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丽 《中国德育》2012,(7):53-56
呼和浩特,一座有四百多年建城历史的塞外古城,在蒙占语中意为“青色的城市”,亦称“青城”。它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南临黄河、北靠阴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塞外风情。城郊草原夏季水草丰美,牛羊遍野;冬季则“原驰蜡像”,一派北国风光。余秋雨说:“草原文化,  相似文献   

2.
现行初中历史课本第二册(人教版)附有一幅“明代呼和浩特正门楼”插图、呼和浩特正式兴建于明万历年间,城为正方形,长宽比例大致相等,约为290米左右,城门分东西南北,且各有城楼,四角马面又筑有角楼,城上绘有堞墙、垛口,实为一砖裹城.呼和浩特北依大青山,南临大黑河,是我国塞北的一座历史名城.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呼和浩特。事实上,在内蒙古除了呼和浩特外,很多地名是后缀“浩特”两个字,如乌兰浩特、锡林浩特和二连浩特等。“浩特”蒙古语为城市的意思,这些地名中的“浩特”与前面的定语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什么之城”的意思。“乌兰”蒙古语为红色,  相似文献   

4.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译为“青色的城市”,故称为“青城”。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是在原有的新旧两座城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旧城即归化城,建成于明朝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新城就是建于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的绥远城。至今,在呼和浩特市的地图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城市的影子。新城四方,旧城以大什字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大街向外延伸,两城以中山路相连。通过两座城充满历史性和民族性的地名,我们可以最直接地了解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历史,以及千百年来民族融合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译为“青色的城市”,故称为“青城”.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是在原有的新旧两座城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旧城即归化城,建成于明朝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新城就是建于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的绥远城.至今,在呼和浩特市的地图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城市的影子.新城四方,旧城以大什字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大街向外延伸,两城以中山路相连.通过两座城充满历史性和民族性的地名,我们可以最直接地了解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历史,以及千百年来民族融合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历史悠久,名城都邑遍及各地。这些名城都邑,既承载着往日的岁月沧桑,更焕发出时代的青春气息。据此回答1~4题。1.“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与这句民谣对应的古代城市是A .长安 临安  B .大梁 东京C .中都 应天  D .逻些 兴庆2 .草原“青城”———呼和浩特的兴建,和下列历史人物有关的是A .骨力裴罗 B .元昊 C .俺答汗 D .噶尔丹3 .下列和上海有关的历史大事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①新文化运动②“五卅运动”③十九路军抗日④“银元之…  相似文献   

7.
萨拉齐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位于京包铁路线上,地处呼和浩特与包头之间。萨拉齐在内蒙古自治区来说,是个较古老的城,蒙汉关系也较密切,汉族人数多而且语言比较稳定,据说这个地方在蒙族历史上还是重要的,他们称萨拉齐为“小库伦”。这里又是民间文学的宝库,萨拉齐靠准嘎尔旗黄河渡口一带是“爬山调”最兴盛的地区之一。这里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青山革命根据地之一。进行语言调查,这里是个很理想的地方。西湾又是萨拉齐汉语土话比较最稳定的地区。这里所谈只是个人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初步接触该地语言实际所得的,极为  相似文献   

8.
三受降城修筑时间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受降城(东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是唐代前期沿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黄河北岸所修建的三座城堡。它们既是唐王朝防备突厥,保护北部边境以及都城长安的重要据点,又是向大漠南北用兵的中继站。在唐王朝与突厥长达数十年的纷争中起过重要  相似文献   

9.
呼和浩特市师范学校位于祖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座落在巍峨的大青山脚下。校园中有清王朝康熙帝赐给其女儿恪靖公主的府第,周围林木茂密,环境幽静。呼和浩特市师范学校是我国民族自治区中最早的中等师范学校之一,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在内蒙古自治区被誉为“教师摇篮”。她创建于公元一九二二年,校名初为绥远师范学校,绥远省立归绥师范学校。一九五○年和一九五三年,先后将归绥女子师范学校和归绥市师范学校合并于本校。一九五四年,学校改称内蒙古呼和浩特  相似文献   

10.
双面伦敦     
《海外英语》2012,(9):21-21
一座城。记录着一段影像。伦敦,这座举办了三次奥运会的城市,你对它有怎样的了解和印象呢?你能否想象出“繁华大都市”和“贫民窟”比邻而居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内蒙古自治区政治、文化中心。呼和浩特是国家对外开放城市。 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扩大呼和浩特知名度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的别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数千年的文化积淀造就的魅力无穷的人文景观,使呼和浩特成为令世人瞩目和神往的草原天堂。呼和浩特大量魅力四射的文物古迹,成为人们认识这里的名片。  相似文献   

12.
在大兴安岭南麓,洮儿河畔,有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乌兰浩特。“乌兰浩特”汉语的意思是“红色的城市”。说古老,是由于她建城历史悠久,有一处古迹——成吉思汗庙。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创建时,是自治区首府所在地。说年轻,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她1964年划归了吉林省,直至1980年才重新建市。所以,乌兰浩特市复建初期,教育基础十分薄弱,特别是教职工住房条件极差。据统计,1980年,全市教育系统公有住宅仅有3264平方米,而且大多是各校组织师生动手修建或利用旧库房、破  相似文献   

13.
汉语文“海纳百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语言种类很多。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融入了不少其他民族的语言,越发显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汉语吸纳的这些外来词中,以表示地名和其他事物的名词居多,如“呼和浩特”来自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祁连山”的“祁连”在匈奴语中是  相似文献   

14.
“四城记”栏目介绍:“四城记”栏目的“四城”以前是专指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四个城市,由四地学生围绕一个共同主题写作文,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既有共通性,又有地方特色。以前出过的主题有“城市的母亲河”、“脚下的世界”、“过大年”、“大话考试”等。从2004年开始,“四城记”将突破上述四座城市的地域限制,凡是身处大城市的同学都可以参加(这样对于农村同学似有不公,希望以后也能设置关于农村的栏目)。所以,2004年“四城记”栏目的内容将变得更新鲜,也  相似文献   

15.
文章的标题只有一个字——“城”。 那是一座什么样的城?“我”究竟对“那一座”“城”保持什么样的态度?作者没有明说,而是留下大量的空白让你去想象,去联想,去填充。  相似文献   

16.
对永川建设"重庆职教城"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座现代化的“重庆职教城”正在永川崛起。其经验是政府充分发挥了统筹服务的功能,体现了“城校互动”效应:其不足是“校企互动”有待推动,“永川技工”品牌有待提升。鉴于此,本文就“重庆职教城”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元中都遗址系元代四大都城遗址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也是河北省唯一的一座元代都城遗址。位于张北县城西北15公里处,今名白城子。《大清一统志》载:“此城土人名插汉巴尔哈逊城,周四里,门四,故址犹存。”插汉巴尔哈逊系蒙古语,意为“白色的城”,此乃白城子的由来。  相似文献   

18.
刘国营 《班主任》2008,(8):70-71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抱怨生活的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可曾想过,学生的生活何止是不如意,他们简直生活在悲伤之中。婚姻像一座围城,学校何尝不是!还在上学的学生总想快点毕业,走出校门的成人又会怀念学生时代的快乐!学校也是一座“城”,学生悲伤地生活在“城”里,故谓之“伤城”!  相似文献   

19.
试论师陀"果园城"中的跋涉者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陀的“果园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又一座著名的小城。在这座小城中走出了许多跋涉者,师陀通过叙述与描写他们离乡-回乡-再次离乡的漂泊经历,表现了这些跋涉者对记忆中“果园城”的眷恋与对现实中“果园城”最终的弃绝,流露出包括师陀在内的跋涉者对乡土中国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20.
地名寻根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在蒙古语中意为“青色城市”。约成书于1608至1612年间的《俺答汗传》记载:“大名扬天下的圣主俺答汗.在水公猴年(1572年)召集举世无双的能工巧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刺兀那之阳、哈屯河之滨,始建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这里的“呼和浩特”是迄今所见最早的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