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同的动物,舌头的形状和功能不同。这是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的捕食对象和生存环境而形成的。一、倒生舌青蛙的舌头与人的舌头不同,其舌根生在口的前端,舌尖朝后贴在口腔下部,又长又宽,前端分叉,表面布满黏液。昆虫飞临时,它一跃而起,张开大口,迅速将舌头翻出,粘住昆虫,卷入口中。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舌头,形状多样,有的呈三角形,有的是圆形,有的前端分叉,有的似一根圆棒。舌头的长度,差别也很大:食蚁兽体长1.3米,舌头长0.4米;针鼹的舌头有体长的3/4;长颈鹿的舌头可伸长到45厘米。  相似文献   

3.
青蛙     
①青蛙,又叫田鸡。它的家族很多,有黑斑蛙、泽蛙;有大到半斤重的虎纹蛙;有小到蚕豆一样的浮蛙;有鸣声如琴的弹琴蛙;还有背上布满疙瘩的蟾蜍,俗称癞蛤蟆。各种蛙有出色的捕虫本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青蛙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农民以青蛙鸣声的早晚与大小,来估计庄稼的丰歉情况唐人章孝标有诗云:“田家无五行,水旱卜青蛙。”②说到青蛙捉虫的本领,首先得从它的舌头和眼睛说起。青蛙的舌头又长又宽,前端分叉。舌面上有一层胶粘的液体。它的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也很特别,舌根生在口腔的前部,舌尖是向里伸向咽喉的。捕食的时候,它只…  相似文献   

4.
王振奎 《生物学教学》2004,29(11):36-36
初中《生物》课本第一册(下)第八章“两栖类”一课中,在有关青蛙身体结构内容中,有这样一段叙述:“蛙眼只对活动的物体有反应,对于静止的目标视而不见,所以它只能捕食活动中的昆虫。……青蛙口腔前端的底部附着有肌肉质的舌,舌的游离端指向口腔里边。舌上有粘液,能够粘着捕获的昆虫。”对于课文中的这段叙述,学生只能凭各人的想象去领会,而实际中学生能亲眼看见青蛙用舌捕获活动中的昆虫的机会很少。  相似文献   

5.
知道变色龙吗?其实,变色龙是指一种生活在树上的蜥蜴,它用脚掌趾和尾巴紧紧抓住树枝,捕捉昆虫时,伸出带黏液的舌头,把昆虫粘住拉回嘴里。变色龙的生存有两大法宝:一是它的舌头很长,差不多和它的身体一样长,并且舌头伸出、缩回的速度特快,所以它能捕捉到足够的食物;另一个法宝就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你知道吗?有些动物的舌头长得奇形怪状、千姿百态。老虎的舌头上布满了一层密密的肉刺,当吞食猎物时,舌头能把猎物骨头上的碎肉一丝不留的舔(tiǎn)食干净。长颈鹿的舌头最长,但还比不上食蚁兽。食蚁兽的舌头伸入蚁窝可以把白蚁粘出来吃掉。青蛙的舌头更为奇特,舌根长在下颌的前方,舌尖则伸入到口腔内。当捕捉小虫时,舌头会立即倒弹出来粘住小虫,然后翻回口腔,把食物送入口中。啄木鸟的舌头又细又长,舌头上还有一排小倒钩,可伸入树洞,钩出里边的害虫。蛇的舌头尖部是分叉的,它的舌头与嗅觉器官相通。因此,蛇经常把…  相似文献   

7.
舌头和牙齿     
舌头已经长得好大了,牙齿还没出世。后来,牙齿出了几十个,个个都是硬汉子,它们成了帮派体系,把舌头困在中央。只要它们不给舌头放行,舌头连伸出口腔的一点自由都没有。  相似文献   

8.
奇妙的舌头     
蛇在地上移动时,总是仰起头,分叉的舌头从嘴里向外不停伸缩,这是用舌头探索周围的情况。因为蛇的舌头能接受空气中的化学分子,并能正确判断出近旁是什么物体。青蛙的舌头很奇特,舌根长在下颌前方,舌尖则伸入到口腔内。当捕捉小虫时,舌头会立即倒弹出来粘住小虫,然后翻回口腔,把小虫吞食掉,这是青蛙捕食的绝招。啄木鸟的舌头又长又细,上面生着倒刺,它用凿子似的嘴凿开树干上的蛀孔,然后把舌头伸进去,将蛀虫一只只地钩出来。长颈鹿的舌头很长,约60厘米,能灵巧地把树上的嫩枝叶卷住,吃起来就很方便。食蚁兽的舌头是动物中最长的,伸入蚁窝可以把…  相似文献   

9.
奇妙的舌头     
舌头,对人类来说是个味觉和发音器官,但对动物来说,不仅是吃食物时的搅拌器,而且还有一些非常奇妙的功能。 蛇在地上移动时,总是仰起头,分叉的舌头从嘴里向外不停地伸缩,这是用舌头探察周围的情况。因为蛇的舌头能接受空气中的化学分子,并能正确地判断出近旁是什么物体。 青蛙的舌头很奇特,舌根长在下颌的前方,舌尖则伸入到口腔内。当捕捉小虫时,舌头会立即倒弹出来粘住小虫,然后翻回口腔,把小虫吞食掉,这是青蛙捕食的绝招。 啄木鸟的舌头又长又细,上面生着倒刺,它用凿子似的喙凿开树干上的蛀孔,而后把舌头伸进去,将蛀虫一只只地钩出来,即使…  相似文献   

10.
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样才能够和睦相处。牙齿和舌头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牙齿和舌头是老邻居,他们在口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一天,主人去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牙齿在咬一个辣螃蟹时,不小心咬到了舌头,舌头又辣又痛,就骂道:"你干吗  相似文献   

11.
有趣的舌头     
《课堂内外(小学版)》2006,(11):F0002-F0002,I0001
动物的舌头形形色色,不仅构造千差万别,而且功能各有千秋,真是令人惊奇!最长的舌头长颈鹿可谓“长舌”动物,约60厘米,能把树上的嫩枝嫩叶卷住,吃起来很方便。不过,在食蚁兽面前,长劲鹿就相形见绌了。食蚁兽的舌头长得出奇。尽管它的头部很长,但还容纳不下能深入蚁穴的长舌。它的舌根长在胸骨部位,想想看,它该有多长吧!赖以生存的舌头有些动物的舌头,是它们生存的武器。一般动物的舌根都长在口的后端,而青蛙的舌头根部却长在口的前端。平时它将舌头卷曲在口内,当见到食物时,舌头就像子弹一样弹射出去,百发百中,迅速地把食物卷进口内。变色龙…  相似文献   

12.
蛇国探秘     
蛇的舌头狭长,舌尖分叉很深,可伸出很长。蛇舌头的前部可以向后缩进一个鞘状的舌基之中。蛇舌头的表面上有一层特异的组织,能感受到空气中很多气味的刺激。舌头不断迅速伸缩,其分叉的舌头不断摆动,是由于舌头上无味蕾,不能辨别酸、辣、苦、甜之味,舌头就成了嗅觉器官的好助手。舌头伸出口外,搜集空气中的微粒,这些微粒或粘附或溶解在舌尖湿润的表面上,舌头缩进口中,送入口腔上方的锄鼻器中产生了嗅觉,嗅  相似文献   

13.
知道变色龙吗?其实,变色龙是一种生活在树上的蜥蜴。它用脚掌趾和尾巴紧紧抓住树枝,捕捉昆虫时,伸出带黏液的舌头,把昆虫粘住拉回嘴里。变色龙有两大法宝,一  相似文献   

14.
鹅口疮是婴幼儿口腔、舌头上生出的凝乳状白屑,这种病为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下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婴幼儿。 发病初,先在口腔、舌头上或两颊内侧出现白屑,逐渐蔓延到牙龈、口唇、软硬腭等处,这种病的轻  相似文献   

15.
11.针鼹针鼹是产卵哺乳类动物,外形比刺猬大一些,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它们有长而湿润的鼻子和较长的舌头,因为没有牙齿,吃东西时只能靠舌头将食物在口腔内嚼碎。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每当我偷懒不肯劳动时,母亲就会这样教训我:“你可不是蛉蛉虫。”我明白她说这话的意思。那是说有一种土名蛉蛉虫的昆虫,经常会故意躺在地上装死,把长长的舌头伸出来,在太阳底下暴晒,直到发出恶臭。此时,很多小昆虫会循着臭味接近这条发出恶臭的舌头,以为有一顿美餐等着它们呢。等昆虫们一靠近,蛉蛉虫便把  相似文献   

17.
炎夫 《初中生》2005,(19):86-88
小时候,每当我偷懒不肯劳动时,母亲就会这样教训我:"你可不是蛉蛉虫."我明白她说这话的意思.那是说有一种土名蛉蛉虫的昆虫,经常会故意躺在地上装死,把长长的舌头伸出来,在太阳底下暴晒,直到发出恶臭.此时,很多小昆虫会循着臭味接近这条发出恶臭的舌头,以为有一顿美餐等着它们呢.等昆虫们一靠近,蛉蛉虫便把舌头迅猛地往嘴里一缩,一顿丰厚的美餐即时解决了.不过,蛉蛉虫的学名叫什么,我至今不知.  相似文献   

18.
射水鱼     
射水鲈长20~30厘米,身体扁平,头长而尖,眼大,体色淡黄略带绿色,有黑色垂直条纹。射水鲈的口腔上部中央有一条凹沟,它在捕食前的瞬间,将舌头抬起压住凹沟,接着两侧鳃盖用力压缩,水柱就从口中急速喷出,并射向水面的昆虫,距离可达1米以上,所以有射水鱼和高射炮鱼之称。在南太平洋群岛和波里尼西亚群岛附近海域,有一种色彩十分艳丽的射水鱼,别看它体形娇小,却是名副其实的  相似文献   

19.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田里、池塘边处处都有青蛙活蹦乱跳的快活的身影。它捕虫时的潇洒英姿更是让人赞不绝口,害虫一旦靠近它就等于是送羊入虎口,怎么也难逃死劫。青蛙为什么会那么迅速地捉住害虫,而不至于让害虫溜之大吉呢?现在我们就通过解剖青蛙来揭开这个秘密吧!将青蛙仰放在蜡盘上,用手掰开它的上下颌,就会发现它的舌头很特殊———不像常见的哺乳动物那样舌根生在咽部,而是生在口腔底部的前端,舌尖却伸向口腔里面。用镊子将舌夹出后可以看到,舌很长很宽,舌尖还分叉,并且较薄,整个舌尖还分泌有黏液。舌具有这些特征有什…  相似文献   

20.
舌头的妙用     
这天,许多动物在森林里聚会。它们谈着,谈着,不禁夸起各自的舌头。 甲说:“我的舌头呀,长长的,粘乎乎的。我将舌头伸进蚁巢,蚂蚁就立即被粘在舌头上。啊,太美了!我便是靠舌头觅食的。” 乙说:“老兄,别夸了,我的舌头呀,能灵活地缠绕,把树枝上的嫩枝嫩叶全卷进口里,且还能对付多刺的树木哩。” 丙说:“我的舌头跟你的不同,我的扁平,舌尖还分叉,它呀能突然翻出口外,捕捉住蚊蝇昆虫,它们一个也跑不掉。” 丁说:“我的舌头细长又分叉,我不断地将它吞进吐出作耳朵使,这样便能探听到周围的动静。” 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