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特殊性和全面性既有对不同岗位教师的管理,又有对不同个性的幼儿的管理;既有对生活常规的管理,又有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既有对人的管理,又有对物的管理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有多种能力:要有凝聚力,使全班人员团结一致;要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班级工作不断完善改进;要有处理各种关系及矛盾的能力,如与其他班级之间的关系、班级人员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等等,创设一种相互尊重、和谐、民主、团结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
将班级管理进行分类,划分出各种不同的项目,让幼儿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社会性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得到了发展,班级的各项常规管理也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幼儿园的基础组织,班级管理的实施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文章阐述了在中班通过设立班级"小助手"岗位让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的不同领域,并遵循"全员参与、轮流做主"的实施原则,使每位幼儿各施其能、各展其才,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引领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正>班级管理,顾名思义,是通过各种方式对班级中的幼儿进行管理,从而使班级更规范、更具特色。幼儿班级管理,是教师对班中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的管理。它的作用对象则为幼儿(本文为中班幼儿)。班级管理主要分为班级教育管理,班级生活管理、班级常规管理和班级家园管理,它们既是班级管理的模式,也是班级管理的方向。一、利用入园时段进行班级管理幼儿的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刻,然而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却并非从幼儿来园的那一刻开始,而是在幼儿来园之前,  相似文献   

5.
班级是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的日常常规及一日活动的规则建立是通过班级管理来落实的。而在班级管理中,有很多教师平时的教育往往习惯于说教,比较重视显性教育的方法,因此,幼儿在班级中显得微不足道,班级的管理成了教师的管理,幼儿的自主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6.
陈亚茹 《考试周刊》2014,(13):181-182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幼儿则是这个小社会里的一员,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习惯等都不同。那么幼儿教师有效地做好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努力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用多种方法,如哄骗、保持严厉,但在实践发现这些手段只能求得一时的安静、有序。怎样使老师强迫幼儿遵守常规变成幼儿自觉遵守班级常规才是重点。文章提出要使幼儿园班级管理卓有成效,教师不仅要处处留心、处处用心、用智慧管理,还要懂得尊重、理解孩子,并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园中,班级常规管理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环境中,教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顺利开展。幼儿的规则教育融合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它能帮助幼儿逐步克服以自我为中心、自由散漫等不良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从而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要求。因此,班级常规管理是幼儿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班级常规管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59):163-164
幼儿园是孩子最初接受知识教育的场所,班级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各个方面都处在发展初期,班级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综合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都有极大的影响。幼儿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展开的基础大多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所以班级管理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幼儿园班级管理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幼儿教师应重视对于班级的管理,有效处理班级中的各种问题。本文就将从幼儿园班级管理出发,详尽地论述有关班级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其处理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9.
吕倩 《考试周刊》2012,(28):178-178
常规指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等的教育。在幼儿园中,班级是孩子们的基本活动场所,幼儿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快乐地生活、学习、游戏。要想科学合理地开展班级各项活动,保教并重是原则,常规管理是关键,常规管理应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但由于受幼儿园文化氛围,带班教师自身素质、教育理念和管理策略,以及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个性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班级管理的常态呈现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10.
幼儿在班级中出现违规行为,与班级管理、班级人际关系、班级教育情境等密切相关.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儿童观及教育公平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发挥幼儿同伴群体的影响作用,以有效控制和改善幼儿在班级中的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阶段,幼儿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是极为关键的。因此,在幼儿园的日常课程中,对于幼儿的班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意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了解班级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对班级进行高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幼儿班级的管理与发展取决于班主任和新的教育管理观念.张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幼儿建立新型的开放互动、合作分享、关爱与支持的人际关系,是幼儿班级管理的发展方向.如何把一个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奋发向上、凝聚力强,是笔者多年来深入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班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多功能的系统,其功能是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成长。因此,班级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运用的方法形式多样。其中规则引导法是对班级幼儿最直接最常用的管理方法。那么,应该如何制订规则,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作为一种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的班级管理方式,对当今的幼儿教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幼儿作为幼儿园班级的主体考虑到其身心发展中认知水平较低、缺乏生活经验、依赖性较强等特点,其作为班级管理主体的主体性发挥往往被忽视,作为幼儿教师,在树立正确儿童观的基础上,应该及时让幼儿知晓他们能够理解的班级事务,适当地让幼儿参与制定班级常规,在生活、游戏、教学等方面充分体现幼儿作为班级"主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幼儿班级是孩童初次接触的社会性小团体,也是孩童组织纪律性得以锻炼的场所,因此,幼儿班级管理不容忽视.幼儿班级管理主要由三类人员构成,即保教人员、幼儿和家长.要实现幼儿班级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就要求这三类人员之间必须能够和谐发展并且形成合力.多年的幼儿班级管理实践证明,要让幼儿班级始终在良性循环状态中运行,就得追求和谐管理模式.为此,幼儿教育管理者必须用"心"工作才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家长对于孩子教育越来越看重,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幼儿教学和管理质量越来越被家长和社会看重。幼儿的班级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要掌握幼儿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将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阶段的管理手段和教学手法引入日常教学管理,游戏是广大幼儿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作者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在幼儿班级管理中引入游戏,探究其在提高幼儿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班级是幼儿在园学习、生活乃至成长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班级常规的建立、保教质量的提高、幼儿个性品质的形成等,因此,教师需要建立有序、有效的班级常规,让幼儿感受一日生活的快乐。一、走近幼儿,建立适宜的班级常规班级管理既讲究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正"班级管理"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班级管理能体现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素质。良好的班级管理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注意班级管理,选择最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管理的方法。幼儿教育以幼儿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以幼儿为主体要在一定的规则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应该遵循下面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9.
田莉 《考试周刊》2011,(33):232-233
幼儿园作为教育系统的基层单位,其管理工作是通过幼儿园中的最小单位——班级来实现的,所以班级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是核心。要抓好班级常规必须先对班级幼儿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要日常、反复抓常规教育,可以让幼儿在音乐中建立行为常规、利用餐前小故事促进幼儿进餐常规多给幼儿以正面的引导,并采取激励体制并在一日活动中各环节中经常性地进行行为练习也可以鼓励幼儿轮流做主人,促进良好班级常规的形成。当然,这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和家长配合,才能使良好的常规在家庭中能得以强化。  相似文献   

20.
班级常规管理是幼儿园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环境中,幼儿教师帮助和指导幼儿们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游戏活动等顺利开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开展幼儿教育,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动。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