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三种文化交汇融合的产物,是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前提。中国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需要从宏大的人类文化坐标域审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土壤、精神内核、发展向度等,探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成路径,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先进外来文化为借鉴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渊源。新的历史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当前对于如何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存在"全盘西化"和"全盘复古化"的错误认识。客观分析错误认识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消极影...  相似文献   

3.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共产党坚持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逻辑。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深入挖掘并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思想内涵,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全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精神支撑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价值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需要的实践逻辑。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基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表现,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力保障,是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十分宝贵的思想资源.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能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文化资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能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丰厚滋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能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文化沃土.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十分宝贵的思想资源.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能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文化资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能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丰厚滋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能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文化沃土.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在5 000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思想精华,是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力量源泉,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提供了智力支持,给人们提供了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与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植根于有5 000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它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思想精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因而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幸遭遇拉开了中华传统文化弃旧开新的序幕,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起点。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之内在机制的分析,特别是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坚持人民至上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内核。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人类发展困境,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明确涵养时代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旨归。  相似文献   

9.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道路方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助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二者相结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不动摇,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到真理力量和方法论指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精神滋养和原典支撑。新时代,要完善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体系,在实践路径上完善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文化传承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重要历史使命。作为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必须始终站在战略高度,更加自觉地肩负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重要使命,更好地履行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发挥文化引领新作用。当前,特别是要自觉推动大学文化的繁荣发展,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