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说到古时候的一些清客为人帮闲,还亏他们真有两下帮闲的本事时,举了一个诗坛轶话:有一个人约朋友开诗酒之会,并带头吟诗:“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是白的,明明是“柳絮飞来片片白”怎么能说“片片红”呢?一阵哄堂大笑,弄得他窘态百出,下不了台。这时,旁边有位清客很为那人抱不平,他说,这句诗实在作得好,而且还有出典呢。他提笔就在前面加上三句,凑成一首完整的诗:“廿西桥畔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这诗是说在扬州廿四桥畔,夕阳照在桃花坞上,红光四射,柳絮顺风飞来,像落霞一样,片片…  相似文献   

2.
飞舞的柳絮     
刘宁 《山东教育》2009,(5):35-35
天气渐暖,柳树发芽了,柳絮也随之漫天飞舞起来。一片从窗户飘进来的柳絮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柳絮!柳絮!”一只只小手朝柳絮伸去。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快看外面!”孩子们的目光立刻刷刷地射向窗外。哇!漫天飘着白色的柳絮,好似一群飞舞的小精灵。孩子们兴奋极了,一个个使劲探着小脑袋,好像要从窗户上钻出去一样。我说:“走!孩子们,咱们到外面看柳絮去。”  相似文献   

3.
柳絮飘飘,飘向空中。燕子说,“雪花,雪花,快快走吧,冬天已过,我刚回家!”柳絮说:“我不是雪花,是柳树妈妈的娃娃,春天到啦,妈妈让我来装扮你美丽的家!”柳絮飘飘,飘到地里。种子说,“雪花,雪花,快快走吧,冬天已过,我要发芽!”柳絮说:“我不是雪花,是柳树妈妈的娃娃,春天到啦,妈妈让我来唤你快快长大!”柳絮飘飘,飘到公园里。小朋友说,“雪花,雪花,冬天已过,快快走吧,我要玩耍!”柳絮说:“我不是雪花,是柳树妈妈的娃娃,妈妈让我来告诉你们:春天到啦!”柳絮飘飘……$重庆市渝北幼儿园@张利英  相似文献   

4.
姜仟 《红领巾》2011,(3):46-46
今天第一节课,李老师提着一个红袋子走进教室。我们感到好奇,目光盯着那红袋子不放。李老师闸:“你们猜猜袋子里是什么?”莫不是又来玩“咬画”、啃苹果比赛之类的课堂游戏吧,那样既有趣又解馋。于是,有人说是饼干,有人说是苹果,还有人更会说,  相似文献   

5.
关于“雪”的比喻,其中最有名的故事,说的是东晋有个才女叫谢道韫,有一次去叔父谢安家玩,正遇大雪,叔父便考自己的子侄们如何喻雪。其中一位叫谢郎的说“空中撒盐差可拟”,这时谢道韫起身说:“莫若柳絮因风起”,于是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而有了“咏絮才”的美誉。但问题是“空中  相似文献   

6.
流沙 《广西教育》2007,(7C):41-41
一位学者,前几年出了几本书,慢慢红起来了。但他遭受的非议也多,有人说他“作秀”。有人说他的文章是垃圾,有人殚精竭虑地从他的散文中寻找文字漏洞进行批判。[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红泥巴广场     
今天是星期天,早晨,我跟妈妈出去玩。在路上,我看见满天飞舞着像雪花一样的东西。这是什么?妈妈告诉我,这是柳絮,里面有柳树妈妈的宝宝。这些柳絮真调皮,一个接着一个朝我飞过来。我蹲下身,从地上拾起一片小柳絮。它真轻啊,里面的种子像一个很小很小的绿球儿,外面裹着一层白色的绒毛儿,样子很可爱,很有趣。妈妈又告诉我,这些宝宝落在哪儿,哪儿就会长出一棵小柳树来。正在这时,一片小柳絮飘到了我的脸上,我问妈妈:“要是柳絮落到我的眼睛里,会长出小柳树吗?”妈妈笑着说:“会的,柳树就在你的眼睛里。不信,你朝四周看看。”我朝前看看,朝后看…  相似文献   

8.
成语笔下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那么怎样才能拥有这种才能呢?请看下面的例子。一次,几个文人在一起做诗,有人冷不丁地冒了一句: "柳絮飞来片片红。"诗一出口,人们立刻哄笑起来。为什么?因为柳絮不可能是红的,如此表述显然不合逻辑。但那人添了一句之后,他的"怪诗"立刻变得顺理成章了,这一句就是"夕阳方照桃花坞"!不是吗?何必大惊小怪-那红色是晚霞染的!您看,只因"添" 了这一句,原来不合逻辑的诗立刻变得点水不漏!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有人认为她是一个留恋灯红酒绿渴望奢靡生活的女子,是不值得同情的;也有人说商人经商是正当的,稍有别离就耐不住寂寞,便“梦啼妆泪红阑干”,难道为妻还不如为娼?但还有人说,琵琶女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因为那首《暗香》,沙宝亮红了。有人说他深情款款,有人说他才华横溢,有人说他有诗人的气质,有人问他是从哪冒出来的新人啊……其实很早就听说沙宝亮的名字了,比朴树还早,那时他似乎叫沙宝,还有首很不错的作品《扫落叶的人》。这么个出道数年在歌坛打拼至今的人,如果不红恐怕永远是个新人,不被人知晓的新人。如果一定要讲究字面意思,那么从歌手的身份来讲,沙宝亮的确是个“新人”。最近对沙宝亮的宣传,统一的口径是:来自北京的新人歌手。我心里顿时有一种当时见朴树拿  相似文献   

11.
《广东第二课堂》2014,(1):17-19
有人说,“家”是有味道的。吧唧一下嘴巴。你尝到“家”的味道了吗?有人说:“有点儿香草雪糕的味道。”淡淡的,很温馨。有人说:“像极了蜂蜜。”甜滋滋的。一直甜到心底。有人说:“像洋葱。剥开来,我直掉眼泪。”它带来一种想哭的冲动。  相似文献   

12.
<正>“有人说”就是“有人认为”的意思,如果用于口头则是一种发语方式,所持话语或观点者往往为泛指对象。如“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有人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这里的“有人”是谁,大家都不知道。“有人说”也是一种写文章的设置方式,以此为端,形成垫势,提出自己的看法,为进入下文议论服务。“有人说”的内容或观点倾向,有的是正面的,多数为有争议的甚至反面的。对“有人说”的内容或观点进行评说,当然要摆事实,讲道理,  相似文献   

13.
“杨花”考     
“杨花”一词经常出现于中国文学作品中,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也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题材。“杨花”究竟是什么呢?大多数地方都把它解释为“柳絮”,那么“杨花”是不是“柳絮”?为什么把“杨花”称之为“柳絮”?为了解答这一系列问题,本文首先从杨、柳谈起,着重从文献学角度对“杨花”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没有去过周庄,就不会知道江南有多美。梦里的周庄.总是那样的柔美、典雅,细雨中飘飞着点点柳絮。从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到一条深巷、一幢老屋、一座石桥……周庄永远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挥一挥衣袖,迷蒙了往昔,模糊了过去……  相似文献   

15.
杨花诗揽胜     
柳絮为何又叫杨花,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隋炀帝杨广开凿运河,动员民众在运河沿岸植柳,凡种活一棵柳树者辄奖励细绢一匹,于是百姓争先恐后的栽植。隋炀帝不仅亲自植柳,并赐柳树姓“杨”。此后,杨柳便亲如一家,不分彼此了,既然垂柳可称为垂杨,那么“柳絮”称为“杨花”也就顺理成章了。  相似文献   

16.
作文红茶馆     
[开馆泡茶] 有人说,语文是生活的。在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语文,感受到语文的存在。有人说,语文是快乐的。这里有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曲折动听的故事,有恢谐幽默或生动形象的语言……有人说,语文是美丽的。这里有美丽的风景如“春天”,有美丽的父爱如“背影”,有美丽的语言如“兰亭”……有人说,语文是人生的。一篇真情的文章,一席精彩的辩语,一腔圆润的朗诵,一手美丽的字迹……改变我们人生的命运。有人说,语文是深刻的。语文让我们去认识,去思考,去判断,去分析,去辨别。有人说,语文饱含生命。…  相似文献   

17.
午饭后,我带孩子们出去散步。正值柳絮纷飞的季节,漫天的柳絮有的随风飞舞,有的落在地上旋转着、追逐着。“哎呀,天这么热还下雪?“不知是哪个孩子说了一句。“对呀,怎么会下雪呢。“马上就有孩子回应。孩子们都仰起头来看,很多孩子跟着喊:“下雪了!下雪了!“  相似文献   

18.
人生·标点     
有人说:“人生好像一场戏,充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人说:“人生好像一杯茶,需要你去细细品味。”有人说:“人生好像一本书,不用心去读,是不会了解其中奥秘的。”可是我说:“人生就像许许多多的标点,充满抑扬顿挫……”人生如逗号。逗号是打上句号的前提。没有一条条小溪,哪会有江河湖泊,  相似文献   

19.
“砰,砰!”黄扬在用砖头砸水泥地。小伙伴们听到响声一窝蜂地围了上来。时间正值夏季。几个月来,学校大门口旁边的水泥地面不断地向上凸起,鼓起了一个个大包。有人说:“下面可能有宝贝”有人说:“下面可能有只大乌龟。”也有人说:“下面可能有一只  相似文献   

20.
石猴出世     
话说东胜神洲傲来国有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叫做“花果山”。山上有一块不知道是什么的大石头。有人说是天外来客,有人说是天外飞仙,有人说是室外天线,也有说是别的东东的。这一天,那块大石头忽然“biu”的一声,从里面蹦出来一只类似灵长类的动物来。这一“biu”可不要紧,可谓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