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是《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载体。教育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教师应把生活化的教育作为品德教育的切入点,以生活实例为载体,使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吴宗兰 《教书育人》2012,(22):31-32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要实现使学生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的教育目标,我们就必须采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方法,实现小学品德教育的生活化。一、从生活中来"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  相似文献   

3.
李援那 《山东教育》2011,(12):47-48
《品德与生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新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所以其教材内容强调了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体验与需求,力图使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探究、反思,获得知识,从而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必须要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体验是促使学生“心动”的催化剂,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通过课堂、课外两大阵地的活动,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和内心体验,从而实现品德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张明国 《生活教育》2013,(12):79-80
摘要:寒暑假是学生走进社会,感悟生活的难得时机,期间的点点滴滴都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素材。但由于青少年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够深入,正确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思想上往往存在片面性和理想化,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生活感悟往往是零散的,不全面的,生活体验往往是肤浅的,模糊的,甚至是有偏差的。教师通过思想品德课堂,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引领他们在认知、体验、践行与反思中接受思想教育,是实现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假期生活;品德教育;课堂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中,小学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为活动型综合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生活课,而是兼具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重视引导儿童获得直接体验,活动是其主要的呈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倡导小学品德与生活要加强教学实效性,让学生在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中养成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不能理性化地过重灌输,而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行为环境,让学生回归生活,感受品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教育专家朱小蔓提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没有独立自主的道德活动,如果把德育从生活的其他活动中抽离出来,那么,这个德育必将被架空,就不会有很好的效果。"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把日常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的阵地,实施"生活体验模式",遵循"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用,以体验、反思与实践为法"的品德教育规律,探索德育活动新模式。一、活动成员的主体性校园生活的主人是学生,故要把活动主人的地位还给他们,把校园管理的一些权利还给他们,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一切的源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注重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体验,总结社会原理,进而丰富、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素养。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结合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凸现生活性特点,借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诱发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育同样也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品德教育。”基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专家理论的指导,我认识到密切联系生活在品德教育上的重要性,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教材突出品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与学生学习、社会活动相关的各个方面相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课堂与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一、更新观念,丰富课堂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学观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根植于学生生活体验。以此为载体,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行为指导、情况辨析等方式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回归生活"也是这次课程改革中最主要的(或最根本的)改革,是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21世纪世界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品德教学中我们更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那么,我们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如何做到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呢?一、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的起点教学不能满足于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因为知识的建构有赖于既有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支撑。而品德教育要将静态的文本转化为学生的体验活动,或者组织模拟活动,引导学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来源于生活,是具体化和个性化的“怎样做人”的教育.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精神,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因而制约了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品德教育实效,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体验,获得能力,有创新.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开拓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创新,以学生发展为本,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品德与生活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价值。教师选择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应尽量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让学生能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来观察社会、感受社会、研究社会。从而达到教学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生活即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决定教育,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需基于学生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学校品德教育要取得实效性,就要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引导学生经历感知、感悟、内化的过程,才会让学生养成良好品德习惯。  相似文献   

16.
德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赋予新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应从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学生的德育不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还应该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去。延伸和生活化德育教学,把实践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会,做到课内教育,课外延伸,教学与生活相融,让学生实践体验,知行合一,真正提升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李香 《考试周刊》2015,(24):118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使品德教育能真正打破说教形式,具有实效性。体验式学习是指在道德情境、道德形象的作用下,学习者通过类似身临其境的氛围和细微体察,以及换位思考等真切的内心活动,对道德问题获得真实感受和经验的学习方法。它  相似文献   

18.
品德课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一门主要学科。道德存在于生活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趋向”。作为小学课程,它所要回归的当然是儿童的生活。在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课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  相似文献   

19.
品德教育重在感悟,重在对教育内容的内化。教育与生活紧密相关,教育源于生活,因为生活的存在,形成了生动有趣的品德教育素材。可以说,脱离生活的教育是形而上学的教育。帮助学生寻找在生活世界中相关的教育主题与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感和价值观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课程着力于帮助学生感受课程的“个人意义”,力图利用蕴藏于学生生活中的丰富素材,通过与学生有限的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相匹配的,他们想做又能做好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其中,把品德教育、科学教育、劳动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让课程成为学生现实的愉快生活体验,并成为其生活的引导。陶行知先生曾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育如此,身为教育的重要分支之一德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