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纵观近年来全国及其他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特别是新材料作文)备受人们的青睐。然而据调查统计.大部分考生面对材料不知从何下手.行文时往往云里雾里.不能切中要害。满分作文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不会准确解读材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的高考作文题像往年一样,再次引来网友欢乐"吐槽"。在笔者看来,今年的高考作文继续走材料作文路线,相比以往几年的材料作文,今年高考材料作文进一步成熟,而要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需要材料作文更进一步,其一,优化材料选择;其二,给考生自主选择材料的空间。总体看来,今年多个省市的材料作文在给材料方面有进步,材料给考生较大的思辨空间和发挥空间,像四川"人站起来"、北京"老规矩"、上海"自由与不自由"、湖南"最美乡村"等。但  相似文献   

3.
<正>材料作文给每个考生的材料是相同的,至于你根据这材料弄出什么文章来,那就看各个考生的能力,对材料的解读,对生活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能以"意"判文。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细则明确指出,高考作文考的其实是学生的语文素养,立意不可谓不重要,但关键还要看作文本身是不是具有思想性和文学性。一篇表达漏洞百出的作文,立意再准确,立意再好也不可能成为高分作文,相反,一篇立意一般的作文,如果展示了作  相似文献   

4.
今年作文题一改近几年命题作文的形式,采用了“材料作文”,从审题的角度而言,对比以往,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并没有超出大家预料,因为今年春季高考作文题就是“材料作文”,考生应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强化训练,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个题目是春季高考作文题的“惯性”使然。对比往年,今年作文题的特点很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的材料由三个句子组成,第一、二句表达比较正式,从文学层面阐述作家对读者的态度,第三句用假设口吻,从人生层面指向考生自己,假如你是创造"作品"(生活)的"作家",你将如何对待"读者"(他人)。命题的初衷应该是希望考生整体上理解材料,从作家写到自己,从作品写到生活,从文学写到人生,但考生审题时要么只顾前两句,评述作家、作品和读者,要么只管第三句,只写生活中的创作,而且有许多作文连第一人称都没有出现,这两类作文构成今年浙江高考作文的绝大多数。这样的写作,虽不算偏离题意,但不能算十分切题。  相似文献   

6.
参与2007年高考作文评卷,感触最深的,当属形形色色"戴帽"作文的出现。下面就结合2007年高考作文试作分析,以期对参战2008年高考的考生有益一二。2007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为图画材料,其画面构成是:一男孩因踩瓜皮跌坐于地,旁边围着三个分别代表"家庭""学校""社会"的人,他们异口同声说"出事了吧"。漫画标题为"摔了一跤"。综合图画材料,较恰当的解读是:孩子成长与家庭、学校、社会关注之间的辩证关系。据此,立意大致可从两个角度切入:  相似文献   

7.
新材料作文是最近几年高考备受命题者青睐的一种作文考查样式。从命题形式的本质上讲,它仍旧是材料作文,考生作文立意的源头依旧是所给的材料。2018年高考三套全国卷以及江苏卷、山东卷等都以这种题型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了考查,新材料作文仍旧是2019年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作文题型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型与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型是基本相同的,都是属于材料引出写作要求的材料作文,考生须在阅读题目中的材料以后,按4个要求来写作。  相似文献   

9.
<正>【主题导语】在高考中,记叙文写作如何亮人眼眸、脱颖而出?立意胜人一筹是关键之所在。2017年高考共9套作文题,基本上都是材料作文。可以说这几年高考,材料作文"一枝独秀"。而高考作文具有明显的选拔功能,面对数以十几万计的考生,要让考生人人都有话说,都有内容可写,因此,材料作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这样,作文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考改革的实施,高考作文也由原先的"材料作文"转为"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从高考作文"文体不限"所引发的消极现象入手,合理分析"文体不限"要求下对文体的不同解读,论述文体对高考作文写作的重要性,最后得出"文体不限"并不意味着文体意识将会被淡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从近几年广东省高考作文命题情况的变化来看,难度正逐年加大。2006年高考广东卷作文命题采用了话题作文类型,这是一种难度系数比较高的作文形式。考生需要先读懂材料,了解话题的重心,吃透材料精神,然后在此基础上立意作文,这样才能契合题意,获得高分。这道作文题难在话题材料的解读上,因为材料中设置了一点陷阱,如果不仔细审题,  相似文献   

12.
标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江苏高邮市中学钱士宽近几年高考作文,多数是自拟题目的材料作文,这常常使不少考生伤透了脑筋。笔者近年连续多次参加高考作文评卷,发现许多考生作文虽写得不错,但因标题问题未能得高分。1995年的高考作文《鸟的评说》是个隐喻性的材料,拟题...  相似文献   

13.
2019高考作文考试大纲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列为作文考查的基本等级。文章的中心统领着全文的走向,考场作文如果中心不突出,将很难拿到高分。突出中心的前提是明确中心,明确中心的升华是突出中心。考场作文中,一些考生的作文思路散漫,行文的随意性太强。"结构严谨"就是要求作文思路的展开要有步骤、有层次,条理清晰,有过渡有照应。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的话,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  相似文献   

14.
左民 《语文知识》2000,(11):66-67
给材料作文因具有渎写结合、不易押题的优势而成为高考作文的一种最重要的命题形式。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的22次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有19次就属于这种形式。可以预料,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给材料作文仍将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给材料作文的训练虽已受到了应试指导老师和广大考生的重视,但笔者在评卷中发现,不少考生写作中仍然常常出现一些较  相似文献   

15.
<正>纵观近三年高考作文试题,命题者都在有意降低试题的审题难度,而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阅读与基本表达能力。所以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虽以新材料作文为主,但是在80%试题材料中考生均可找到立意的关键词或观点句。如2013年四川卷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平衡";2013年课标卷的关键词是"经验与勇气";2013年浙江卷材料中的关键词是"童心";2012年课标卷  相似文献   

16.
一、高考作文要坚持正确的个性 在2008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中,有一位考生用网上发帖的形式写了一篇作文,评卷老师给这篇作文判了15分.无独有偶,在2009年的高考作文中,四川省的一位考生用甲骨文写了一篇作文,结果也得了个很低的分数.这两位考生的作文及阅卷老师的给分,引起了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这样的作文是不是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17.
<正>高考作文历来为全社会关注之焦点。考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也不尽如人意,高考作文整体质量主要取决于考生的作文能力、临场发挥和语文素养,但高考作文的命题水平,命题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对高考作文整体质量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视。孔子云:教学相长;而命题与写作的关系也是互为辨证,相辅相成的。自1999年起,高考语文试题首次考及"话题作文",其相应的"三自政策",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题自拟",便成为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命题形式和要求,相对于原来单一甚至呆滞的命题和材料作文来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作文积极性,诞生出一大批高考优秀作文和满分作文。因此,话题  相似文献   

18.
材料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写结合。高考作文以考查考生的写作水平为主,但材料作文往往在"读"这个环节上就拉开了考生之间的差距。面对材料作文,考生的首要任务是读懂材料,确定材料的主旨,然后才是在材料主旨的范围内立意行文。材料作文的主旨往往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而考卷又要求考生以材料主旨中体现出来的指向性为立意的方向,所以材料对考生作文的主题思想有较强的限制性。这对避免作文题被猜中,出现宿构,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对考生而言,审题这一环节上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以为,在"高考作文"、"参赛作文"和"作家创作"三类"作文"中,"高考作文"的写作难度最大,这主要是因为该类作文要求"作者"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规定的写作范围、规定的写作字数等硬性条件下去"创作"。参加考试的"考生作者"需要克服诸多"写作障碍"去"创作",这样,就会导致考生在考场上倍受写作的"煎熬"。"考生高考作文"成为"天下第一难题"实属"当之无愧"!如此说来,作文大赛选手、作家不一定能现场写好"考生高考作文",他(她)们不一定能现场答好高考语文试卷也就  相似文献   

20.
2003年高考作文终于撩开了其神秘的面纱,继1999年材料作文退出高考舞台之后,今年高考作文仍然是为广大考生所熟知的话题作文,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话题作文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