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形意杆     
张奇  马军 《武当》2005,(5):24-27
形意杆,是道家武当派传统技艺。历代以来,在武当道门秘传,从未公诸于世。笔者自受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中国道家武当自然派正宗传人张奇先生亲传后,十多年来苦练此技,深得其中三昧,视若珍宝。此杆法天则地,取法阴阳两极枢轴之理,杆法朴实刚劲,用法奇特,不以花招取悦于人,杆杆皆非虚设,都有其实用技击价值。  相似文献   

2.
郭树璞  董克敏  郭云鹏 《武当》2009,(12):21-22
形意五行拳绝学是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家族内部代代相传的手抄本,是形意的精髓,武学绝技。我辈借武当武学振兴之机,将此手抄秘法原文献于武林同仁研学。  相似文献   

3.
张志毅,男,1963年出生,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学学历。自幼随祖父学习武术擒拿术及吐呐功。后学习长拳、绵掌、八极、地趟拳、形意、八卦以及刀、剑、枪、棍、鞭、锏等长、短、软拳械又学习□式形意拳、杨氏□架太极拳、杨氏太极推手等武当拳械,以及健将太极拳、大梨花枪、太极大杆等少林武当拳械,为提高武术理论技术水平,曾先后向多位老武术家及武术名师学习少林武当拳械,亲聆名家名师的教诲。1983年开始教学,1984年经镇江市武术协会考核  相似文献   

4.
《武当》2009,(8):I0004-I0004
武当山传真武术院 该院由武当龙门派第二十五代、武当松溪派第十三代传人王兴清(道号“信玄”)创办,是武当山唯一一家当地人办的武术院校。主要传授武当太极、八卦、形意、太乙、三丰、玄武、纯阳及刀、枪、剑、棍、拂尘等武当派功夫和道教正宗内功拳法及器械,  相似文献   

5.
武当太极掌     
郭兆凤  李银泉 《武当》2004,(10):20-21
武当太极掌依循大自然规律,根据人体工程学和生命科学原理,精心研发,采用多功能结构,综合了气功、中医经络学、张三丰调息论、太极十三势法、武当赵堡太极拳、华佗“五禽戏”,吸取形意、八卦和太极拳各家精华,结合生物细胞生长方式,集先哲中华武术之精髓.遵易经洗髓二经之义,取周子太极图之形,  相似文献   

6.
《武当》2010,(1)
武术院校推介武当山传真武术院该院由武当龙门派第二十五代、武当松溪派第十三代传人王兴清(道号信玄)创办,是武当山唯一一家当地人办的武术院校。主要传授武当太极、八卦、形意、太乙、三丰、玄武、纯阳及刀、枪、剑、棍、拂尘等武当派功夫和道教正宗内功拳法及器械,开设有文化武术班、武当武术专业班、武当武术短训班、武当气功短训班等。在景区、城区均设有练功场所,环境优美,食宿方便  相似文献   

7.
杨丽 《武当》2013,(6):I0001-I0001
4月26日,武当太极功夫团参演的"跨界——画舞形意大型音舞剧"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武当太极再次在首都舞台精彩亮相。此次演出首次融入"武当太极"元素,演出1个小时,共有3个篇章13个节目。第二篇章第3个节目由武当太极功夫团倾情演绎《太极》,节目长达10分钟。《太极》用舞蹈的方式和理念进行编排,武当太极拳、八卦掌、推手、  相似文献   

8.
《武当》2007,(10):2-2
潘小杰,江苏徐州人。现任徐州市武协副主席、常务秘书长,央视《武林大会》专家评委,徐州武当拳法研究中心主任(法人)。1961年,拜形意八卦大师钱树樵(字松龄)先生为师,研习形意八卦四十余年,是松龄先生的关门弟子。为全面研习形意拳之功法,又拜山西宋光华为师,研究宋式形意拳术,集河北、山西两派形意拳于一身。[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武当》2008,(11):3-7
中国自古就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习惯上又将少林拳作为外家拳代表,武当拳作为内家拳代表。武当内家拳包括太极、形意、八卦等注重内炼内养、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武术功法。太极拳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考察太极拳与武当山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历史上,拳法被道门视为末技,在社会上统治者忌讳,加之文人雅士对其不胜了解,也将其视为不入流之物,故志书典籍载之甚少。况又经乱世践踏,传统太极拳几近断代灭绝。因此,研究此课题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08,(1):I0004-I0004
武当山道教太和武术院为一所独具道教特色的武院,传授武当太极、形意、八卦等数十种武当传统内家拳法及道教上乘修炼秘法,集养生、技击于一体,师资雄厚,由武当派第十四代衣钵传人、华山派第二十代上座弟子、中国道教学院首届学员史飞道长亲自传授,海外弟子云集,该武院常年向海内外招生,并收武当俗家弟子。  相似文献   

11.
武当拳是以太极、形意、八卦三门为主的,内含武艺与道艺。练道艺,必须先练武艺。武艺以技击搏斗取胜为输赢,道艺以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为本。武艺必  相似文献   

12.
《武当》2014,(2):J0004-J0004
武当山道教太和武术院 为一所独具道教特色的武院,传授武当太极、形意、八卦等数十种武当传统内家拳法及道教上乘修炼秘法,集养生、技击于一体。师资雄厚,由武当派第十四代衣钵传人、华山派第二十代上座弟子、毕业于首届中国道教学院的史飞道长亲自传授,海外弟子云集。该武院常年向海内外招生,并收武当俗家弟子(同时也培养出家住庙道人)。  相似文献   

13.
张奇 《武当》2013,(3):50-50
武当武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外显金锋,内藏丹道。外显金锋,即是武当形意、太极、八卦、武当剑、八卦枪、祖师杆等武当功艺,而内基础性丹道即是金丹大道。武术修炼分内功与外功,炼精气神为内功,也叫丹功,练套路架子为外功。内功与外功同等重要,内功靠外功护持,外功靠内功滋养。有外功而无内功相助,外功即成为空架子。许多习武之人不明白这一点,特别是年轻人刚入门,习武只练外武而不练内功,不但功夫不上进,许多人还练出了一身病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与事,有不少人练一辈子武术,而五六十岁就死了,大多死于六七十岁,死于心脏病、脑血栓、糖尿病、癌症的人很多,与不练武术的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还不如许多老农民、老工人活得长。不练功活八九十岁,练功人只活六七十岁,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懂养生之道,没练内丹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马超 《武当》2011,(2):28-29
国人几乎家喻户晓,上世纪三十年代津门大侠韩慕侠用武当内功形意、八卦掌击败俄国大力士,收得11块金牌这件振奋人心的大事。事过70载,津门又传韩慕侠关门弟子、江湖人称"不老松"的武当内家泰斗马杰前辈三招制服外国金牌拳师的消息。二者可比之处虽有牵强之嫌,但却有同曲同工之妙。师徒之间相差  相似文献   

15.
内家拳与外家拳之说,在武术界相沿已久。人们普通认为武当为内家,少林为外家。太极、形意、八卦、心意等艺为内家,通背、劈挂、八极、翻子、戳脚等艺为外家。早在七十余年前,艺综多门的一代武学宗师孙禄堂先生就在《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一文中说:“今之谈拳术者,每云有内家外家之分。或称少林为外家,武当为内家,在道为内家,或以在释为外家,其实皆皮相之见也。名则有少林、武当之分,实则无内家外家之别。”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查法,分析了车氏形意诞生的原因,探析儒家思想在车氏形意诞生的过程当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希望武术界人士秉承意志,在形意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7.
吕明瑞  刘世君 《武当》2013,(12):21-22
武当玄功太极掌是中国武术艺苑中一朵清新雅丽、独树一帜的奇葩,它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参研道家传统内丹之心法,遵循太极自然演化之理而成拳。武当玄功太极掌,外练取物形,内练会神意,内外结合,形意相抱,并通过意气形的运动,而使招法环环相扣,节节贯串,式势相连,绵绵不断,动作犹如自然旋转的浑圆球,无轨无迹,周而复始,变化端倪,以有  相似文献   

18.
求实 《武当》2004,(12):23-23
2004年《武当》杂志第9期上有党建国先生撰写的《形意拳之源流》一文,该文不仅将形意拳归为道门秘技,而且历数形意门10代的代表人物,令人耳目一新。但是细究起来,却发现该文的很多论点和对人物的介绍既缺少史料的支持,有些更有悖于史实,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中的几点不实之处予以指出,在此还请党先生宽谅。  相似文献   

19.
《武当》2012,(6):64
好消息DVD《中华武藏》隆重推出国家武当武术传承人、武当太乙五行拳传人86岁赵剑英世纪珍藏版系列DVD(9碟)。一、武当养生功法;二、武当健身益气法;三、武当太乙五行拳2碟;四、武当三丰太极剑;五、武当八仙剑。价290元。武当太  相似文献   

20.
寒山飞虹 《武当》2003,(2):28-29
纵观今日武当拳功理功法的研究,大致走向远未能完全脱出所谓“内家四大楷”之框架,形意远追六合古谱,大成脱胎而立;太极走出家门,愈演愈繁;八卦老树新华,多有点缀;通背未溯宗本,独步武林;一套“太乙五行”压轴,“松溪”独秘,“自然”有继,“三丰”弘阐,“铁松”高倨,“太乙”藏隐……。武当武术已走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