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是人生的第一次定位,是进入大学之后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高考志愿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可持续性。然而,高考志愿选择的被动性和盲目性与大学生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科学规划。因此,普通高中学校要加强学生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教育;高等院校要以学科大类招生改革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双学位教育,多头并举,促进大学生自主、自由、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 新高考改革的展开,倒逼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关注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下,对于小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太过遥远?答案是否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远不等同于"一纸计划书",在规划开始前,对"生涯"的觉察、对"生涯意识"的培养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3.
<正>伴随新高考改革相关政策实施后,使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各学科教师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以往高中学校教育中,教师普遍更关注理论性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对此学校和教师应从不同方面入手,建立体系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从完善上层设计、建立教育管理体系、学校调整机制、完善生涯教育流程、开展家校合作、培养规划生涯意识六个角度,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在新高考改革方案中提出,应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的高考制度改革促使中学教育重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传统的教学机制下,高中毕业生除了高考升学以外自由选择的发展空间非常狭小,学生针对于高考的选择受到教育条框制约也非常被动。新的高考制度改革基于深化素质教育,在优化了招生制度的基础上,逐渐改变以往对应试教育的侧重,帮助学生提高对自我生涯规划的认识,拓展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新高考"自主选择"模式的施行,要求学生要学会选择、规划人生,这使得地理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成为必然趋势。文章浅析了在地理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及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存在对自我认识不足、职业意识淡薄、职业生涯教育薄弱、职业或专业目标模糊、生涯决策自主意识不强、职业价值取向偏颇、规划意识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欠缺等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加强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各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或系列讲座和活动,在校园内引起广泛反响,随着大学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深入,一些现实问题也逐步显现:比如,学生自主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淡薄,对未来感到迷茫,社会适应性不强等.本文以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象--大学生为主体,提出:要使大学生本人直接参与自己人生目标的设计,让他们对相关教育资源的利用更加自觉、更加充分,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浙江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一个很明确的方向是:学生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其中,涉及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开展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职业生涯教育成为了普通高中的一个新课题。本期视点,我们围绕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题,以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为例,探寻美国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对我们的启示,探讨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实意义与衍’生价值,以及如何在普通高中实践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等问题,以期对我们高中的职业生涯教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所采取“两依据一参考”和 “3+3”或“3+1+2”的考试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余地,也催生了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语文学科属于学生发展阶段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普适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职业生涯教育。一是用好现有教材例子,发挥潜移默化作用;二是构建生涯规划教育学习任务群,感知职业生涯教育;三是搭建实践应用平台,体验职业生涯教育。  相似文献   

10.
何瑛  安文杰 《考试周刊》2023,(36):18-22
“三新”改革即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三新”改革标志着现阶段高中育人方式的重大转变,要求要培养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内的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职业规划设计理念、“三新”背景的新要求、高中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高中班主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方法等方面分析在“三新”政策下,班主任教师需要通过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树立正确职业观、发展职业兴趣、建立校企合作来提升对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拥有应对未来个人发展及就业、新时代教育挑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