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在多元文化教育场域中凸显,是帮助来华留学生融入中国高校生活、实现对话交流、塑造知华友华爱华文化品格的重要载体。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认同在自我构建与他者投射中镜像生成,于差异性与同一性中链接文化意义,从遮蔽向去弊转化中回归教育本分。对此,从文化自信视域出发,针对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提出从自我建构和他者认同着手,围绕“认同情感、认同场域、自我形象、育人共同体”发力,提升来华留学生辅导员自我归属感,增强认同感,进而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涵养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来华留学事业进入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留学生教学管理的目标逐步转向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上.提升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要从三方面着手:运用互联网思维,丰富文化认同途径;开发隐性教育资源,创设文化认同情境;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夯实文化认同根基.  相似文献   

3.
加强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有利于留学生学成后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针对目前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学校可以从教材与课程建设、师资与管理队伍建设、丰富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着手,强化对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培养国家战略所需的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而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将地域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是有必要的。以广西地域文化为视角,力图挖掘和利用桂地文化资源的优势,从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师以及教学模式四个方面探讨桂地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策略,以提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效果和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推动广西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非贸易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来华交流和学习,汉语学习成为非洲国家来华留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来华非洲留学生不仅是汉语的学习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播,对外汉语教学要强化实践教学,优化教学体系。培养知华、友华的非洲朋友,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中非关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比例进一步增加,留学生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帮助国际学生适应中国生活和学习。文化认同是文化适应性的基础,针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问题和文化素质发展研究有助于发现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定量研究,了解来自江西三所高校230名亚洲和非洲国家的本科留学生的留学动机、语言状况、文化传播渠道、中国文化认同情感因素和中国物质文化认知程度对留学生文化素质发展的影响,以期提高留学生中国文化素质和文化认同,顺利完成学业,把未来职业发展和两国间的友好往来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项目的推进,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问题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面临的时代命题。教学中应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底蕴,尊重他者文化,探索融通中外文化传播的新表达;文化体验课应注重针对性、切实性和深刻性,避免走马观花;还应挖掘地域文化元素,搭建媒介文化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为来华留学生开设中医药文化体验课程,不仅为来华留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中医药文化的窗户,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贵州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医药文化体验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开设该门课程的现状、成效和困难,基于研究结果,建议教学单位应充分认识该课程开设的重要性,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倡议课程的开设不应只局限于个别院校,应当作为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相关课程在贵州高校中作广泛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9.
陈旦 《教育教学论坛》2019,(10):259-261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中外文化差异,是由于中华文化的群体本位意识与外国文化的个体本位意识的一种异质相斥。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随之发生变化。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帮助高校引导留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资源,留学生不仅可以保持原先的社交网络,而且可以与中国的同学和朋友开展深入的交流,这对于他们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更好地适应中国环境,形成合理的价值取向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上海市八所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和体验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来华留学生最主要的教育预期还是学好汉语、了解中国社会文化以及有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高校的教育质量、声望及其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国际化程度是影响留学生教育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实际体验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来华留学生教育应基于学生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建立留学生教育服务支持体系,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体验。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对外汉语教学和对德汉语教学的历史谈起,以对德汉语教学为例,分析德国文化的特殊性及其对汉语教学的影响,并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方面,即教材和教师两方面解决和注重文化差异问题,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重视学习者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以此激起学习者的认同感,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对自身所肩负的文化使命以及历史使命有一定了解之外,还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确保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审美意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文章从利用多媒体技术传递传统文化、挖掘教学内容传承传统文化、开展教学活动认识传统文化、创新教学方式渗透传统文化四方面,对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气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留学生在学习语气词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以常用语气词"呢""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对外汉语的语气词教学起到一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Due to the spread of TCFL(Teaching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more foreign students starting to learn Chinese domestically or aboard.And TCFL teachers face various students from so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so it is important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realize cultural difference during teaching.Both sides need to develop cultural awareness and have the abilities to accept and learn each other's cultures.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的国际体系中,文化认同和文化吸引,已经成为维系国家民族间稳定关系的重要保证。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增进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了解和沟通,有利于我国国际形象的树立以及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外语教育应该肩负起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把中国现当代社会生活内容与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教学中,确定双向文化语言教学方向,注重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和中国文化的输出,从而提升我国学生文化外宣素养。  相似文献   

16.
在赴海外完成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中,如何在异文化氛围中处理与当地文化的关系、如何亲和而有效地进行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是海外对外汉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梳理利玛窦在华传教的过程,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以为今日对外汉语教师海外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有必要了解这种语言所承栽的文化。英语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量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学习中医的留学生必然要接触到很多中药的量词,而汉语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反映着汉民族的范畴化特征,有着深刻的认知基础。根据认知理论,引导学生认知隐藏在“习惯”背后的一些搭配规律或者“倾向”,并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这对对外汉语教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社会历史状况和当今社会环境、以及高校课程设置和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等原因,当前高校大学生本土文化培育状况令人堪忧。高校应通过改进课程设置、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对本土文化的重视、以及创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等举措,帮助大学生树立本土文化意识、具备较全面的本土文化知识和能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平等观念,从而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20.
英汉互译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互译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英汉双语互相转换的能力。实现英汉互译教学目的,需要从英汉互译教学的定位出发,了解教学实践中现存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走出目前英汉互译教学的困境,改变“教师专注讲,学生糊涂听”的现状,促使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多阅读、勤背诵、常思考、重交流,熟练掌握英汉互译的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