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世凯上台后,以加强中央集权为己任,与各省议会在适用和解释法律、权力归属等重大问题上发生激烈争执。两之间的矛盾不能循着理性合法的途径解决,各省议会无论有无法理依据的支持,有权必争,导致精力分散,未能正常发挥地方议会的职能。中央政府则利用强势地位以命令代替法律直至解散省议会,与民主共和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2.
刘波 《历史学习》2007,(5):62-65
一、必修部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相似文献   

3.
2008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卷第29题(部分):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  相似文献   

4.
1875年宪法通过以后,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国家权力的运作模式中,存在着三对法治与权治的矛盾: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的政治操作中,总统的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一个礼仪性的角色;法律上内阁只是总统的附属机构,没有独立性,但在议会的支持下内阁成为实际的政府;法律上对议会的倒阁权规定很苛刻,但实际上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认识以上矛盾,对于理解法治文明在各国成长的艰难,会有更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教育法制的区别 日本战前教育法制与战后教育法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法律或法令制定的形式与法令或法律的原理、内容上。 1.“敕令主义”与“法律主义” 日本战前的教育法制以“敕令主义”为主要特征。所谓“敕令主义”是指教育法规中虽然包括少数由议会制定并通过的法律,但法规的大多数特别是对国家教育事业的运行与发展具有根本规定性作用的部分则是以天皇的敕令形式表现出来的法令。1890年,作为教育的基  相似文献   

6.
议会主权与有限议会——英国制约议会下院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议会,尤其是议会下院,在法律上掌握着极大的权力,所以在英国有“议会主权”法。但是,掌握极大权力的议会下院,也是需要受到其他机关的制约的,从而使议会也仅是一个权力有限的议会。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习》2005,(10):41-43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权利法案》材料二18世纪中叶,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曾经对国王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做过这样的解释: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这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来源…  相似文献   

8.
英国议会是商讨国家大事的地方,但会议多了、久了可能会让人感觉枯燥。不过,没有一个议员会在会议中感到无聊得要死,因为英国法律规定在议会大厦内死亡是违法的。另外,尽管英国贵族和议员们都身着各种貂皮外套,参加国会会议的各国大使也都穿着五颜六色的本国服装,但没有一个人敢穿着盔甲走进议会大厦,因为英国另一条法律规定,穿盔甲进入议会大厦属于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9.
英国是近代最早实行立宪君主制的国家,其政体对许多国家的政体影响巨大。立宪君主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与专制君主制(autocraticmonarchy)相对立,是指在议会立法限制下的有限君主制;目前国内多数教科书或工具书仍用“君主立宪制”旧译。此译法不妥,因并非君主“立宪”而是议会制定法律限制君主权力。“君主立宪制”易产生由君主制定法律的误解,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0.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颁布了“御赐”《大日本帝国宪法》,标志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表面上看来,英日两国都是君主立宪制,但在实质上有极大的不同。第一,君主的地位不同。在《权利法案》中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