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知识结构"地势和地形"是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此部分的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运用"和"说出"这两个目标动词对于初中生来说属于较  相似文献   

2.
一、地理课标要求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第一节。本节教材由“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两目构成。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地势和地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一节。该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地势和地形的特点及其影响。本节课既是“中国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中国地理其他章节的基础。通过学习该内容,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也为西部大开发积蓄力量。二、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我力争做到三个统一(即:课标与教材相统一;方法与手段相统一;动机与效果相统一)和三个注重(即:挖掘教材,注重深度;丰富教材,注重广度;提炼教材,注重高度)。三、三…  相似文献   

4.
第三章 中国的地形 教材知识结构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的重点章节之一,因为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同时,它又严重地影响着气候、水文、植物、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因此,学好地形知识、将为后面章节以及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章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编排方面——先总体、后部分 第一节,我国地形概况,首先,鸟瞰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本节是《中国的地形》一章的重点内容,是学习中国地形的基础和总论部分,主要讲授我国地形的两个基本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使学生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大势,并初步学会运用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势特点。从分析我国地形地势优越性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立志建设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是掌握我国地势地形的特点;教学难点是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地理事物优缺点的评价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需要,要充分运用中国地形图(挂图)、中国地形模型图、投影设备等,以读图、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处理 1.结合当地乡土地理实际,由近及远,弄清地形与地势两个基本概念的差异。读《地理》第3册P_(23)读图部分,初步了解地势西高东低的表现。 2.用一红色纸条将36°N线在“中国地形”挂图上醒目地标出,学生可用红笔相应地将P_(24)插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 "中国的地形"这一节,不仅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其他章节的重要基础.本节首先简要说明中国地形基本特点,之后重点介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等三个特征.内容处理重点是中国地形的三个特征及山脉的空间分布,对五岳、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及三大丘陵的分布做粗略了解.  相似文献   

8.
地形和河流     
【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是继“世界第一大洲”后,使学生会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第二节课,因此,教与学的活动重视对学生进行在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地形”这个要素主要方法和使用学习工具的指导。本节内容可分三部分:亚地形特点”、“亚洲地势特点”、“亚洲河流分布与地形的关”。本节课时为2课时。2.学生情况的分析:在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地图”这分内容中,学生虽然学过了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但第一次接如此复杂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而且要从图中读各种地理要素,并且分析总结出一个区域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对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地形》一章是初中第三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它是学习中国地理重要的基础知识,而“地形概况”一节则是基础的基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地形概况”一节,主要讲述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是本节...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的行政区划》选自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第二节。本节内容是初中生学习中国地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本节内容教学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并查找相关资料,通过制作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及教学。教学的关键是突破重难点,进行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习地理,喜欢学习地理。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首先,结合中国地图,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现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本节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加以运用,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继续学习其它地区和国家提供基本方法与策略.通过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了解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应从哪些要素入手,并注重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本节课共分为“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和“复杂的气候”两部分,核心内容是分析亚洲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特征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中应重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节教学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授“亚洲的地形与河流”,第2课时教授“亚洲的气候”.  相似文献   

12.
杜季秋 《地理教育》2022,(z2):166-169
一、教材及设计背景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中国地理"概况部分对应"经济与文化"部分,与"疆域与人口"、"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地域差异"并列.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情——疆域、人口、民族,认识了我国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熟悉了我国自然资源概况.  相似文献   

13.
毛宇翔 《地理教育》2010,(11):31-32
一、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二章“世界的地形”、第三章“世界的居民”与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初步认识到世界的地形、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气候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后,再从发展水平的角度引入了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14.
姜兴伟 《地理教育》2015,(Z1):81-82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通过对前一节"地图的阅读"的学习,已使学生对地图有初步了解,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地形图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地图类型,故具有地图应有的性质和功能,即地形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学习中是较为基础和重要的一节。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中国地理》“地形概况”一节的教学时,对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第一,着眼于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地图为主载,发展为主旨”的地理教学思想;将教师的“讲、听、看、思、行”与学生的“讲、听、看、思、行”达到有机的结合。 第二,着眼于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 1.记住和理解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记住和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学会运用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势特点; 3.了解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4.应用所学知识能够对我国以及对家乡的地形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学生能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知道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交通、水能分布的影响,了解我国基本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的分布情况,知道不同地形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2.学会辩证地看待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正确理解因地制宜的现实意义,对学生进行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思想渗透。3.能够正确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不断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教学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教法分析以“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指导”——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地理图表,进一步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设计思路本着一切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宗旨,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二、教材分析与处理“中国地形”是《中国地理》(人教版)第三章《中国的地形》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气候、河流等章节,并与农业经济密切相关。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旧大纲要求学生记忆大量的地形名称, 相对冲淡了对地形特征的认识。“新标准”删繁就简,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上,并且把它们落实到中国地形图上。这样,用《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指导旧教材, 既可培养学…  相似文献   

18.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本文以《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的教学案例阐述了以地理板图为基础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绘图、识图、析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应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由"地"到"理"的地理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去年,在复习八上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中的地势特征时,有许多学生还需要翻书找答案,有的学生回答的不全,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么简单的地理知识: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在上这节课时我感觉知识点已经讲得非常清楚,并且课堂上让学生反复巩固地势特征。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 “中国的地形”这一节,不仅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其他章节的重要基础。本节首先简要说明中国地形基本特点,之后重点介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等三个特征。内容处理重点是中国地形的三个特征及山脉的空间分布,对五岳、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及三大丘陵的分布做粗略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