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来调查和研究福建高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总体水平趋于和谐,但自我和谐的程度是不均衡的;大学生群体在自我和谐整体及三个子纬度上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专业差异;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在自我和谐及三个子纬度上表现出高度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的灵活性纬度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而在自我和谐总水平上和自我的刻板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两个子纬度上有高度显著差异;不同居住地的大学生在自我和谐总水平及自我的刻板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纬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自我的灵活性纬度上存在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内地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但是由于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生活方式、社会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与汉族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阜阳师范学院180名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总体比较和谐;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在自我和谐状况上差别不明显;不同年级及不同学科的学生在自我和谐能力上有显著差异.因此,应大力加强自我和谐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和谐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杭州高校学生自我和谐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对不同学科类型和年级的杭州高校405名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比较和谐。男女在自我和谐状况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学科类型和年级的学生在自我和谐状况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交焦虑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琼芳 《高教论坛》2006,(2):143-145
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特点,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女生比男生具有更多的社交回避行为与苦恼感受,男生社交焦虑者对人性的信任度较低,自我和谐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密切,自我与经验不和谐是影响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年龄对社交焦虑和自我和谐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探索创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更好地为新疆输送思想和专业都合格的人才是内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本文结合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约束力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约束力的途径与策略,旨在实现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我约束与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7.
云南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全省大学生中的比例也在全国处于前列,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状况、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的表现规律,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的运行机制,以有利于探索高等教育改革、构建和谐文化、和谐心理。以保山学院和大理学院为调查点,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内地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但是由于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生活方式、社会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二者的关系。采用自我和谐量表、自我接纳量表对179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水平整体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总均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在生源地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的刻板性因子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接纳总均分及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因子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和谐得分越高,自我和谐水平越低),并且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对自我接纳存在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对自我接纳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师范类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专业满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采用自编大学生专业满意感问卷和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对423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师范类大学生总体自我和谐状况适中,总体专业满意感中等偏上;年级是一个重要的人口学变量;自我不和谐、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与专业满意感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高自我和谐组的专业满意感显著高于中低自我和谐组。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7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都处于中上水平。(2)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3)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交谈困扰、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的灵活性对交谈困扰、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4)交友困扰、交谈困扰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交谈困扰对自我的灵活性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高职新生焦虑总体状况,分析高职新生焦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抽取郑州某高职院校新生1803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新生SAS总分均值39.58±7.63;在性别、出生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方面,高职新生SAS总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高职新生焦虑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高职新生SAS总分显著高于常模;高职新生焦虑与自我和谐状况密切相关,可通过提高高职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来改善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的关系,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重庆市31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诸因素得分均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得分高于男生;相关分析发现,除个别个人和社会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领域以外。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及自我刻板性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同自我灵活性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高、低自我价值感的大学生在自我和谐诸因子上的得分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地方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我们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我校全日制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6.37%;有某种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的学生占27.76%;心理健康者占55.87%。男女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58,P=0.029);城乡学生UPI三类筛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69,P=0.434);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学生UPI三类筛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31,P=0.489);二、三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一、四年级。我校大部分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良好,但仍有相当数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二、三年级学生,应重视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7年红河学院哈尼族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哈尼族大学生体质发展水平滞后,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件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对甘肃省6所高校6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淡薄,提出可行性建议,达到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带动民族地区体育普及、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格特征、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情感量表测量50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社会支持、自我和谐是内外向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同时,自我和谐是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因此,人格特征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相互作用间接地影响主观幸福感.结论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