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正坐在家里看电视,父亲让我到楼下找一个收废品的来,把家里没用的旧东西处理一下。 我下楼找来了一位老人到家里收废品。可当他快要离开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手表不知道弄到哪儿去了。我怀疑是他拿的,便高声呵斥,叫他还给我。父亲一个箭步上前制止了我,并从他包里拿出了我的手表。原来父亲今天上班时看见我的表停了,就拿去换了一个电池。正当我准备道歉时,老人  相似文献   

2.
天色暗沉,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父亲在客厅里收拾些没用的废旧物品。不一会儿,废旧物品就满满当当地堆了整个客厅。我心想:父亲也真是的,下雨天收拾这些干什么?这鬼天气,收废品的人哪还会出来?不料,一声“收废品哕——”的吆喝声钻入了我的耳中。那声音拖得长长的,夹杂着哗啦啦的雨声,更加嘈杂了,令人听了极不舒服。父亲朝我指了指门外。他的意思,我懂。“唉,这鬼天气,还要我下楼。”我极不情愿地换上鞋子出了门。  相似文献   

3.
卖废品     
我的爸爸妈妈都很节俭,他们把生活中可以回收的废品积攒起来,定期卖给收废品的人。这段时间,爸爸妈妈又攒了很多废品,他们决定这个周末把它们卖掉。星期日,收废品的阿姨来了,爸爸妈妈把废品拿到了楼下,我也跑去帮忙。哇!还真多啊,有铁皮、废纸、易拉罐……  相似文献   

4.
爱的劳役     
"小风,考的咋样?"高考结束后,我刚到北京的第一个晚上父亲问我。"上学有什么好呀,烦死了,我想跟你一起收废品。"我极力掩饰自己内心的惊恐怔怔地说。"啥?" 父亲绷着煞青的脸举起了巴掌。我用眼睛的余光盯着父亲高举的颤抖的手。伴着一  相似文献   

5.
拾垃圾     
也许是自己的一种惯例,我十分不喜欢干一些又脏、又丑的事。我家的隔壁是收废品的,每天收的废品放在一起,发散出一种很难闻的气味。因而我瞧不起那些拾废品的人。但是每天看到他们拿着那六、七十元的血汗费回家的时候,自己也有一些羡慕之情。我想:“这不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6.
安宁 《课外阅读》2009,(22):14-14
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4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柜台上。  相似文献   

7.
张振中 《大学时代》2005,(10):36-37
※从废品中掘出第一桶金※1998年刘琼有幸被上海复旦大学录取,然而每年上万元的学费却让她犯起了愁,上哪儿去筹呢?前两年因为父亲破产,至今还欠亲戚8万多元的债。如今,旧债未了,却又要添新账。转眼,开学时间到了,可刘琼的学费一点着落也没有,一家人急得团团转。这时,一位同学的父亲得知她的境况后,建议刘琼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幸运的是,她的申请很快就批下来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琼从报纸上看到,一位来自苏南的农村小伙子,在复旦大学一带靠收废品,3年挣了20多万,在老家还盖了二层小楼呢!网上资料显示,上海一年各种废品的价值有18亿,潜藏着…  相似文献   

8.
收废品者     
我小的时候,曾住在上海的一个老式弄堂里。一到双休日和假期,弄堂口就会出现一个又瘦又矮的收废品的男人。他好像也住在这个弄堂里,因为大家几乎都认识他,都叫他"小排骨"。他是一个瘸子,不知他有没有工作,是不是光靠回收废品过日子。那时候,如果家里要卖废品,我是最开心的,因为卖得的钱都归我。虽然我们家废品不多,但当时我年  相似文献   

9.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妈妈往往只需冲我喊一嗓子:“蔡波波,收废品喽!”我就知道家里要处理一批过期的报纸了。这些废品都是由我提下楼去卖,得来的钱自然就名正言顺地被我据为己有了。  相似文献   

10.
卖废品     
星期天,妈妈打扫卫生的时候整理出许多废旧的报纸、纸盒和瓶子等,妈妈说这些废品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正在这时,楼下传来了收废品的喊声,我连忙把收废品的阿姨喊上楼,准备把家里的废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废品     
<正>捡废品的父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肯用钱,居然向其他卖废品的人买废品。他买的是废品吗?不,是对孩子满满的爱——父爱如山!尽管父亲很慷慨,每个星期都要给刘阳几十块零花钱,但刘阳从来不乱花一分钱,每次他都把父亲给他的钱转手就交给母亲。刘阳知道父亲现在靠捡废品赚钱不容易。虽然父亲很努力,可是毕竟能捡到的废品有限。刘阳很想帮帮父亲,学校的垃圾桶里,每天都会有不少塑料瓶子和废纸,只要刘阳肯伸手,保准他十分钟的收获就能超过父亲一天的收获。但当他看到周围都是同学的时候,就又缩回了手。  相似文献   

12.
编者推荐:情真意切——"我"的行动是"急忙跑到车后,奋力地帮父亲推车……";父亲的认识是"虽然收‘废品’不偷不抢,却总觉得对不起女儿——生下了女儿,却不能让女儿体面地生活"。此文还需要升格:卒章"爱他一生一世",宜用独特的情节出之。  相似文献   

13.
在我成长过程中,我受到很多人的影响,有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朴实的外婆,还有诲人不倦的老师……但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收废品的叔叔。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在路上,我看见一个年轻的妇女正匆匆忙忙地去等车,生怕  相似文献   

14.
诚信     
[原题呈现]行动起来,用你手中的笔真诚地赞美别人,真诚地感激别人,真诚地劝告别人。(北师五下习作四)平时我们家的废品全是我卖的,因此,我认识了一位收废品的老爷爷。可上个月,老爷爷被儿子接走,废品站来了一位年轻的叔叔。一天,我又去卖废品,正巧是那位叔叔给我称重。我想:叔叔会不会坑我呢?叔叔称完,说:一共16元8角  相似文献   

15.
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那时,父亲从来没有一次给我寄过半年以上的花费。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邮局的柜台上……而我那时取钱,也从不会让同学看到。偶尔他们瞥到,总会故意提高嗓门问:“这是你爸给你寄的生活费,还是打算请我们撮一顿的啊?”  相似文献   

16.
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那时,父亲从来没有一次给我寄过半年以上的花费.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邮局的柜台上……而我那时取钱,也从不会让同学看到.偶尔他们瞥到,总会故意提高嗓门问:"这是你爸给你寄的生活费,还是打算请我们撮一顿的啊?"  相似文献   

17.
“哎,那个吹笛子的,有一个月没来了吧?”在楼梯口邻居对我说。那个吹笛子的,实际上是一个收废品的,没人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每个星期日的10点钟,他都会准时来到我们住宅楼前。我曾经问他为什么不早点儿来,或许能多收些废品。他憨憨地笑笑说,礼拜天都想睡个懒觉,来早怕扰了别人。楼前有一片草坪,他就在旁边铺上一块旧苫布。他从不在楼前高声吆喝,而是吹一支不知名的曲子。那是一枝磨得发亮的竹笛,看得出他很珍惜。当有人拿来废品时,他就把笛子藏在怀里,戴上手套,把废品放在苫布上,然后分类装在不同的袋子里…  相似文献   

18.
老刘不老,和我年纪差不多,老家是西部山区的,在城里靠沿街收废品为生。  相似文献   

19.
①每到冬季,父亲都要去收鹅毛,走村串屯地上门去收,早出晚归. ②天一黑,我就跟姐姐站在村口的冷风中,等待父亲的归来.有一年,父亲身体特别弱,"鹅毛担子"一上肩,就大口大口地又喘又咳,为此每次看到父亲,姐姐便会飞快地跑过去,接过他的担子,父亲便如释重负,一下轻松很多.  相似文献   

20.
诚实     
农村人没什么发财的门路,一看到栽种雪柑有效益,就一哄而上,结果造成市场过剩,销路不畅,以往一块五、两块钱批给水果贩子,可现能卖七毛钱一斤就不错了。 父亲带了一些样品到城里,通过转弯抹角的关系认识了一个水果批发店的老板。老板出五毛钱一斤的价,只收五百斤。父亲想着跌伤了腿躺在床上的奶奶要钱治疗,我们三兄妹上学要交学费,只好答应了。老板给父亲一些塑料袋子,交代他每只袋子装9斤。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和我把雪柑运到了水果批发店。这家店既批发又零售。店面是两间打通的,一间是个小仓库,一间做生意。老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