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放异彩的奇葩.这是因为:书法所写的是汉字;汉字是书法的表现对象和造型基础,是书法的生命之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汉字就没有书法,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本文仅从书法艺术与汉语言文化间的关系,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奇葩,体现很浓的民族艺术色彩.她有实用和艺术欣赏两方面的价值.为了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传统,我们试图在书法课上实施主体化教学.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书法如果脱离汉字就不复存在.汉字在书法中占有崇高而绝对的地位.但是单纯实用而没有审美欣赏价值的写字,却不能称之为书法.因为书法中的汉字不是形式的文字、实用的泛文化,它是艺术化了的汉字.书法中的汉字是书法家做为表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我们在书法课碑贴教学中,应该以此为切入点而展开教学.书法教学,以碑帖法书为教本,从形式入手,首先要进行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的讲练.所讲练的这些形式都是艺术形式.表现它们需要一定程度的笔墨技巧.尽管人的手可以做出几十亿种动作,但是不花功夫,不经过脑去培养书法意识,这种笔墨技巧不会到手,而信手涂鸦又不能跨进书法门槛.所以对碑帖的个性作直观性教学和临摹,以加强学生手脑之间的双向联系和发展.其次,从艺术形式的训练到审美思想的培养.书法作品是连接书法家和接受者的中介,是书法艺术活动过程中的根本.而书法作品的有机统一性又表现于内容与形式的交融.接受者往往是由书法艺术形式而把握其内在的意蕴,意蕴就凝聚渗透在艺术形式之中.在书法课中,教师得讲解和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3.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门类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本身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以线条为表现手段,通过点画结构,形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书法家的美学追求和人格情操。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不能不说王羲之的《兰亭序》。此人的书法成就更是无人能及。众所周知王羲之的书法功力最高,独创性最强,也具有最高的审美性,影响更是最大,王羲之“书圣”这一称号可谓名副其实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仅需要有形式美,而且要通过优美的形象形式,抒情达意,表现审美感情,这可以说是艺术所共同具备的。  相似文献   

4.
书法是线的艺术,是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书法艺术的点画用笔,体现生命飞动的流动美,是视觉功能与心理运动的融合。书法具有音乐似节奏感与建筑的韵律感的审美特征。汉字从象形表意逐渐走向标音表义,前人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对其纵横意象阐述形象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它既有其实用价值,也有其审美价值,它通过简炼的线条造型表达一种复杂的思想情趣。一幅优美的书法作品,往往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观赏者,能够使观赏者象欣赏优秀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一样,使人们得到各种美的享受。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在当今世界上得到了愈来愈大的推崇。 汉字源于象形,给汉字造成了丰富的笔画和复杂的形体结构,这样,便产生了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艺术。汉字的象形性是书法美的基础,但是不能说汉字的象形性直接造成了书法美。汉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象形性愈来愈弱。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书写汉字为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艺术感染力的经典传统艺术形式.书法艺术能够透射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品格气度.既是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书法教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一些院校已经培养出不少书法研究方面的硕士和博士。  相似文献   

7.
汉字肩负着丰富的化负载,字形潜在着先天的艺术因素,并由此成为书法艺术的母体。书法始终以汉字为依托,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两重性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书法的实用性逐渐弱化,艺术性渐趋突出。书法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镕铸了书家的审美理想和生命意识,是中华民族化心理的集中体现。中国书法已臻艺术的由自境界,并已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日益为西方人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8.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个性挺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为人类文化增添光彩。黑格尔曾经把东方艺术概括为“象征艺术”。中国书法的艺术个性、纯形式美、抽象性、表现性、力度感等审美特征,有力地支持着黑格尔。可以说,在视觉领域,中国书法是“象征艺术”的顶峰,是专事追求着象征意味的艺术。它不象绘画、雕塑等具有确定的再现形象,它完全脱离了对客观  相似文献   

9.
邢燕铭 《教书育人》2001,(18):33-34
中国书法艺术是世界上唯一以简练线条造型,表现人的各种复杂的意境和情趣。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当今世界上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书法的美学价值也得到跨越国界超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从中国美学自身系统来看人们普遍认为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核心,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本质精神。那么我们如何去发扬光大这门古老书法艺术呢?按原来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完全适合当今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需对大学书法教学进行改革。 传统的书法教学是以“写字”课为主,学习周期性长、见效速度慢、针对性不强,一般情况是以教师的经验教学为主导思想,不讲究科…  相似文献   

10.
城市户外文字是城市公共环境中出现在各种户外载体上的文字符号,具有视觉文化、语言文化和书法艺术等文化意义。城市户外文字作为一种视觉文化,以其图像性、空间性和碎片化特征,影响着城市户外空间的视觉审美、信息传播与多元创新;作为一种语言文化在语言规范、思想内蕴、语言修辞等方面发挥影响;在书法意义上表现为对书法艺术的历史传承、现代弘扬及对城市居民的艺术熏陶。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与汉字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以其独具的美的素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一 书法──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它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之所以如此,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字──汉字和特有的书写工具──毛笔、墨和宣纸所决定的。我国的书法,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到隶、楷、行、草…  相似文献   

12.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更多的是指中国书法即中国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书法,涉及到汉字和书写两个概念,既汉字本身的生成演变、结构特点和书写本身的技法技巧和美学特征.中国的文字不只是记录传承知识信息的文字符号,它经历了从"文字"到"书法"的艺术形态的演变过程,它从字体到书写都是昭显着审美艺术特征的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13.
书法艺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精英和独有的文化骄子,在沉睡了几十年后的今天又重新崛起,以其神奇的魅力凝聚着民族的灵魂,陶冶着海内外人们的情感。然而,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主张:其一是认为汉字已不适合书法艺术发展的需要;其二是尽管肯定了书法对汉字的依存关系,同时却又执着地把这种关系说成是汉字象形的升华。这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本文仅就汉字的社会性能进行一些探讨,恐怕对书法的学习和研究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书法艺术是一种象征中国文化的艺术门类,而草书艺术是书法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艺术样式.它兴起于汉代,确立于魏晋,成熟于唐代,具有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草书的成熟是书法由实用转化为艺术的标志,具有外形美、意境美等多种审美特点,它通过以汉字形态为表征的高度抽象的线形审美,表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人文历史积淀和源远流长的艺术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书法,是以汉字作为载体的一种艺术性的表达。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通过汉字的点画结构、章法布局、用笔用墨等造型美,来表达人的品格、气质、情操,达到一种美学的境界。书法课堂,更是以汉字为基础,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解读汉字,观察汉字,表现汉字。让汉字与孩子站在书法课中央。字在课中央,是汉字的成长;人在课中央,是学生的成长。字与人都能成长,因为他们有生命,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生命,它们从生  相似文献   

16.
书法艺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和凝固了一根立体线条在时间里的一段流程,因而这一视觉造型艺术兼有了时间艺术的一些特点。汉字书写中笔顺的约定俗成,字序的文学化、有序化是书法艺术时间性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书法艺术的时间性体现了人类的生命气息和情感色彩,书法创作中,书法风格对运笔速度具有根本性的制约作用,而不同的运笔速度与不同的字体、不同的书写工具材料等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中表现了不同的书法风格。  相似文献   

17.
书法活动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语文活动,书法是一种艺术,一种学问,蕴涵着许多文化知识。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财富,古往今来有许多的文人留下了自己的墨宝,为这门艺术奉献了许多。中国汉字的规范化书写,从初中生就应该抓起,这样可以培养初中生规范汉字书写的良好习惯,从小掌握中国汉字的书写技能,提高初中生书写规范字的书写水平,逐步提高初中生的审美素养,树立热爱祖国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美好情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传承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构建炎黄子孙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园做出积极的贡献。以下是笔者指导规范学生书写的几点尝试,与各位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教育中,书法和其他学科一样,应当充分发挥其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书法学科的内涵,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在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汉字具有双重性,即实用性和艺术性。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视觉形式,是纪录语言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这是它的实用性。它的艺术性表现在数以万计的汉字,笔画不同,形态各异,为书法艺术形象的丰富变化带来了广阔天地。汉字形象丰富多变是书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的重要因素。从特定角度讲,学习书法,同时也是学…  相似文献   

19.
书法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之一。书法线条本身是抽象的,但线条的“形”与“神”有机结合形成的节奏感、力量感和立体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构成了书法艺术特有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汉字在数千年的延续中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种既实用而又饱涵艺术特质的独特符号。它的传承和创新是当代书法艺术家与学者所面临的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新课题。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张扬与延伸。应正确把握这一目标,将书法艺术作为时代文化精神的一种载体,遵循民族审美情趣,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民族气派的书法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