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所谓养成教育,从狭义上说是对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思想素质,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教育和养成.……  相似文献   

2.
养成教育,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来看,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分析 举国上下,对少先队员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取得的成果是十分显著的.在“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正确思想指导下,从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来看,确实令人感到欣喜.但是,在我的实际工作中,不管是在本校还是来到外校,当我看到很多学生不会扫地,不能把课桌里的东西收拾整齐等事情时,我的心中产生了疑问和隐忧.我们重新来研究一下养成教育的定义就不难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养成教育,是指青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讲,养成教育是指人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以及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仅限于人的良好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4.
王有文 《教师》2011,(3):10-11
养成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一定的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通过知、情、意、行,旨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落脚点,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对于一个人来说,它是成就事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养成教育边道华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养成教育”,就学校而言,一般是指儿童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我校建校八年,一直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主线,实施了《文明礼仪教育》实验课题研究,开展了学生在校做好“六件事”的养成教育活动,实施以“诚实守信”为课题的校本教研等活动。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走出了一条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受教育,在受教育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的德育工作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养成教育是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加强养成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通过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多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及其他行为规范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它着眼于人的基本素质,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为主要规范,以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习惯、道德品质为主要调整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养成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一定的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通过知、情、意、行,旨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养成教育是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加强养成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余南民 《安徽教育》2011,(11):46-47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管理等种种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过程的  相似文献   

14.
养成教育是一种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它是依靠教育者的长期训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养成教育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世海 《甘肃教育》2007,(12S):10-10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通过教育训练,严格管理等手段,让学生边学做,在做中巩固,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  相似文献   

16.
所谓养成教育 ,就是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性教育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行为是思想的外在表现 ,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客观反映 ;一定的行为 ,连续不断地在一个人身上进行 ,就形成一定的习惯 ,而且表现一个人的品格。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中小学阶段是培养行为习惯非常关键的时期。因此 ,中小学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问题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 ,显得更加突出。一、现实与未来呼唤养成教育人类社会即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高科技、信息将会给人…  相似文献   

17.
养成教育是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加强养成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对个人今后发展将产生长远性影响。因此,关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重点探讨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以期提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少年儿童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形成好的习惯后,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终身受益。因此,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  相似文献   

19.
所谓行为习惯,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指引下,对于事件所作出相关的行为举止予以回应的行为活动。行为习惯通常是在人的幼年期养成的,因此对于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规定,学校应针对中小学生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本文从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和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两方面,阐述教师对于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性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行为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客观反映;一定的行为,连续不断地在一个人身上进行,就形成一定的习惯,而且表现一个人的品格。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小学阶段是培养行为习惯非常关键的时期。因此,中小学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问题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