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对改进珠算教学问题,做了一些调查、试验和研究,觉得要提高珠算教学质量,必须根据珠算的特点,改进教法。一、重视口诀教学,讲清基本概念。在珠算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珠算口诀,能够运用口诀拨珠计算,是教好珠算的关键之一。口诀的教学,应当结合学生已有的笔算知识讲清每一句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口诀中各个组成部分及每个字词的意义;明确每一句口诀的应用范围并练熟拨珠方法。例如加法中“下五去几”的四句口诀(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由于相加的两数都小于5,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4页例1,算算填填,练习十八第1~8题。教学目标:l.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出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中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做好铺垫1.复习6的乘法口诀谁能说说6的乘法口诀有哪几句?相邻两句之间有什么联系?(用多媒体显示6的乘法口诀)在6的乘法口诀中,各句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把已显示出的六句口诀中的“六”改为红色。犤设想犦复习…  相似文献   

3.
乘法口诀有小九九(45句.乘数小于、等于被乘数),大九九(81句.比小九九多“乘数大于被乘数”的口诀36句)两种.为了减少口诀句数,减轻学生记忆口诀的负担,通用小学数学教材采用小九九.但用小九九计算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有两个弊病:一是冲淡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如计算“4×6”乘数大于被乘数的式题和“6×4”用同一句口诀“四六二十四”,不利于学生理解乘法意义,4×6或6×4结果相同,但意义不同,大九九使用不同的口诀进行计算,前者采用“六四二十四”,后者使用“四六二十四”,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乘法意义,并为用口诀求商奠定了基础.二是当除数大于商时.如9 (36~(1/2)),因学生按小九九只熟记“四九三十六”,没有熟记“九四三十六”,较难准确地、迅速地求出商。为了“扬长避短”,利用小九九口诀句数少,学生易于记住口诀  相似文献   

4.
張志公在《漫談語文教学》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話: 《醉翁亭記》开头第一句是:“环滁昔山也”。我叫一个学生解释这句話的意思,他說:“滁州周圍都是山,”我問他哪一个字的意思是“四周”,为什么“环滁”就是“滁州周圍”,他回答不出……这說明他对“环”字沒有理解好。这种情形对于过字关是不利的,应当改变。这段話,給了我很大的启示。过  相似文献   

5.
假日,我到一个朋友家去串门,正碰上他在教小女识“己”字,他边讲边把着小女的手教写:关“已”不关就是“己”,半关“已”。他的话一落音,小女就拍手大笑了:“爸爸,我再也不写错了!”经一问,才知道:原来这小姑娘的作业本常把“自己”的“己”写成“已”字。听后,我翻阅她的写字簿和作业本,确是如此。接着,我对她进行即席考试,果然全对,还能背出刚才那两句口诀来。这件事引起我深思: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6.
教学珠算,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珠算口诀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珠算口诀时,注意使学生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例如教“加3”的口诀,我先以1、5、6等数分别加上3来启发学生说出在这种情况下加3,就直接拨上三个算珠,由此得出“三上三”这句口诀,使学生知道其中第一个“三”表示要加上去的数,“上三”表示拨上三个算珠;再以2、3、4等数分别加上3来启发学生说出在这种情况下加3,需要从梁上拨下5,而从梁下拨去2,由此得出“三下五去二”这句口诀,使学生知道其中的“三”表示要加上去的数,“下五去二”表示怎样拨珠;又以7、8、9等数分别加上3来启发学生说  相似文献   

7.
抬头乐干     
一次,陶行知到同乡张国良宿舍去玩,看见门上贴了一张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埋头苦干,不怠不逸。”他沉吟了一下,对张国良说:“你这四句话,三句都很好,只有一句不好。”张国良觉得很奇怪,“这四句话的意思都很好,且上下有关联,我要尽量去做,有啥不好?”陶行知指着第三句说:“‘埋头苦干’是一句成语,给它改一个字就好了,把‘苦’改成‘乐’,如何?”张国良说:“这不是违反常理了吗?”陶行知说:“苦干一定干不好。在干一件事之先,应当了解为什么干?为谁干?这样,即使遇到任何困难,也不觉得它苦了。苦着脸干,只觉越干越苦,谁还会有信心干下去?…  相似文献   

8.
“上几去五进一”这类口诀? “上几去五进一”这类口诀是在本位相加满十、但不能用“去几进一”的口诀时用的。这类口诀拨珠动作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这类口诀的意义。例如,在教学8+6时,应该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算盘上的6是由一个下珠(1)和一个上珠(5)组成的,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当加6不能直接用“六去四进一”的口诀时,可以把加6分解成加1和加5,即8+6=8+1+5。8加1得9,拨珠动作是“上一”;9加5得14,拨珠动作是“去五进一”。所以,8+6拨珠动作的全过程是“六上一去五进一”。在此基础上,根据算盘上的7=2+5,8=3+5,9=4+5,可以类推出“七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编制7的乘法口诀,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7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10.
相信你能行     
学生需要老师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我班有位小男生,上课几乎不举手发言,而且家人介绍说他检查结果是弱智。我有时也弄得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不知他能否听懂。一天,我教学“5的乘法口诀”,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个口诀对口令游戏,两组同学先对口诀,然后再从每组中推荐出一个,让他们对口令,一个学生说上句,另外一个学生答下句。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各抒己见,去发现和掌握教学规律。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是在灵活掌握2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懂得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关系,掌握了乘法口诀的来源和乘法口诀的意义,因此能很快地看着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然后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9的乘法口诀”。编口诀不是难点,而是要引导学生编9的乘法口诀的同时,发现“9”的口诀的特点,探索“9的口诀”的特殊规律。这时,我请同学们观察、思考:9的口诀有什么特殊规律?有什么特点?全班同学通过思考,都争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个学生回答:它们的积都相差一个9。另一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改革十几年来,文言文教学仍停留在以教师串讲为主这一模式上。教师因为担心学生不明白,于是“一字字地讲,一句一句地串译”,面面俱到;学生不停地做笔记,生怕漏掉一个词语解释,来不及思考,被动地听着,这样教学质量总也上不去。如何才能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一、注重兴趣激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因此,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学生求知内驱力,促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1、巧导入。文言文的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  相似文献   

13.
《白杨》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它语言含蓄,意义深刻,全文唯一的点睛之句就是“他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一句的意思本身就使人感到一种朦胧的意味.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实质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便是学习这课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1.从“心”字入手,变抽象为具体. 首先我抓住“他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一点睛之句设问:“这‘心'是指什么,谁能在这字的后面补上一字,使这句话的意思明确一些?”问题提出后,学生纷纷地顺着自己理解的方向补出“心意”、“心事”“心愿”、“心情”等词语,然后通过比较选出最为恰当的一词“心愿”.这样一补“表白自己的心”就成了“表白自己的心愿”,使抽象的语意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故事,唐代的祖咏去应试,应试的诗限一定的韵数,规定五言六韵,十二句。祖咏只写了四句就交卷了,有人问他为何不把全诗写出?他回答“意尽”。只写四句,显然是不合要求的,然而却写出了意境。这就是留传千古的《终南望余雪》。由此,我想到了给作文规定字数。眼下给小学生作文规定确实很时兴,从教科书、教参书到考试的作文,都给规定了字数,什么“写300字”,“不少于400字”等。难道规定字数学生就能写出好的作文吗?明清的八股文不也给考生规定字数吗?可有多少文章是好的?又有多少留传下来?笔者认为,给小学生的作文规定字数,就像给学生套上…  相似文献   

15.
胡安波 《文教资料》2005,(23):176-177
【问题背景】近日,笔者听了一节内容是“5的乘法口诀”的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经过适当的引导后,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编写5的乘法口诀。经过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各个小组都完成了自己的创作。汇报交流开始后,一个小组的汇报中有这样一句口诀:三五一十五。当汇报的学生刚说完后,教师就问:“你觉得‘三五一十五’顺口还是‘三五十五’顺口?”这个学生沉默无语,其他小组的大部分学生回答道:“‘三五十五’顺口。”接着,课又继续进行下去了。当时听后,头脑中立刻涌动起些许疑问和想法:“三五一十五”是孩子自己的创造…  相似文献   

16.
近日,笔者听了一节内容是“5的乘法口诀”的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经过适当的引导后,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编写5的乘法口诀。经过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各个小组都完成了自己的创作。汇报交流开始后,一个小组的汇报中有这样一句口诀:三五一十五。  相似文献   

17.
换词理解,就是把甲词换成乙词,然后进行比较理解。这是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好方法。例如《燕子飞回来了》一课的最后一段有这么一句:“小燕子高兴地说:‘妈妈,京生也爱学习了。”’怎样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呢?可以把这句话中的“也”字换成“很”字,变成“京生很爱学习了”,然后让学生把它与原句比较。学生思考比较后,  相似文献   

18.
《书的故事》(省编11册)中同一个“就”字,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它的含义也不同了。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区别“就”字的不同含义的。现将课堂教学实况摘要如下:师,“鲁迅先生听了他们的话,就离开座位走过去”这一句中的“就”是什么意思?生:这个“就”是“马上”“立即”的意思。师:对!课文中还有三句含有“就”字的句子,看看这三句中的“就”字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呢?这三句话是:第一句:卖票工人接过书,只见封面上题着“铁流”两个字,版式跟《毁灭》一模一样,就是厚一点儿第二句:“你就付一块钱,把两本书拿去吧。”第三句:“……他惊叫起来,‘哦,你就  相似文献   

19.
意外一天,班主任语文老师在批改语文试卷时,见一学生作文题目是“意外”,全文只有一行字:“老师,我这样写,你感不感到意外?”老师沉思良久,挥笔给他打了零分,并附了一句:“我这样打分,你感不感到意外啊?  相似文献   

20.
有的同学写作时,对“吗、吧、呢、啦”等语气词很不注意,认为它们只是些不起眼的语气助词,没什么了不起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先举个例子。有一次,日本有一家出版社计划把老舍先生写的《宝船》编进日本的汉语课本。他们就文章中的“开船喽!”这句话向老舍先生提出问题:“句子里为什么用‘喽’而不用‘啦’?”老舍先生是这样回答的:“‘喽’字,是用来对大伙说的,‘开船喽!’是表示招呼大家的意思;而‘啦’字,多是对一个人说的,不一定有许多人在场。这里因为是对大伙儿说的话,所以就用‘喽’而不用‘啦’。”老舍先生的回答令对方连连点头。再看下面例子:1.那次爬山他去了吗?2.那次爬山他去了吧?3.那次爬山他去了嘛!4.那次爬山他去了呗!上述四个句子,因为在句尾分别使用了不同的语气词,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了。句1表示疑问,那次爬山他去了没有?句2表示吃不准,那次爬山他可能去了,也可能没有去。句3说得挺有把握的,他肯定去爬山了。句4强调那次爬山,他去了,是明摆着的事实,无须多问。这样一句很普通的话,由于用上了不同的语气词,所表达的意思就有所不同。因此,同学们在使用语气词的时候,要根据实际,准确选用,以完整、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语气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