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乳酸是运动中限制无氧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在人体内可以通过降低血液pH值的方式限制机体的运动能力。而间歇跑可以提高机体耐酸能力,以及无氧运动能力,但是间歇跑对少年儿童运动员影响是否与成年人相同,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③运动能力鉴定,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慢性疲劳。慢性疲劳的运动员运动能鉴定通常表现最大作功能力及最大血乳酸水平降低。Costill曾报告一例过度训练的越野跑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不变而奔跑能力降低,即在一定摄氧量下奔跑速度降低。我们和其他研究者发现,过度疲劳和交感型慢性疲劳时,心率和亚极量负荷时摄氧量增加,而血乳酸浓  相似文献   

3.
通过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在训练期口服补碱以缓冲酸性代谢产物的实验,观察到体液PH值降低等反应,证明了运动员在训练时系统补碱对中和血液中产生的乳酸等酸性产物,减缓运动疲劳是有一定作用的,运动员也普遍反应自我感觉良好,是一种安全、简易、快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过度疲劳是中长跑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阻碍运动员健康成长的运动性疾病,它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如不及时调整治疗,不但损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导致运动员终止运动生涯。产生运动性过度疲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运动员在从事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过大,超过机体承受的极限,使机体内能源耗竭,乳酸堆积过多,  相似文献   

5.
1武术散打运动员产生疲劳的原因及种类 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武术散打疲劳是指运动员在进行踢、打、 摔等动作时引起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分析武术散打运动训练中运动员出现疲劳的成因,可以很好的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疲劳问题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在体育运动中,由于长时间肌肉紧张活动而出现的一种状态。客观上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主观上伴有精神疲乏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往往是不符合机体疲劳产生的时间和程度的。根据疲劳抑制过程的不同,许多学者将疲劳分为中枢与外周两种既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类型,当机体进行短时间剧烈运动时所出现的疲劳,是以肌肉中三磷酸腺苷等能源物质消耗、血液中乳酸堆积等外周因素为主;而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肌肉运动产生的疲劳则以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7.
日本保健专家提出,老年人或心脏不好的人更宜洗“半身浴”。“半身浴”有三个要点:(1)水温在39℃左右;(2)浸泡至肚脐部位;(3)浸泡30分钟以上。洗“半身浴”的好处在于:从心脏流出的血液1分钟里可在体内循环一次后回到心脏,在温水里浸泡30分钟,血液可在体内循环30次。这样,血液可以在体内反复循环,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心脏搏动及肺脏呼吸功能。心脏不好的老年人不宜洗全身浴,因为当水浸泡到肩部,水压会给心脏带来负担,心脏是顶着水压输送血液,对心脏不利。加之肺部受到压迫,也易造成呼吸紊乱,从而出现意外。研究证明,洗浴的水温应控制在37~…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短跑运动员服用甲壳素(Chitin)前后机体在激烈运动后血液的变化。实验表明:通过服用甲壳素短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血乳酸浓度有显著的降低;成熟红细胞形态有更圆润、饱满的趋势;谷胱甘肽有所升高、乳酸脱氢酶、丙二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在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后,运动员不仅肌肉中的乳酸浓度,血乳酸浓度增高,而且内环境的PH值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疲劳(身体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疲劳)。疲劳若没有及时得到恢复,不但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使训练工作受到干扰。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提高训练工作的效果,应十分重视运动员的疲劳恢复。下面介绍几种消除疲劳的简易方法。一、运动后按摩,也叫恢复按摩。主要是帮助运动员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一般在训练结束后进行,若运动员十分疲劳时,需要运动员休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上已经开始运用高速摄影机和电子计算机来分析万米长跑比赛中疲劳对跑动技术所产生的生物力学影响。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参加这次试验的是八名高级长跑运动员。试验距离的全程(10000米)被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拍摄。通过对试验中变化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运动员在全程四个阶段中因疲劳而产生的调节性的变化趋势。为了抵制疲劳,运动员就不得不降低跑速和改变步长,步频和身体局部的位置。当接近终点时,运动员放脚着地的能力愈来愈差,这就导致了减速的必然趋势。如果运动员此时在用力蹬伸两腿,就将增加在恢复阶段中对量的需要。因此疲劳使这些高水平的运动员也不得不改变技术,这是机体一种很自然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专家最近推出一种装有自动控制程序的浴池。当浴者进入浴池中,按下控制键的开关,先是(?)分钟的温水淋浴,池中盛满了温水。接着,池水中超声波激起气泡,冲洗全身,使身体感到无比舒适。5分钟后,水温升至45度,浴者在池中浸泡5分钟。然后,温水排除,再由温水淋浴两分钟。最后,池四周喷出热气,把皮肤吹干,整个过程只需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诸位尽快地消除疲劳,体力得以恢复,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快速消除疲劳的方法——洗澡。洗澡是靠澡水刺激身体来消除疲劳,因此洗澡的效果要根据温度差(即水温和肤温)和时间而定,高水温时间要短,低水温时间要长最为理想。高温浴————→42℃~45℃温水浴————→36℃~39℃冷水浴————→15℃~20℃高温浴和冷水浴对人体的交感神经有刺激作用,可使血压升高,血糖、白血球数也增加。而温水浴刺激副交感神经,有镇静作用。入浴时氧气的消耗量,在水温36℃时最低。温度越高消耗越大,越能促进体内的化学反应,使新陈代谢加快。这时体温每升高1℃,心跳增加10次/分。因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间歇训练法可以使机体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血乳酸的测定表明,直道栏主要是以磷酸原系统供能为主,弯道栏主要是以糖酵解供能为主。采用10秒运动,间歇30秒能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采用1分钟运动,间歇4~5分钟,使血乳酸值保持在12毫摩尔/升,能提高运动员耐受乳酸刺激能力和糖酵解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不少老人喜欢泡澡,可71岁的王先生在家中泡澡时因为水加得太满,不到20分钟就感到呼吸困难,幸亏家人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桩意外.其实老年人或者心脏不好的人宜洗“半身浴”,这对身心的健康都是一种保护. 所谓“半身浴”,就是指洗浴时浸泡肚脐以下的部位.研究发现,从心脏流出的血液,仅仅需要一分钟的时间就可在体内完成一次循环并回到心脏.而洗半身浴时,老人在水内浸泡30分钟,血液就会在其体内循环30次之多.通过血液如此反复的循环,不但可以增强血管弹性,对于心脏搏动及肺脏呼吸功能也有极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剧烈运动时,由于大量的代谢产物堆积,使机体的内环境稳定性趋于失调,脂质过氧化过程加强,酸碱平衡紊乱,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受到干扰,因而使机体的工作能力下降,产生疲劳。本文将着重对家兔运动时血液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乳酸脱氢酶(LDH)和乳酸(LA)浓度的变化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激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大量进入血液,大部分由肝细胞利用重新合成肝糖元,另一部分在血浆中离解放出H~ ,后者与血浆中碳酸盐结合形成解离程度较低的碳酸,PH值发生微小变动。当血乳酸值升到一定程度,H~ 浓度大量增加,血液中的NaHCO_2/H_2CO_3缓冲系统被破坏,以致pH值明显下降,影响神经肌肉接点的信号传递,组织兴奋性随之降低。PH值的变动亦抑制PFK的活性,使能量产生降低。因此,现在对造成运动员跑速下降原因的流行看法是,随着运动强度和时间的增加,运动员体内参加代谢的基质缺少且平衡紊乱,代谢产物积累,肌肉细胞中pH值下降,通过抑制糖酵解过程,从而可能限制肌肉工作的能力。影响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导致疲劳状态出现。根据功与能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缓解运动性疲劳的效果及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方法:将20名足球运动员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和空白对照组,穴位敷贴组采用药物贴对受试者神阙穴、气海穴、足三里穴进行敷贴,对照组采用安慰贴对受试者上述穴位进行敷贴。对两组受试者进行主观感觉疲劳程度评分(RPE)、运动心情评价(POMS)、情绪状态总估价(TMD);检测受试者血乳酸和血氨浓度;记录受试者8 00 m全力跑成绩。结果:穴位敷贴可减轻受试者主观疲劳感觉,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RPE值(P〈0.01);穴位敷贴可缓解运动员因疲劳而产生的消极情绪,降低TMD分值,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穴位敷贴可升高运动后4 min机体血乳酸(P〈0.05)和血氨浓度(P〈0.05),降低运动后20 min机体血乳酸(P〈0.05)及血氨浓度(P〈0.05),显著提高受试者8 00 m跑成绩(P〈0.01)。结论:穴位敷贴可减轻运动员的主观疲劳感觉,缓解运动员因运动疲劳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促进运动员机体内血乳酸和血氨的代谢,提高运动员耐缺氧能力,进而缓解运动性疲劳临床症状,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 一般采取按摩放松、温水浴等手段,通过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使肌乳酸更快进入血液中,运送到其他组织处理以消除乳酸。为了寻找一种适合于包括高山滑雪运动在内的以糖酵解为主要供能系统的运动项目,能快速有效地消除乳酸的方法,我们以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生理学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实验方法为研究手段,对采用慢跑快速消除乳酸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潘碧芳 《游泳》2002,(5):33-35
目的是在高校游泳队备战大运会期间 ,试运用运动营养帮助运动员机能恢复和消除疲劳 ,方法是通过运动员服用后的自身对照测试 ,发现在大负荷训练时期 ,所选用的运动营养对运动员训练后乳酸的积累有减少的作用 ,训练后CK偏高时但运动员的疲劳感反而减弱 ,运动营养对血红蛋白的维持或提高有一定作用 ,有降低蛋白质、氨基酸分解、减少血尿素氮的生成的功能 ;在提高机体的抗练性和抗疲劳方面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欢 《体育师友》2016,(1):54-56
运动时体内代谢过程加快,代谢产物增加,内环境发生暂时的改变,从而使机体的一些指标和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例如:心率、血乳酸等。文章选择8名同学进行不同负荷跑,记录跑后即刻心率、血乳酸和运动成绩,了解不同负荷后的身体反应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强度负荷后,不同项目中,血乳酸和心率并不呈同步变化趋势,心率指标的灵敏度较低,而血乳酸指标能够比较敏感地反应运动员承受不同负荷时身体机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