做出评述,探讨了《哈利·波特》的文体界定、叙事艺术和文化“寻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一部神魔幻想小说。作者以为《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成功得力于哥特式手法的成功运用。虽然这不是一部哥特式小说,罗琳却巧妙地借助哥特手法来服务于她的创作。从《哈利·波特》的哥特式场景、哥特式情节和主题出发,透析哥特手法在《哈利·波特》中展现出的无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2011年7月15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上映,这是《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完结篇。恍然间,这部影片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了十年。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上映的10年间,哈利的形象频繁出现在影院海报、时尚杂志、电视画面的醒目位置,他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也一夜成名,成  相似文献   

20.
对于哈利·波特迷来说,等待快要结束了。《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将在全球各大书店上架。这是J·K·罗琳系列的第六本书,毫无疑问它将带来更多关于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和赫敏·格兰杰三位主人公迂回曲折的历险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