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禹 《出版参考》2007,(10S):27-27
作为现代出版的发源地和出版行业的百年老店,商务印书馆向来十分重视版权工作。版权贸易是版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商务印书馆的版权贸易从引进版权起步,进而与重要出版机构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迄今已形成引进、输出、合作开发新选题并重的良好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版权书之危     
谭嘉  刘莉 《出版经济》2004,(9):13-15
版权贸易的欣欣向荣,也不尽是阳光无限,其中也暗藏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处在发展的“瓶颈”,版权书贸易何去何从? 版权贸易一边倒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竞争力的低水平呈现,主要表现就是部分出版机构把版权贸易图书作为自己的主要赢利点,版权书引进数量之多背后是出版原创力量的薄弱。  相似文献   

3.
图书的版权贸易极大地丰富了国内的出版资源,以及国内的图书市场、文化市场、教育市场,同时改善了国内出版机构的经营管理。随着入世的临近,出版社越来越重视版权贸易的交流。因此,如何做好图书版权贸易的全程策划,也就越来越引起出版界的关注。下面是我在图书的版权贸易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与体会。一、做好图书的选题论证选题论证是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基础上。如引进某一专业的图书,必须比较准确地掌握以下的信息:国际上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国内该专业的发展情况;国内该专业图书的出版情况和销售情况,国外该专业图书的出版情况…  相似文献   

4.
2009年以来,中央一系列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为版权经济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出版走出去"战略则为我国版权影响力提升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伴随网络的勃兴和新闻出版业的改制,版权贸易逐渐向多元化、市场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版权商品化和版权资本化将迎来最重要的发展期。实物贸易与版权转让量将不断扩大,版权贸易也将由单向输出向深度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昇 《出版科学》2007,15(3):62-65
随着我国出版行业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版权贸易成为出版社优化出版结构、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法宝.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在与国外出版商进行版权贸易的三个阶段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前不久曾这样说:"版权贸易与华文出版,都是新世纪中国出版走向世界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且要努力做好的工作.版权贸易既是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服务贸易的一个内容,也是知识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版权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新中国出版业而言,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软件等的版权贸易,已成为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自九二共识以来,两岸版权贸易越来越频繁,出版合作进一步加深.目前,台湾已经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版权输出地.两岸出版交流是跨越体制的文化交流,文章梳理了当前两岸版权贸易中出现的法律纠纷问题,主要有重复授权问题、无权授权问题、出版作品侵权问题以及中国内地作者维权难等,提出促进两岸版权贸易合作、解决两岸版权贸易纠纷的法律和制度协调方案包括制定区际版权贸易法律冲突法、构建两岸著作权法律法规数据库、完善中国内地著作权法附属型立法.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地区图书版权贸易现状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版权贸易是当前国际经济活动中最活跃、最有创造性和最广泛持久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出版、广播、影视、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在我国,最活跃的是出版领域的图书版权贸易.  相似文献   

9.
陶莉 《出版经济》2003,(3):23-25
建立成熟的版权贸易观念——专业化发展的战略眼光 一个更开放、更自由、更有竞争力的出版环境正在成为我们进行出版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中国的出版产业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间的版权合作和版权贸易参与到新一轮的资源分配中来。《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2年报告》的内容让人相信在过去的24年  相似文献   

10.
图书版权贸易已成为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桥梁。逐渐增长的图书版权贸易额和十年的图书版权贸易总额均显示出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正稳步走向世界,对外图书版权贸易已初具规模。但是,从图书版权贸易中成功获取出版资源,还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全面配合,严格准确的市场分析、完备的营销策划和高效的生产安排对于图书版权贸易的成功运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吴明 《编辑之友》1995,(2):39-40
版权贸易中的“译林”吴明【南京】1992年10月,我国正式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从此,出版翻译书首先必须获得版权所有人的授权。这对于以出版翻译图书为主的译林出版社,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两年过去了,来自译林出版社的信息是:他们积极迎接挑战,把压力...  相似文献   

12.
要做好版权贸易工作,应树立和强化国际出版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版权贸易整体规划,并在版权贸易工作实践中讲究原则与技巧.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大量引入图书出版业,今天出版业这个朝阳产业更呈现了勃勃生机。一种全新概念的国际版权贸易方式——“网络版权贸易”正在悄然兴起。 1999年美国一批颇具网络经营管理经验并深谙出版业务的专家发起组建“国际版权在线”公司 (Rightscenter.com, Inc.),并开通了版权贸易专业网站“国际版权在线” (www.rightscenter.com)。它的诞生是网络技术与出版信息交流、版权贸易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当代国际版权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新颖的操作理念和运作方式。   “国际版权在线”不是普通的商业性营销宣传网站,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胡懿 《出版广角》2014,(14):22-24
正从事版权贸易工作与一般意义的营销工作不同,既需要懂出版,又需要懂法律,既要有纯熟的外语能力,也要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此外,还要熟悉市场,并且具备敏锐的眼光。因此,从事版权贸易的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从事图书版权贸易工作多年,深切感受到版权贸易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确定引进或输出版权的选题,到筛选合适的作品,再到与国外出版商联系、洽谈版权贸易,直至最后签订和执行版权合同,版贸工作不仅是从业者  相似文献   

15.
版权贸易的实质是在世界范围内共享优质出版资源、与合作伙伴利用各自优势共同获取利益的过程.在近几年北京地区的版权贸易中,引进结构趋于合理,输出量大幅增加,版权贸易方式日趋多样化,但一些前些年积累下来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为促进版权贸易的进一步健康发展,笔者针对北京地区版权贸易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版权贸易断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版权贸易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出版工作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受到我国出版业的高度重视.但是,随着版权贸易的蓬勃发展,一些出版机构急功近利、盲目引进和只重引进、忽略输出的问题凸显出来,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忧虑.  相似文献   

17.
刘莉 《出版经济》2004,(9):30-33
中国图书出版市场面临的,首先是来自国际图书市场风云变幻的影响以及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密度竞争,其次是同网络时代之下数字化的、快餐文化式的网络信息消费理念展开争夺眼球的拉锯战。事实上,在过去网络飞速发展、颠覆重构人类信息接触方式的十几年中,图书出版还是成绩斐然。发达国家的图书版权出版和贸易更是直接运用因特网的信息高速传递,升级工作效率、提高竞争力。面临挑战,中国版权书出版和贸易唯一的出路就是熟谙国际版权贸易的游戏规则,拿起数字化之刀、国际化之叉,分割国际版权贸易的蛋糕。  相似文献   

18.
优秀出版物的版权引进与输出,能成为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要做好版权贸易工作,应树立和强化国际出版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版权贸易整体规划,并在版权贸易工作实践中讲究一些原则与技巧.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出版界对外版权贸易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这种文化交流不仅繁荣了出版市场,也促进了我们出版行业的发展与改革,很多出版社从中获益匪浅.但随着涉外版权贸易的扩大和深入,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需要着力注意解决.  相似文献   

20.
在版权输出捷报频传的背景下,本刊特别走访了国内几家大型版权代理机构、国际出版公司的驻华机构和从事版权贸易的中介机构,他们直接面对版权贸易双方,最清楚内外需求和实际操作流程。从采访中我们发现,各方对版权输出心态微妙,可谓喜忧参半、五味杂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