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校园欺凌危害巨大,是当今教育亟须解决的难题。目前的研究未能从学生自爱的角度出发来审视校园欺凌问题,引入卢梭的自爱观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缺。人拥有天然的自爱心,进入社会后和他人相联系,生发出自尊心和荣誉感。自尊心使得个体关注自我,要平衡自尊心,就需要同情。同情心使得个体关注自身的同时也关注他人,既“爱自己”又能够“爱他人”。但若学生的自爱过度化,自尊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学生的自爱心和同情心就将处于失衡状态,就会忽视他人而只关注自我需要的满足,进而导致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破解校园欺凌难题,需要学生发展积极健康的自爱心,并能以同情约束自爱,使自爱心和怜悯心达到平衡状态,从而使学生既能够爱自己,又能够爱他人。  相似文献   

2.
《教育》2013,(18):10-19
捐款是爱心教育的有效形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为残疾人奉献一片爱心■把"爱的教育"作为办学理念焦点提示:作为爱心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捐款可以让学生懂得去珍惜生命、关心他人。当同学有困难时伸出援手,既是对他人的帮助,也是对自己一次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爱学习是学生立足社会、服务社会之本;爱生活是提升学生幸福指数的之本;爱自然是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本;爱他人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和睦相处之本."在邯郸市联纺中学的教学楼上,记者看到了这样几句话.校长张修良对记者说,二十年的教育经历,使他明白了一个真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如果要成为一个好教师,必须经历一个历练的过程,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而成为一个好教师,基本的条件是热爱教育这一行,这是做一名好教师的前提.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过程既是一种心灵的交融,也是一种智慧的施展.教育学生需要爱心,也需要智慧,只有真正热爱学生,并用智慧教育引导学生,才能真正地转化问题学生,使之向良性方向发展.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其实对他人的关心、尊重与帮助都是爱,人因为有爱而变得可爱,人因为有爱而变得善良,让学生明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我们时时都需要他人的关爱,同时也应该是关爱他人的.爱社会、爱国家,真正做到让学生拥有一颗爱心,并让爱心种子在他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由此,我相信:用爱心和智慧,可以创造奇迹.爱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教师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来自教师的爱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也是照亮学生未来的明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港湾.  相似文献   

5.
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没有爱的教育如同没有水的鱼塘,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不能没有感情,只有用爱架起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惟爱与责任同在方能称之为师。爱心,如同阳光让人间充满温暖,爱心,如同春风给社会带来和谐。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中的“爱”不应是单方面的,而应是双向交流,是双方互动的。教师在关爱学生的同时还要教育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学会付出爱心,学会提供帮助。悟出这个道理是在那一天之后——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讲,教育事业首先要求我们爱学生,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要想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懂得爱老师、爱同学、爱长辈,懂得爱学校、爱社会、爱大自然,懂得用自己的爱去关心他人,学会宽容、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索有福 《青海教育》2014,(11):14-14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将爱心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一、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的责任体现在对学生的真情和爱心的感化。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平等地爱所有学生,要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班里的学生情况都不一样,对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在生活上多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多和他们交流,使他们安心在校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9.
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没有爱的教育如同没有水的鱼塘,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不能没有感情,只有用爱架起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惟爱与责任同在万能称之为师.爱心,如同阳光让人间充满温暖,爱心,如同春风给社会带来和谐.……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历来都把"爱心"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追而求之歌而颂之。可是如今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少孩子在无意识中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只知道在别人那里获得爱,向别人索取爱却舍不得向他人、向社会奉献自己的爱。长此以往,必将导致道德的滑坡。因此,爱心教育必须从小抓起,犹如建筑大厦之前夯实地基。所以,加强对学生爱心教育已刻不容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觉重任在肩。一、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相似文献   

11.
我的儿子马剑驰,今年12岁,是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六年级的学生。12年来,我们夫妇在对他倾注爱心的同时,更注重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教孩子学会关心别人爱别人,学会心中有他人。我们深知,一个没有爱心、不懂得关心他人的人,是很难成为对国家和社会  相似文献   

12.
陈艳美 《辅导员》2011,(24):34-34
中华民族历来都把“爱心”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追而求之歌而颂之。可是如今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少孩子在无意识中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只知道在别人那里获得爱.向别人索取爱却舍不得向他人、向社会奉献自己的爱。长此以往.必将导致道德的滑坡。因此.爱心教育必须从小抓起。犹如建筑大厦之前夯实地基。所以.加强对学生爱心教育已刻不容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觉重任在肩。  相似文献   

13.
郑乃凤 《成才之路》2014,(35):33-34
爱是教育之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没有班主任事业的成功。培养好小助手,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树立爱心典型,鼓励追求远大的目标。开展"关爱他人"的主题活动,关注特困幼儿的成长,播撒给他们特殊的爱。学会宽容、理解他人,搭建家园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爱心是师德的灵魂,老师只有付出真诚的爱心,才会与学生建立深厚情感;只有爱才会使师生之间凝聚真诚的信任;只有爱,才能使教育达到完美的顶峰。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更应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善于与学生交往,把握谈话的艺术,这往往比批评和厉声训斥更具威力。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爱、理解和宽容,就会转化为孩子对他人的爱,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  相似文献   

15.
转化"后进生"的三大法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琴 《贵州教育》2008,(15):16-17
一、爱是打开学生心灵门户的金钥匙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拥有博大的爱心是必备条件之一.在功利主义驱使下,我们的教育失却了一些最不该失却的东西:爱心、关怀、理解.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用爱去填补学生情感的鸿沟.爱他人、爱身边的每一件事、爱一切新生事物.总之,用爱的目光去审视周围的一切,你会发现自己拥有许多.要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与他们做朋友,爱是最好的金钥匙.新课程改革提出,新型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师生的平等互动,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能指挥一切的统领者,学生也不在是书本的奴隶、课堂的奴隶,学生与老师是平等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爱心被认为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和社会灵魂,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教孩子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并为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使大爱无限。爱心是种子,只要播种,就会收获金色的秋天。  相似文献   

1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教育的灵魂。爱心,就是教师爱岗敬业,是教师对教书育人这个职业属性的高度认同和全身心投入;爱心,就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真心实意的关怀;爱心,就是教师对新知识的如饥似渴和对创造的渴望;爱心,就是教师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人类文明的传承;爱心,就是教师对自己的人格要求、行为准则和一种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8.
张春晖 《教师》2010,(6):113-113
教育和爱心两个词往往联系在一起,“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但教育绝不是“一爱了之”那么简单.教育之爱要遵循科学,科学之爱才能将爱心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的心灵。教育的真谛应该就是要把爱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传递。班主任就应该是传递爱的阶梯。  相似文献   

20.
情感可以缩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情感可以让班主 任与学生相互用心灵去对话。我从教 17 年来,在班主任工作 中的情感核心是“爱”。没有老师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只 有热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好学生。在工作中用爱浇灌,用心 栽培,以爱为纽带,以爱心点燃爱心,努力做到“以爱换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