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谈到语言,很多人都认为那是语文学科的范畴,而数学主要是思维训练,语言次之。其实不然,数学语言是思维的基础,要求更精炼,不能很好地掌握数学语言,就不能很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数学语言培养势在必行,这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有效、顺利进行数学活动的基础。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可从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数学阅读技巧、拓展阅读内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有它独特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我国的绍光华教授说:"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是构成数学思维能力的主要成份之一。为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相互转换的技巧。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是理解数学概念、原理的基础,它严格地界定了数学对象及其  相似文献   

4.
王克坚 《考试周刊》2014,(56):92-93
数学语言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运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掌握数学语言的特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做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秋玲 《学苑教育》2023,(13):77-78+81
数学的基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是基础的实用性学科。小学数学是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是学生今后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包含众多的符号、图形、文字,需要小学生拥有很高的阅读能力,理解数学语言。聚焦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公式和定义,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小学数学的教育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数学语言,是指学习主体在数学活动中所运用的语言载体和工具。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掌握数学语言便可以顺利进行数学活动。小学生数学语言基础较薄弱,教师要在具体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数学文本、解析数学问题、迁移训练等方式,感知数学的内涵、特征和应用,逐渐接受数学语言,并形成数学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这里的过渡通常以10~11岁为转折点,称为"关键年龄期"。在这个关键年龄期,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数学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数学语言的同步发展,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拥有了用于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因此,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所谓"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语言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对数学语言的能力培养,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数学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促进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思维的工具,笔者在小学从事数学教育数学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认为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有效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建议大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去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工作,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  相似文献   

12.
数学活动经验作为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生提升数学水平和素养的基础。尤其是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要让小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良好的数感与创新能力,就必须引导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促进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的教学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掌握并理解数学知识与技巧,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为以后的文理科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培养"数感"的形成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任务.文章重点阐述了数感的概念与意义,并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而数学语言就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掌握好数学语言是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一。数学语言以严谨清晰、精炼准确而著称。在数学的"词典"中,只有"记叙",没有"描写",也没有"比喻",更不能有"夸张"。数学语言能力既是数学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其他各种数学能力的基础。所以,学习数学语言是  相似文献   

15.
周春燕 《广西教育》2014,(17):108-10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重视数学探究能力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数学阅读能力也应当注重培养,不可偏废。学生如果要吸取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思维,就必须掌握数学语言,而数学语言的学习就必须从数学阅读开始。下文笔者谈三点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做法。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自愿读。  相似文献   

16.
概念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有其核心部分,小学生如果理解了"概念核心"就能够深入地掌握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概念核心"引导小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从而让小学生的数学概念学习更高效。一、以"平均分"为基础,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分数在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而小学生学习"分数"的经验就是"平均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凯 《教师》2011,(22):89-89
数学语言反映了学生思维的周密性、逻辑性及丰富性。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能用数学语言的逻辑性、周密性与他人进行交流,这就体现了数学语言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首先必须理解数学语言的意义与重要性,然后找出影响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原因,根据原因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办法。本文就以上问题浅显的谈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若干认识。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既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又是形成和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正>农村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小学生往往语言表达能力弱,这就需要借助大量外部语言帮助他们学会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思考,从而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根据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教材特点,我尝试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语言"说"的训练,通过口算训练打开应用题启蒙教学,并以此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以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数学学科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而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和基础,数学学习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相当枯燥的。而掌握和运用教学思想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针对"数的运算"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探索了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策略。希望将运算和思想进行紧密融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