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初中阶段汉字书写的教学状况比较差。综合来看,中学生缺乏汉字书写的学习兴趣,对于汉字学习缺乏责任意识,学习能力不足。同时,初中汉字教学的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存在不当性,所以导致初中阶段汉字书法教学的效率普遍不高。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国家文化战略的深入发展,初中教师必须改变汉字教学模式,转换汉字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正视民族传统文化,学会规范书写汉字,正确运用汉字,深入体会汉字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正>书法教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俗话说"见字如见人",中国汉字有端正、美观等特点,体现着中国人正身、立行的精神气质。因此,小学阶段规范汉字书写对小学阶段乃至今后的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现代数字化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有效的规范汉字书写信息辅助系统,有利于促进学生汉字规范书写的学习。针对小学生书写汉字存在  相似文献   

3.
汉字书写规范教育在积极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传承传统历史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汉字书写规范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最基本要求。本文通过研究论述加强汉字书写规范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当前汉字书写规范在中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的缺失性问题进行反思,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和基本策略,帮助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中小学生对汉字书写规范的认识,以期达到传承传统历史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汉字书写规范教育在积极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传承传统历史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汉字书写规范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最基本要求。本文通过研究论述加强汉字书写规范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当前汉字书写规范在中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的缺失性问题进行反思,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和基本策略,帮助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中小学生对汉字书写规范的认识,以期达到传承传统历史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能力,首先要让孩子养成对每一个汉字进行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通过"田字格的认识及规范使用""汉字基本笔画的规范读写""汉字偏旁部首的规范读写""汉字笔画笔顺的规范要求""汉字基本结构的规范要求""汉字书写重心的规范要求"六个方面,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教法,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提出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要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教师在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书法与书写的关系,不断提醒学生将书法知识运用到平常作业中去,增强学生"提笔即是书法"的意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汉字世界,领略中华汉字悠长丰沛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之美,让学生对汉字产生热爱之情,从而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习惯。  相似文献   

7.
当下学生的书写质量不乐观,难以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忽视。教师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挖掘汉字的"前世""今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与责任感,紧扣汉字的"核心价值",使用趣味盎然的"外围"辅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管齐下,相辅相成,帮助学生规范正确书写汉字,同时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惯要从小养成,所以在小学阶段就要培养小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写一手好字往往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规范的汉字书写是小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然而现实却是不尽如人意。很多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过于随意、潦草,书写态度也不够端正。所以小学老师必须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相似文献   

9.
王克辉 《考试周刊》2014,(94):37-37
小学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会感觉到中学教学内容相对增多了,学习任务更大了,作业量也多了,每天完成作业成为他们最大的负担,一些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而忽视了汉字的规范书写。语文教师会经常强调规范书写,其他教师更看重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及学习成绩。长此以往,学生的书写汉字能力越来越差。如今电视节目中有很多关于汉字书写方面的内容,有的涉及规范书写,有的涉及认读能力,也可以看出国家与人民都已经意识到汉字书写急需规范,急需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普遍使用计算机的时代里,用打印代替手写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有很多老师错误地认为学生将来用不着手写汉字,通常会忽略学生作业中的书写,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就渐渐养成书写潦草的习惯。小学阶段是指导学生规范、端正地书写汉字的主要时期,从"激发写字兴趣""指导写字方法""坚持展示与奖励"三方面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学生汉字书写进行积极引导与训练,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能规范、美观楷体书写汉字。为此,老师不仅要以身示范,还要科学合理、循序渐进持续六年进行写字教学,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规范、美观,而且持有较好的写字兴趣。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阶段,各教师便需要将自己的教学精力投入在汉字书写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便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和书写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的创新、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正确的看待汉字书写过程,让学生也能够逐渐认识到汉字书写练习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堂的汉字书写练习而逐渐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想素质。本文将针对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规范汉字书写能力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汉字教学从古至今都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点。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学段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等。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汉字教学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提出了更具体、更高的要求。一、初中汉字教学的主要内容小学汉字教学主要是练习识字和书写,初中也要识字进一步扩充词量,并能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  相似文献   

14.
<正>规范书写汉字应是每个中国人的基本素质。汉字的规范书写必须从小学生抓起,从语文教学抓起。对于小学生而言,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有利于其写好汉字,学好语文,更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阶段目标中则提出:学生在12年级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  相似文献   

15.
农村初中学生写不好钢笔字或者不用钢笔书写的情况已经相当普遍。本文主张采取端正办学思想,在农村初中开设写字课,为学生免费提供质量好的钢笔墨水,强化对学生钢笔字书写能力的素质评价等措施来改变农村初中学生钢笔字书写的现状。规范汉字书写,为汉语言文化的世代传承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农村初中学生写不好钢笔字或者不用钢笔书写的情况已经相当普遍。本文主张采取端正办学思想,在农村初中开设写字课,为学生免费提供质量好的钢笔墨水,强化对学生钢笔字书写能力的素质评价等措施来改变农村初中学生钢笔字书写的现状。规范汉字书写,为汉语言文化的世代传承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柯桂珠 《家长》2024,(1):107-109
<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友好团结、互帮互助,而汉字的推广与宣传是促进社会交流、加强民族交往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此背景下,从小学阶段就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便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需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力量,从汉字的规范性和美观性两方面进行思考,以汉字的笔画顺序、偏旁部首等为切入点,教会学生正确的汉字书写步骤,从小学时期抓起,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并对学生展开近距离观察,了解学生在汉字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  相似文献   

18.
<正>汉字是我们的国粹,写得一手好字,就拥有了一张让人羡慕的名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好汉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然而,从学生的作业中,笔者发现,近年来我们学生书写汉字的质量日趋下降,电脑"热",汉字"冷",写字"淡"的现状令人担忧。一、凝心聚力,刷新提升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对汉字的规范而言,笔顺的规范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笔顺不规范不仅会影响书写美观、书写速度、查字典和汉字信息处理,还容易让学生疲劳厌学,脑神经倦怠。"笔顺小贴士"是指教师在汉字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汉字笔顺书写习惯而设计出的学具和教具。这些学具教具以卡片或纸质的形式出现,有助于矫正小学新生错误的笔顺。  相似文献   

20.
规范书写汉字,能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仔细、严谨的作风,培养他们高雅脱俗的审美情操,尤其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不容乐观,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错别字现象十分普遍,针对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的现状,笔者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方法,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的书写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达到书写汉字规范、端正、整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