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美是美术作品中最能够吸引大众眼球的,对于美的感受过程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感觉,是一门独特的视觉艺术,它通过美的造型、美的色彩、美的构图来表现生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一位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绘画作品中的外在美和它的内在美,并将之感悟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充满美感的视觉形象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传递给学生,让他们醉心于美的殿堂。一、引导学生感悟绘画作品的美一件绘画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美的造型、美的色彩和美  相似文献   

2.
人们说《判断力批判》充满“二律背反”,人们又说康德时常自相矛盾。也许他们是对的,也许他们只是误读了康德;如果他们以为自由美可以发现于尘世,如果他们认为“美的理想”等于“美之大者”,如果他们以为康德美学的核心是“美在形式”。  相似文献   

3.
透过审美的眼睛看,语文就是一个充满美丽色彩的世界。通过审美的心灵感受,语文就是富含精神食粮的无尽宝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带给学生艺术美的熏陶、情感美的宣泄。小学生只有置身于充满美的世界里,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对美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4.
数学美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性,色彩变幻性、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洁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  相似文献   

5.
审美教育不仅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促进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在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结构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让学生发现美,发现历史文明的沉淀之美,发现现实生活的真诚之美,发现未来世界的探索之美。教育就是引领学生步入美的殿堂,追求真善美的境界。语文是美的,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既能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又能让学生得到心灵的顿悟和生活的启迪。数学是美的,数学就在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生活中的数学充满无穷的奥妙和乐趣。英语是美的,学好ABC,能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科学的研究是美的,艺术的求索也是美的……所有的学科,无不焕发出各自不同的美的魅力。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发现学科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的”。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色彩的社会,它给人以精神的物质的美的享受。美即生活,生活中蕴存着丰富的美;而反映人类现实生活的小说、诗歌、散文就是创美鞭丑。小学语文教材也无处不贯串着美,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创美的精神素质,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极为重要,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8.
书法艺术具有审美的功能,书法课堂教学也应是一个充满美的过程。唯美的书法课堂追寻书法课堂的姿势之美、艺术之美、思维和思想之美、情感之美、模式之美,以美育美,以美育人,努力实现课堂之美、书法之美、人生之美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都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数学是美的,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结构完整、图形对称、布局合理、语言表达简洁,无不体现数学之美。就连数学家罗素也认为: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因此,我觉得数学教学应当激起学生对数学美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个美的世界,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用教材中的美、生活中的美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美的事物的熏陶、感染下,达到情感理性化,建筑起美的心理结构,对其精神世界发生作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美的体现语文世界的美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两大方面。(一)美的形式:包括美的语言、美的色彩、美的风格、美的结构等等。1.美的语言。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第一要素”。语文教材中的语言,其形象性、韵律美不同于其它艺术品。为了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作家往往用尽心思求得传神之笔、传情之笔,使艺术…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师应具备的三种美罗彦军(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职业高中)美术属视觉艺术,它是借助线条、形体、色彩等表现形式,塑造美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也常常把教师当作美的楷模。为了满足学主对美的心理需求,教师除能准确描绘形象,演示结构,完成...  相似文献   

12.
韩延怀 《考试周刊》2010,(46):28-28
语文教学中充满文字的美,更洋溢着图画的美、音乐的美、意境的美、情感的美,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把多媒体搬上讲台,就能够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语文美的内涵,唤起学生美的情趣,拨动学生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相似文献   

13.
诗的色彩美     
我国的古代诗歌,表达美的手法有多种多样,除了运用韵律、节拍、意境等来体现诗歌美之外,色彩的运用也是体现诗歌美的重要手段: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厚的画意和鲜明的节奏。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其中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的内涵。要让我们的学生徜徉于那美的世界中,尽情地领略美的风姿,汲取美的甘霖,那么教师必须给他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捕捉美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作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充满灵性的一门学科,鲜活的文字中流淌的是作者心灵的感悟.它凝练着生活之美,创造之美.因此,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亦充满了美的旋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施展语文诗意的、充满情趣的美丽,将会在语文课堂中收获殷实的硕果.  相似文献   

16.
语文,因它的文字鲜活而美,因它的生活化而美,因它的创造性而美……正如薛有庆在《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一文中所说的:“语文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多么精练美妙的概括,这就注定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因此,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亦是充满了美的旋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创设美的语文课堂势在必行。现在我就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创设美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色彩美是文学欣赏的重要内容。不同色彩的象征意义可以引发不同的审美效应;文学作品中的色彩通过联想使之产生美的情趣和意境;而色彩与人的感觉、知觉、感情等有无通感,又决定着色彩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的语言最精练、最短小、最具有表现力,常常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感.它的韵律之美、节奏之美、意境之美、色彩之美等等,是其它文学体裁无法比美的.  相似文献   

19.
<正>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寓美于教,离不开课堂教学各个环节——选材之美、设问之美、合作探究之美、互动之美、语言之美、教学环节之美。  相似文献   

20.
许冰 《湖北教育》2004,(7):41-42
马克思指出:“文艺是依据美的法则而创造的。”语文教材中美的东西俯拾皆是,既包含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的类型,又有优美、壮美、悲剧美等美感形态。可以说,语文是“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那么,如何发挥这些美的因素,使学生感受美、领悟美、焕发生命之美呢?无可置疑,教师应该在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