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排球每球得分制对发球队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排球发球的作用和特点 ,并根据发球技术的演变规律 ,论述了每球得分制对发球队员技术、心理的影响 ,提出了调整心理、稳定情绪、提高成功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排球每球得分赛制下的发球规律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排球每球得分赛制下的发球规律性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发球的威力并未受每球得分赛制的影响,各队更注重发球的质量;从分段情况看,第一段发球失误率最高;发球多得分、降低失误率对取得比赛的胜利,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发球是排球比赛中一项重要的进攻技术。它是一号位队员在发球区域内自己抛球后,用一只手将球直接击入对区的一种击球方法。发球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旋转球和飘球两大类,旋转球按发球的方式大体可分为四类,即左旋球、右旋球、上旋球(前旋球)、下旋球(后旋球)。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旋转球的几种现象。  相似文献   

4.
排球规则修改为第5局(2比2平后)采用每球得分制以后,临阵选用拚发球还是发把握球?可以用决策树方法进行抉择。本文介绍了这种方法:在掌握日常训练和比赛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某队员拚发球的期望值大小来决定何种发球方式。比经验判断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5.
根据"风洞"流体力学实验对飘球技术发展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浒 《体育科学》2002,22(1):57-59
采用调查法、统计法、实验法、论证分析法,对1999年世界杯比赛中不同发球技术效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根据“风洞”及“自由落体”流体力学的实验,对飘球中的潜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研究表明:(1)当前飘球威力减弱,一是与发球技术动作不细腻、不规范有关。二是与目前运动员习惯于远距离高弧度的发球有关。根据理论和实验研究,要挖掘和利用飘球技术的潜能,应中远距离站位,发接近球网上沿的大力平;中飘球。  相似文献   

6.
现代男子排球比赛中发球的意义、技术效果和战术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以2000-2001年“步步高”怀男排比赛前6名队伍的40场比赛为研究对象,对发球对男排比赛胜负的影响、发球的技术效果、战术运用进行了研究。结论:(1)“每球得分制”情况下,发球既可能得分也可能失分,并在比赛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战术性;(2)“每球得分制”使发球在比赛中的战术作用明显提高,因此应该将发球融合到本队整体战术中去考虑;(3)大力跳发球将是今后男排比赛中发球的主要技术,它对破坏对方的一攻起到了明显的扼制作用,并能直接得分。但也存在着失误率较高的问题,如何提高其技术的稳定性,将是以后发球研究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7.
无遮挡发球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遮档发球实施几个月来,有很多人来信、来电询问怎样理解“从发球开始到球被击出,球不能被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的身体或衣服的任何一个部分挡住”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世锦赛女排强队的发球技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红林  吕旭  孙立明 《体育学刊》2007,14(3):108-111
对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发球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拼发球已成为世界女排强队发球技战术的主流,发球不仅要提高得分率,更重要的是提高破攻率;本次比赛各队发飘球的比例大幅增加;跳发飘球以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已逐渐被女排运动员所采用。  相似文献   

9.
发球是排球五大基本技术之一,也是比赛三大得分手段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际排联从1999年开始实行每球得分制,由此带来了排球攻防体系的一系列重大变化。这对所有球队来说都是一个机会,同时也是一个挑战。从排球得分失分规律入手,剖析每球得分制对发球攻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近几年排球规则对发球条例修改的历史看,其目的是限制一次攻的威力,因为在排球的攻防效果分析,排球的进攻战术强于防守战术,尤其是一次攻战术成功率很高,所以近年来规则对发球一再修改,以达到攻防的相对平衡,使比赛更加精彩激烈。规则首先将发球区扩大至9米宽,使得发球队员能够选择更多的发球位置,有更多的发球路线,使接发球的一传加大了难度,导致一次攻战术的组成率下降,威力相对降低。其次规则将获得发球权的队胜一球时,才能得分,改为每球得分制,每球得分制的最大变化,是将发球的性质改变了:以前发球是得分的重要手段,因为只有有了发球权才能得分,没有发球权的队,首先夺得发球权后,才能得分,发球失误不失分,只是失去发球权。  相似文献   

11.
网球发球的质量包括:发球的成功率、稳定性、球的速度、球的旋转、球的落点等,发球质量的好坏与比赛的胜负有很大关系。因此,“怎样提高网球的发球质量”这个问题是网球运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合法发球     
《乒乓世界》2001,(9):3-3
(2002年9月开始实行) 在国际乒联最新出版的2001年第7期《乒乓球》杂志上,全文刊登了新的发球规则: 2.6 合法发球 2.6.1 发球时,球应放在发球员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该是静止的。 2.6.2 发球员用手将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 2.6.3 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  相似文献   

13.
发球主要是由抛球和挥拍击球两个动作组成的。抛球是前提,击球部位和挥拍方向是决定发球性质的关键,用力大小的第一落点的远近是发球变化的条件。这里介绍几种便于初学者掌握的发球方法(均以右手为例)。一、平击发球平击发球是一般上旋、一般速度的发球。是最基本的发球方法,也是掌握其它发球方法的基础。正手发球的动作方法:1.选位: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转,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右侧前方;2.引拍与迎球: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右臂内旋,使拍面角度稍前倾,向身体右后方引拍,右臂从身体右后方向右前方挥动;3.击球:当球下降至稍高于球网时,击球中…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6,(12):86-97
1 波尔——改变握拍方式,使手腕更加灵活用正手发出两种旋转不同的球组图 A 为传统的正手发球。波尔在发球时动作较小,以使对方难以判断旋转变化。组图 B 为逆旋转发球,即从身体内侧向外侧摩擦球的正手发球。引拍时,波尔的手腕向怀中内收的幅度很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手腕动作,增加对球的摩擦。波尔的逆旋转发球动作非常简捷、突然,这是他发球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12,(11):104-105
1.“转不转”发球关键在于球拍和球接触的位置。纯转球的触球点在球拍的下沿部分,发力时摩擦的距离最长。纯不转球的触球点在球拍的靠上部分,发力时把球撞击出去。  相似文献   

16.
现代排球发球现状的改变,与发球技术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但排球规则的改变是促使排球技术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不可否认的原动力。到底新规则下,每球得分制对当代世界主流发球技术对比赛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国内排球发球技术影响又如何,下面就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汪俊  冰沙 《网球天地》2014,(11):116-116
教练或同伴在网前喂送6个球,分别是2区边底线、中路底线、1区边底线,再2区发球底线、中路发球T点、1区发球底线,要求练习者用强烈上旋挑高球过顶全部到底线2区边线附近、并使第2落点在底线后3米开外,连续成功2组12个球后换项;  相似文献   

18.
球博士     
《乒乓世界》2000,(10):37-37
球博士: 我想了解比赛时发球应该遵守哪些规则。江苏谢杨 合法发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伸平、球应是静止的,球在发球方的端线 之后和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上。 2.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 抛起,不得使球旋转,抛球高度不 能低于16厘米。 3.在击球的瞬间,球拍和球应在比赛全面的水平面之上。 4、击球时,球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发球员必须让裁判员看清是否按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球博士: 我很想和一些生产乒乓球器材的厂家取…  相似文献   

19.
分析排球每球得分制给男排比赛带来的影响、变化以及形成的特点,指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着体能、发球、一传、技战术等诸方面差距,论证其向世界高水平冲击的可能性,为我国男排再创辉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伟 《网球天地》2009,(9):136-137
目前我国青少年选手,尤其是女选手,大部分采用单一的屈腕发球,发出的球呈侧旋,造成发球的力量、角度变化和旋转都无法跟上现代网球运动发展中对发球落点多样化和用发球抓住对方反手的需要。因此,从不同角度阐明前臂旋内发球与屈腕发球的区别,是提高青少年发球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