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与责任     
李膺 《甘肃教育》2005,(10):1-1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师的“爱”,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岗位,热爱事业。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因为,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尊重学生人格,是热爱学生的突出表现。但特别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即建立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尤其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任何情况下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更不允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侵犯。热爱学生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严格要求”是重要内容。古语说:“教不严,师之惰。”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包括:严而有格———要有一个合理的标准。严是在一…  相似文献   

3.
陈德发 《青海教育》2010,(11):47-4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师爱则是教育的原动力。这是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学生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应有的职业情感,因为爱与教育同在。  相似文献   

4.
技工学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者,首先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教育事业主要表现在热爱学生和热爱专业上,教师要用心灵来热爱教育学生.技工学校的理论教师不仅要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而且还要热爱学生未来的专业(或工种),使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生动、具体地体验本专业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试论师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以爱为本,师爱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师爱是兴趣,是真诚,是责任,是奉献;师爱以“五爱”为前提,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独特品质;师爱是教学相长的助动器。  相似文献   

6.
一、师爱提到教师的爱,人们往往容易将它局限于“教师爱学生”这一单一的形式,但实际上师爱应该包含三个层次,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这三个层面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与热爱教师职业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基础与前提,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与热爱教师职业的具体表现与必然结果。1.热爱教育事业。“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师只有把祖国的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去追求,才不会被暂时的名利诱惑,不会被困难吓倒。当前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同样从事教育的…  相似文献   

7.
用爱培养爱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热爱学生,学生才能热爱和信任教师,进而与教师亲密合作,这样,教育成功就有可靠的保证。那么在“用爱培养爱”的教育过程要注意哪几个方面呢,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叶叶红 《云南教育》2005,(17):45-47
“爱,是事业杠杆的支点”,即事业的成功无不立足于“热爱”这块基石之上。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才能倾注自己的心血,才能潜心研究,锐意创新,才能做出成绩,获得成功。而“热爱”的前提又来自于对事业的认识和理解,即所谓“知之越深,爱之越切;爱之越切,干之越诚;干之越诚,效果越好”。在我担任的九年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认为,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桥梁,如果离开这个桥梁,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如何对待学生,是教师这一行业常谈的话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这就是热爱学生。回顾自己十九年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深有感触,要想做一个好的人民教师,必须做到象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的那样:“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由此可见,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但是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要学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愿望和需求,科学、合理地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要提高“两课”育人效果,就需要完善“朋友式”师生关系。教师要爱学生,要尊重学生,要实现话语权中心的转移,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互动,提高“两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学生尊敬老师不仅是中华民族崇尚的美德,而且是学校教育中促使学生必须养成的行为习惯。老师爱护学生既是教师职责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老师要达到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是两大主体,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最理想的境界,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教师“爱生”,才会有学生“尊师”,古今中外但凡有成就的教师,尽管他们所处的年代、环境、地位不同,但都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生,蔡元培、叶圣陶、斯霞、王思明等人无一不是爱生的典范。实际上,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有可能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我…  相似文献   

12.
浅谈师爱     
师爱是师德的精髓,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崇高的道德感情,也是沟通师生思想感情的一座桥梁,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动力。教师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昭苏万物之效。热爱学生是中国教育的宝贵传统。孔子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主张教师要“诲人不倦”,要尊重学生,提出学生可以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人民教师担负的任务 ,除了要使人类的知识、智慧和精神财富得延续和继承外 ,还负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人民教师所具有的教育爱 ,不仅区别于母爱 ,也不同于那种“超阶级”的爱 ,它体现着教育者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是一种富有深远社会意义的爱。  人民教师的教育爱具有哪些特点 ,它是怎样的一种爱呢 ?  把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心与热爱青少年一代的纯真情感溶为一体 ,做到爱事业与爱学生的完美统一 ,应该是教师教育爱最基本的特征。这种教育爱 ,是教育力量的巨大能源 ,是把党和人民对下代的殷…  相似文献   

14.
梁晓妍 《中国德育》2004,(8):51-51,13
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普遍持久而深厚的爱。它来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这种爱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情景,使教书育人和学习知识都变得生动活泼,可转化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也可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王克芝 《成才之路》2012,(20):92-92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可见教师要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爱心是具有“舔犊情深”的高尚情感。在生活、学习上将爱化作春风细雨。吹拂与滋润学生的心田,为师生的沟通架设一座“心灵之桥”。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已经28年了,曾带过不少班,教过不少学生。我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感情很深,教学效果也比较好。有同志问我:“张老师,学生们怎么都那样愿意和您亲近呢?”我说:“关键是要爱学生,真心诚意地爱。”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是教育的前提。不爱学生怎么可能教好学生呢?一个不爱学生的教师绝对  相似文献   

17.
一、要牢固树立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精神 一是要真诚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只有真诚地爱学生,才能用心去教学生。对教师来讲,当“以服务学生为荣,以背离学生为耻”。而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热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不能歧视、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职业追求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是一切优秀教师最为珍惜的一笔精神财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为小学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的北京著名特级教师王企贤,也曾对向他取经的人们说:“要说有什么经验嘛,也很简单,只有一个字,就是‘爱’,爱你所从事的事业,爱你所教的学生。”所以,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指出:“所谓师德,或者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不同于其它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它要求“两课”教师必须做到“教书者必先强己”;热爱和尊重学生;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既要具有一般公民所有的社会主义公德,还要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两课”教师所承担的德育任务。  相似文献   

20.
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银川市郊区塔桥小学王莉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可以说不热爱学生就不可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成功的秘诀,概括地说,就是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学生以诚相待,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