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校对体育俱乐部缺少一个全面、灵活、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的管理机制。各俱乐部内没有建立对会员的考试、考核制度,对会员在俱乐部内的行为没有任何有效的约束。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苏州各高职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讨论,探索一种符合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使体育俱乐部教学这一模式在高职院校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度不稳定,随意性较大,锻炼时间明显不足;活动项目选择切合实际,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并兼顾价值取向;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形式、活动项目、场所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多层次;体育意识差和学校体育设施不足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杨尚剑  杨金善 《精武》2012,(20):69-70,7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四所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超过半数学生喜欢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参与的动机相对广泛,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喜爱程度因性别不同而具有差异,学校对课余体育活动开展重视不够、经费投入太少。重视加强高职院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学生的需要、学校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对湖北省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动机、原因和满意度等方面开展研究,分析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学生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我院体育教学现状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杨文革 《体育学刊》2001,8(2):82-85
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有:教材的设置、教法组织、学生的认知能力等。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观念的剖析和对上述诸因素的调查分析,说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针对目前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资源不足问题,结合体育高职院校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和体育场地、训练器材等资源优势,探讨体育高职院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一体化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高职院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一体化的具体建议,为社区体育的发展和体育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和基地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构建体育高职院校与社区体育一体化模式,为解决现实条件下公共体育资源的市场供给不足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福州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福州市三所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消费水平、消费内容以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适应职业素质要求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素质的关系,研究指出:高职院校应当构建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运动训练衔接,将学生校外体育实习纳入课程体系的一体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这样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场地不足、器材落伍、经费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等主要问题,针对高职院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加强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教学实践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对我国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现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目前田径运动项目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不尽人意,普及程度差,参与人数少;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对田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来焕发田径教学生机;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全面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以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调查法、访谈法对广西高职高专体育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提出高职高专体育类院校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积极创新职业能力培养方式,提高学生整体职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张健 《搏击·武术科学》2013,(2):103-104,116
高校体育文化具有锻炼身体、传递文化的双重功能,尤其对学生个性和共性的发展、融合、协调等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而高职院校是培养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摇篮”。体育文化对“以人为本、健康体育”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理念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古代传统思想对体育文化的影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体育文化的发展,探析体育文化在高职院校传播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和谐环境下新时代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生活和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大学生文化素养和体育素质的综合反映。学校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性质和功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对构建和谐校园的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也加速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徐州地区5所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中学生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调研。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辽宁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的原因主要受我国现行的体育教育制度、办学条件、经济环境、社会对人才需要及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大部分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健美的价值认同较高;绝大多数女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具有心理调节作用。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教育,培养积极的体育意识及持久的体育兴趣和体育锻炼习惯,对实现提高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江省高职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与休闲体验进行了调查研究。浙江省高职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内在动机是弥补自身的运动不足,以促进身体健康和减轻学习压力;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获得的主要内在体验是愉悦了心情、促进了健康和丰富了生活;不同类别的高职大学生在休闲体育的内在动机和休闲体验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作通过问卷调查、访问、交谈、统计等方法,对武汉市高校体育舞蹈课的开展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这一门新兴的体育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需求,这项运动对学生有着积极向上的影响。然而,学生对体育舞蹈运动了解不够、教师缺乏、学校场地设施简陋等因素,制约了这一深受学生欢迎的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希望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张文贤 《搏击·武术科学》2011,8(5):118-119,122
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BMI指数异常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干预的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教学干预不仅能促进BMI指数异常学生的体重变化,而且对他们的心肺机能、运动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体育参与、体育收获相互作用关系,促进大学生体育参与,增进健康。方法依据社会生态学与参与理论,构建了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体育参与、体育收获的关系模型,通过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量表、大学生体育参与量表、大学生体育收获量表,对6 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使用SPSS20.0、AMOS20.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结果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4个维度变量对体育收获具有直接正向影响(P<0.001),分别解释了21.3%、14.6%、11.8%、24.8%的变量,且通过体育参与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影响(P<0.001),间接效应0.578;大学生体育参与对体育收获具有直接正向影响(P<0.001),直接效应0.679。结论环境影响参与、参与实现收获、收获体现了参与质量与环境支撑,三者相互作用的链式关系,影响着大学体育发展。应从课程构建、教师引导、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入手,改善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促进大学生体育情感参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提高大学生在体育认知、实践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收获感。  相似文献   

20.
冰上体育课情感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程丽丽 《冰雪运动》2008,30(6):81-83
为了提高冰上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改变以往体育课生硬的教学方法,在冰上教学中运用“诱导——陶冶——激励——调控”的情感教学模式,探索高校冬季体育教学的改革之路。实验与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冰上课学习成绩和上课出勤率均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学生的情感指标高于对照班学生,对学生的课堂情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使学生对冰上课的学习由原来“让我学”改变成现在的“我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