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地理学科而言,图表是地理的灵魂和精髓所在,对图表的认读、分析是地理学科能力考查的一大特色。因此,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结合所学概念、原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考生的考分。2005年的高考试题中,大部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均以图形和文字材料分析为切入点,虽然考生入手比较容易,但要正确作答并回答完整亦非易事。因此,如何入手对材料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地理部分主观题共56分,包括36题(17分)、37题(19分)、40题的(3)(4)小题(20分)。其中,36、37题为地理单科试题,40题是历史、地理、政治三个学科的综合题。下面,笔者就考生主观题卷面  相似文献   

3.
数列不仅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届高考的考查重点,这些试题不仅测试考生有关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数列极限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而且更有意地测试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以及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数列的命题通常是一道主观题和一道客观题,主观题(解答题)有纯数列问题或数与函数、方程、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的综合题,多以中、高档题出现.纵观近年来高考数列解答题,在注重对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考查,而且较多作为压轴题,难度大,学生难以把握,这给中学数学备考工作一个启示:只有加强学生数列基本方法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解答数列综合题的能力,实现其能力水平的跃升;才能提高得分率,使备考工作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4.
杨巍 《新高考》2006,(11):6-1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是高考重点,综观今年各地的高考试卷,这类试题突出考查重点知识,并注意同其他知识(如:类平抛运动、运动合成与分解、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动量等)组成学科内综合题,题型以计算题为主,还往往作为物理学科的压轴题.这些题目具有一个共同点:"源于课本、紧扣教材",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利用基本原理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近几年高考中,化工流程题成为化学主观题中的必考题型,并且所占分值较大。这类考题紧密联系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实际,不但能综合考查考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基本化学知识,而且能突出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这类考题文字多,包含的信息量大,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高,绝大多数的考生对此较为陌生,往往产生畏惧感,容易丢分。因此,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工艺流程图题的命题特点、类型及主要考点,探索工艺流程图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而提高他们的高考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近年高考中,综合题已成为地理成绩提高的瓶颈。地理高考考核目标中,也强调了对“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通过逻辑严密的综合分析,利用所学知识,用简洁而规范的语言文字解答综合题。如何规范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解答语言,从而提高综合题的得分率,成为同学们时下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春  吴建中 《新高考》2010,(5):87-89
近年高考地理综合试卷地理题是“11+2”模式,其中综合题是地理成绩提高的瓶颈。作为高考地理综合卷中往往是地理学科综合能力考查的代表题,分值大,其难度系数设置在0.7左右。  相似文献   

8.
彭向阳 《高中生》2011,(18):28-29
近年来圆锥曲线知识在高考考查中比较稳定,解答题往往以中档题的形式出现,高考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查圆锥曲线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求曲线(或轨迹)的方程.对于这类问题,高考常常不给出图形或坐标系,以考查考生理解解析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陶圣建  邢泊 《新高考》2005,(5):51-54
历史学科能力中的三大要素即历史思维、历史材料、历史语言。只要落实到应用层面,都离不开概括能力,所以近几年高考历史主观题(含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和综合题)的考查始终把概括能力放在首位,特别是这两年来随着历史试题难度的下降,概括能力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可以说概括能力是历史学科主观题考查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万有引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热点,以此为背景的综合题在2006年全国卷和各省自主命题的试卷中频频出现,引人关注,万有引力往往与牛顿运动定律、直线运动、圆周运动、运动学公式、功能关系等有机结合,可组成知识涉及面很广、能力要求很高的综合题,因而成为高考命题的核心素材.近年高考试卷中万有引力还与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太空探索等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相结合组题, 这类试题的题设条件新颖,构思巧妙灵活,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解题的能力. 现以今年高考卷中涉及到的相关题目进行归类分析,寻找命题规律,探究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1.
仔细分析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程卷)和2004年北京市春季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以归纳出以下明显特点和变化趋势:命题特点一:选择题以单学科知识为中心提出设问,同时向多学科混合型题目方向发展,强调考查考生对学科主干知识体系的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2003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中1—4题即以地理学科为中心提出连续设问,从一个特定地理区域的具体时点开始,以链条展开的方式,逐步涉及时差、天候、方位、地形、地貌和物产等一系列典型的地理知识。这种单一学科中心型综合题的命题方式要求考生对学科的主干知识应有整体性…  相似文献   

12.
正在高考中如何提高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技巧和得分水平,是高考制胜的关键之一。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读题能力不强,审题不准,要点不全,语言不规范等。考生要取得良好的成绩,则必须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即解题方法。地理综合题可分四步作答:第一步:读题,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近几年高考地理综合题往往图文材料篇幅很长,而问题篇幅较短。很多考生在做综合题时,对图文材料匆匆一览,就迫不及待地回答问  相似文献   

13.
正一、地理高考综合题特征分析1.由知识本位走向三维目标地理高考综合题36题通常以自然地理载体为主考查世界区域,37题主要以人文素材为主考查中国区域。两大题的共同特征就是通过创设各种地理情景与地理信息,要求学生从地理知识本位出发,收集有用的地理信息,通过学生掌握的地理原理与技巧阅读和分析信息,合理组织答案。从表象特征看,试题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但实质是全面检索学生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3年湖南省高考地理学科考生的数据统计,结合日常教学和教研的真实情况,课题组对考生地理学习水平给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学地理教学提出了改进建议。2013年,湖南省文科综合地理学科得分率为54.75%,鉴别指数为0.27,各项指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层次考生的实际水平,示范性高中和非示范性高中之间的考生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各市州之间考生总体水平比较接近。从主、客观题得分率来看,2013年高考地理客观题得分率是湖南省采用高考新课标卷以来得分最高的一年,主观题得分率比2012年低了约10个百分点。从知识结构来看,必修一自然地理和必修二人文地理是高考考查两大核心内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应用是知识考查的重点。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内容是学生知识掌握中的两块短板,地理教学在关注主干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例与个别差异。从认知能力结构来看,理解和应用能力是高考的考查重点,2013年高考地理考查最多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然而,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问题等能力的考核明显不足,与示范性高中相比,非示范性高中考生在能力表现方面差距较大。基于典型试题的分析,课题组对考生答题中反映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归因和对策分析。最后,本报告针对湖南省中学地理教学提出了五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理 第36题     
高考分值:22分名师指要高考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地理第36题考查内容统计如下综合分析近三年高考地理第36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稳定。分值、设问数量近三年来没有变化;考查内容依然是主干知识,以区域地图为载体,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信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2.注重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查。设问的行为动词均为分析、说明等,以此来考查考生对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分析综合法是分析法和综合法的全称,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也是新课程地理教学中一种主要的逻辑思维方式. 通过对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主观题大多是以区域地理为材料,灵活运用系统的地理知识、原理规律,综合分析或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并进一步通过比较区域差异,解决区域间题和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来考查地理学科特点之一的区域性的.  相似文献   

17.
刘兴修 《高中生》2011,(6):28-29
近年来圆锥曲线知识在高考考查中比较稳定.解答题往往以中档题的形式出现,高考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查圆锥曲线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求曲线(或轨迹)的方程.对于这类问题,高考常常不给出图形或坐标系,以考查考生理解解析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茹强慧区域地理特征是我们认识地理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了解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和区别的主要依据,是地理学的本质特征,也是近年高考地理试卷考查的重点内容。一、高考区域地理的命题方向(一)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地球、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原理高考地理试卷往往利用特定区域的经纬度(经纬网)分布规律,考查考生对经纬网地图的综合分析能力:地理位置确定、地理方位判断、时间(季节)推算、距离测量等。这类试题在近几年高考地理综合能力测试中出现频率较高。[例1]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一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了海…  相似文献   

19.
与往年相比,2006年高考全国文综试卷地理试题在分值(单选题44分、综合题56分)、题型(选择题、综合题)、题量(单选题11道、读图题1道、学科间综合题3小题)等方面都较为稳定,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在学科间知识点考查、区分度方面却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呈现出了以下特点:一、高中地理知识比重大于初中地理知识;在区域地理考查中,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比重大于世界区域地理知识;自然地理知识比重大于人文地理知识在2006年高考全国文综试卷中,考查高中地理知识的试题约占了地理试题的65%,考查初中地理知识的试题约占了地理试题的35%;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20.
在高考文综试题中,政治科主观题注重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考生在解答政治主观题时往往存在逻辑紊乱、层次不清、浅尝辄止等现象。结合实际情况,我总结了一些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一、从材料所给的信息入手选准视角材料是解答主观题的直接依据,材料中所含的信息往往暗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