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了解和掌握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体质现状,科学评价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城乡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为提高维吾尔族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文章对新疆喀什地区的6110名7-18岁维吾尔族青少年采用国家相关规定的方法、相应组别、性别及各年龄段分组,进行测试、统计与分析。维吾尔族城乡男女身体机能状况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均反映出身体机能衰退的特征,部分年龄段城乡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必须高度重视维吾尔族青少年城乡间身体机能指标的差异,加强锻炼,改变生活方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了解维吾尔族青少年身体形态状况、形态发育的变化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为改善维吾尔族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采用专家访谈法、测试和数理统计法,于2012年10—12月,对新疆和田地区中小学7—18岁4800名维吾尔族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和胸围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7-18岁维吾尔族城乡男生2005-2010年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为评价维吾尔族男生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体质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新疆2005年和2010年7-18岁维吾尔族男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与2005年相比,2010年男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除城乡男生速度素质,城区男生爆发力和柔韧性素质均有所提高外,其他素质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在耐力和力量方面下降较明显,且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多数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城乡差异仍然存在;城市男生2010年爆发力和柔韧性素质好于乡村男生外,其他指标乡村男生好于城市男生。结论 2010年新疆7-18岁维吾尔族男生部分身体素质下降,主要影响因素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和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喻磊 《精武》2012,(28):58-60
本文以2010年湘西地区成年人体质测试结果筛选数据完整的4773人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体质测试结果进行Kendall相关系数分析,探讨湘西地区成年人体质状况的现状、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提高湘西地区成年人体质健康水平,改善湘西地区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的结果,显示2002年我国7-18岁学生在形态发育水平、营养状况以及握力等方面获得了提高和改善:(1)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2002年我国7-18岁  相似文献   

6.
2000年福建省大学生体质状况下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2 0 0 0年福建省 19- 2 2岁的 15 5 8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分析 2 0 0 0年城市和农村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差异 ,以及同 1995年 15 6 0名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类所测均数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 1995年 - 2 0 0 0年大学生体质状况大部分项目属下降水平 ,分析其存在原因 ,并提出增强学生体质的新建议和方法 ,为大学生综合健康素质的提高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秦秀红 《体育科技》2013,(5):104-107
目的:了解天水市中小学生体质现状和特征,研究天水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动态趋势,为制定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和基础数据.方法:以2012年天水市学生体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对城乡6~18岁学生的身高进行分析.结论:2012年天水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较2007年相比有所提高,但身体充实度较大程度的降低.应制定综合防治策略,通过推动素质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发展和贫血发病率的变化情况,为今后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验法对7岁、9岁、12岁、14岁、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血红蛋白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2005年比较。结果:与2005年相比,2010年儿童青少年平均血红蛋白(Hb)含量除7岁女城组略高于2005年水平外,其余各组整体出现下降。2010年儿童青少年的贫血率城市高于农村,贫血率整体较2005年上升,其中乡村的贫血率反而下降。结论:与2005年相比,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较差,其中城市下降尤为明显,应引起学校、家长的重视,均衡膳食结构,鼓励他们参与体育锻炼,更好地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6-7岁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与基本运动技能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找促进儿童体质健康和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的体育活动,为丰富儿童体育课程内容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广州市第一小学随机选取的一年级两个班学生(均为6-7岁)为实验对象,实验班按照本实验设计的内容进行训练,对照班依据学校体育课程进行训练。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TGMD-2测试量表实验的测试结果,研究体质健康水平与基本运动技能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基本运动技能发展不均衡,二者各个子项目之间存在不同相关性。研究结论:多样且丰富的训练内容更有助于6-7岁儿童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6-7岁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与基本运动技能之间存在中低度相关。建议:探索更多合适的训练内容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青海、西藏地区2005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青藏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2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并结合环境因素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20年间,青藏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已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藏族学生快于土族学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均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身体素质发展水平,除13~18岁土族学生明显下降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初步掌握了广西汉族城乡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以及身体素质发展的基本现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广西城乡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以及改进广西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提高体育教育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岳阳市城乡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对比情况,制定相应的中学生健康政策,为岳阳市城乡中学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岳阳市5所中学31个班级约1860名学生进行无名问卷调查。危害中学生健康的危险行为主要为伤害、吸烟、饮酒、网络成瘾、不良膳食行为、缺乏体育锻炼。结果显示:岳阳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城市和农村在不良饮食行为(X2=34.21);意外伤害行为(交通违规行为X2=8.85、不安全游泳行为X2=6.64);物质成瘾行为(吸烟、饮酒X2=16.74);精神成瘾行为(X2=31.43)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针对城乡不同人文环境,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城乡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测试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并结合实验法,从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层面对黎平一中的学生进行体质健康干预,半年后检测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干预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等各项指标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实验组男生各项素质指标值均<0.05,其中1000米、引起向上和学生体重提高幅度最大。与实验组男生相比,实验组女生实验后各项指标值除50米跑以外p值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力量,共同干预青少年体质健康,效果较好。结合前期在黎平一中进行干预的经验和措施,构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干预途径,为增强青少年体质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我国10~17岁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指标百分位数分布曲线及参考值。方法: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测试法对我国16个省份32个城市的288所中小学5 048名儿童青少年的各项体质健康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其中男性2 779名,女性2 269名。测试内容依次由反映身体形态、心肺耐力、肌肉力量、速度、灵敏、柔韧性的6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构成,运用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在模型拟合中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指标的参考百分位数曲线。结果表明,我国10~17岁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指标总体随年龄的增长显著提升,各相同年龄段男生的体质健康指标普遍优于女生,各项测试指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性特征且与年龄显著相关(P<0.05)。研究尝试构建了我国10~17岁青少年体质健康指标P5-P95百分位分布曲线与参考值。结论:研究所构建的百分位数曲线与参考值对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与常规模型参照体系的修订、体质健康数据库建立、学生身体素质的长期系统监测以及人才的选拔、培养与分流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江西省城乡中小学男生体质健康现状,为优化城乡中小学体育健康课提供依据,缩小城乡中小学男生体质间的差距.方法:采取实验测试与对比研究的方法,从江西省南昌、赣州和宜春市选择城市和乡镇中小学男生,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江西省城镇中小学男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堪忧,且城乡差异较大.究其因,与城乡经济、家庭因素、受教育程度及体育锻炼的重视度等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大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1985年和2000年天津市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5年来,城乡男生和城市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提高,而乡村女生胸围却显著降低,身体形态生长发育不均衡,城市男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高于乡村男女生。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城乡男女学生均大幅度降低。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发展不平衡,城乡男女生速度、下肢爆发力、腰腹力量等身体素质均明显提高,但耐力素质大幅度降低,上肢力量薄弱现状仍未改变。城乡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7.
陈艳  万忠伟 《安徽体育科技》2013,34(1):82-84,91
目的:了解岳阳市城乡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对比情况,制定相应的中学生健康政策,为岳阳市城乡中学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岳阳市5所中学31个班级约1860名学生进行无名问卷调查。危害中学生健康的危险行为主要为伤害、吸烟、饮酒、网络成瘾、不良膳食行为、缺乏体育锻炼。结果显示:岳阳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城市和农村在不良饮食行为(X2=34.21);意外伤害行为(交通违规行为X2=8.85;不安全游泳行为X2=6.64);物质成瘾行为(吸烟、饮酒X2=16.74);精神成瘾行为(X2=31.43)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应针对城乡不同人文环境,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城乡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城市与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江全省全民健身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城市与农村两地人口间在健身认识、健身的组织形式、健身场所的选择、健身项目的选择、一次健身的持续时间以及受教育程度与健身活动之间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论是缩小城乡社会体育发展的差距,使体育经费、场地设施、体育社会指导员等资源合理分布和使用,提高整个浙江的群众体育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胡用岗  李凌 《安徽体育科技》2013,34(4):46-48,54
为了解四川省高职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总体发展趋势,以四川城市职业学院53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对测试数据按城乡差异、民族差异、学科类别差异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四川省高职大学生的体质特征,以期为今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