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语文教材中有关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具有"凸显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开辟多元识字途径""设置更丰富的识字情境"等特点,这些编排特点与深度识字的思想相契合。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汉字文化字理、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游戏等方式,激发儿童深度识字的主体意识,进行深度识字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2.
统编版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无论哪一个学段,都通过隐性的语文要素力求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形成了一个统整的言语训练系统。小学低年段是识字写字最为关键的时期,教师要用儿童感兴趣的语言有效落实识字写字教学目标,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本文以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乌鸦喝水》一课为例,探寻在语文要素指引下的小学低年段识字写字"童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统编教材采取双线编排体系,在强化人文精神渗透的同时,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时,教师通过与教材对话,扣准"明""暗"要素;通过与要素对话,设计"统""分"活动;通过与活动对话,彰显"师""生"地位。这样教学,将语文要素落实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助力课堂的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下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文道统一"理念为引领,重视传道授业解惑,确保教学方法与学生认知特点相符合,促进文道结合,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从运用课文插图、识字教学、古诗词教学、阅读教学、课外活动这几个方面入手,对统编教材"文道统一"理念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开展探究,旨在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正所谓"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是中国文化教育的奠基石,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是一年级学生发展的基础.因此,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必须抓好识字教学,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而统编语文教材的编排给了我们很好的契机,下面笔者以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结合统编语文教材更高效...  相似文献   

6.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承担着教导学生识字写字的重要任务,尤其是识字这一教学内容能够奠定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基础,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切实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此,语文教师要遵循新课改与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的要求,并且立足于创新改革精神,促进语文识字教学的创新发展。本文主要以统编版低年级语文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开展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7.
"交流平台"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众多助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材编排体系中一个关键性的"用件"。教师只有能够真正精准地把握教材中"交流平台"的定位和用意,坚守"智慧重组""一篇一得""凸显自主"的教学原则,始终将教师之教为学生之学服务作为核心标准,才能够将统编版教材中"交流平台"的教学价值最大化、最优化,最终水到渠成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为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循序渐进的生长助力。本文提出要一以贯之,在巧妙重组中落实"交流平台";统整联系,在一课一得中落实"交流平台";以学促教,在凸显自主中落实"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8.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采用了"提前识字"编排体系,其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结合实际,浅析基于统编教材"提前识字"编排及其教学策略的思考,即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实际,把握教学节奏;结合活动实际,提升识字质效。  相似文献   

9.
提倡"多元认字"和"字理识字"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新亮点之一。教师在运用"字理识字"法教学时应紧紧围绕"字理识字"的核心——追溯字源、结合语境,以凸显汉字的文化内涵,发挥汉字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心中油然生发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无比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度把握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教学思路,推进儿童阅读,培养儿童阅读种子教师,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中心联合东南教科院拟定于2019年7月19—22日,在内蒙古包头市举办"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会暨儿童阅读种子教师2019年暑期高级研修班(包头班)"。本次活动将聚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教学,把基于统编教科书的"1+X"教学作为重点,打通课内与课外阅读,探索"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关注要素,  相似文献   

11.
2017年9月,统编版教材开始进入小学生的课堂。一时间,统编版教材的教学研讨活动如雨后春笋,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殊不知,小学语文教学终究还是"姓小""姓语",唯有构建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四梁八柱",我们的课堂才会始终保持生命的张力。  相似文献   

12.
虎峰小学现目前使用了统编教材,识字既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相比以前的教材,统编教材在识字方面,无论是内容编排,还是教学策略,都有所调整。低段学生由于注意力不够持久,在识字方面基础差异较大,因而在识字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对统编教材的识字要求、低段学生的识字情况及识字难度进行分析,探讨可行性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识字学习兴趣,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3.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识字教学的编排上比以往教材有了很大的突破,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只有了解识字教学的编排特点,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识记和读写,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识字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为背景进行探讨,提出了在识字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效的三种方法:"改变观念,扎实识字""激发兴趣,多样识字""积累方法,自主识字"。旨在使学生对于识字的过程能够乐学、多认,提高识字教学效果。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策略的研究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国家对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新编统编教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课文中,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对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展开讨论,剖析其原因、特点、做法,并提出几点建议。目的希望优秀传统文化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能够发挥其魅力,让低年级学生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2019年9月全国小学语文全面使用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是此套教材突出的亮点,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怎么教"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精读课文寻求密码""习作例文探寻方法""迁移运用关注全程"三个方面,以五年级上册说明文习作单元为例来谈习作单元教学的一些做法,希望可以给教师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唯一会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办刊宗旨结合国家统编教材,引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促进教研成果交流,助推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读者定位主要面向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小学语文教师和教研员,以及关注语文教学发展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核心特色  相似文献   

18.
1980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部分省市小学语文教材改革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十四个省市教育局(厅)的教学研究人员和斯霞、霍懋征、袁瑢等教师代表。还有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同志出席了会议。叶圣陶先生、吕叔湘先生和浦通信副部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这次座谈会交流了全国统编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材的使用情况和教学经验,讨论了一至三年级读写能力的训练问题,还就统编  相似文献   

19.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无论是识字与写字板块的编排,还是阅读、口语交际、写话内容的编排,都在原有教材优势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调整。小学语文教师在用惯旧教材后,面对新教材可能一时难以适应,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新旧教材的异同,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以提升小学语文新教材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难点,识字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质量与写作水平,从而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互联网云时代的来临,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带来新的契机。立足于统编版教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互联网环境下的识字教学模式,即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和主题拓展,力求为小学识字教学提供新视角,带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