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爱德华.阿尔比是继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姆斯和阿瑟.密勒之后美国当代剧坛上涌现出的又一位戏剧大家。其作品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体现出典型的欧洲荒诞戏剧特点,即强调人类生存的虚无本质和周围世界的冷漠无情。然而,阿尔比的多数戏剧作品在除去荒诞的形式外衣之后,在更深层面上则表现出对美国当代社会问题的现实性思考和批判。本文以阿尔比早期代表作品《美国梦》为例,着重分析作家是如何通过荒诞戏剧的艺术形式来实现对美国当前所谓"富裕"社会的批判和抨击。  相似文献   

2.
荒诞性是美国现代著名戏剧大师爱德华·阿尔比戏剧创作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其戏剧作品的语言风格、人物塑造、内涵主旨等方面。剧作《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作为阿尔比后期最具荒诞和反叛特性的作品,采用无意义的对白挑战了传统戏剧语言的权威,以面具化、变态化的人物形象和离经叛道的内涵主旨颠覆了戏剧传统的规范,犀利探讨了现代科技社会高度文明下人类普世道德的容忍底线,启迪人们重新考量文明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阿尔比将两个身份地位悬殊极大的人物巧妙地运用语言构建和设置矛盾冲突,最终走向毁灭的剧情置于以动物园的故事为话题的交流和对话中,用荒诞的手法表现荒诞的存在,从而引出荒诞悲剧之后的根源在于人性生存的悲剧。本文本试图从荒诞表象入手寻找荒诞背后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4.
美国戏剧巨匠阿尔比的《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因其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一经上演便引起巨大反响和热烈争论.该剧以荒诞的戏剧形式,讲述美国建筑师马丁与一只他名之为“西尔维娅”的山羊发生了不伦之恋,从而引发家庭矛盾.本文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出发,研究该剧的荒诞主题,讨论人的异化问题、孤独与焦虑、人的自由选择和对抗荒诞,从而鼓励人们正视现实,积极采取行动才有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涵 《海外英语》2012,(6):202-203
荒诞派戏剧虽然已经经历了长久的发展,但往往局限地指贝克特、约内斯科、吉尼特和平特等欧洲作家的风格和特征。追溯荒诞派戏剧对美国戏剧的影响,爱德华.阿尔比是少数几个不能被忽视的作家之一,他对荒诞派戏剧的传承和发展使美国戏剧的内容更加丰盈。通过将荒诞派戏剧因素与现实主义技巧交织,同时融入永恒的爱之主题,阿尔比成功地让此著作超越荒诞,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的美国文学进入了相对沉寂的十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才逐渐涌现出诸如“战争文学”“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等文学流派。这其中,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运用无序的叙事和荒诞的人物情节设计揭示生活本质的特点毫无疑问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为文学发展的产物,阿尔比剧作中黑色幽默元素的出现就有了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加缪的小说《局外人》是荒诞哲学思想的展示。该小说主人公莫尔索以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出对荒诞的彻悟,即对一切事情均采取一种超然态度的生活哲学。他凭借着对本真自我的追求与荒诞的社会抗争,造成了自己与社会的格格不入,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无法沟通。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解说,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8.
指示"不合乎理性或不恰当,与理智不相符"的"荒诞",在文学世界里揭示了人与世界处于一种敌对状态。人与人,人与世界无法沟通,人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上存在着。这种"荒诞"主题深受"残酷戏剧"的影响。在荒诞派作品中,主题、话语地位和"物"的地位等方面都显现了"残酷戏剧"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周志欣 《考试周刊》2012,(93):30-31
爱德华.阿尔比的成名作《动物园的故事》通过两个陌生人的谈话表现人与人的隔绝和难以沟通的主题。本文以荒诞派戏剧特点为依据,通过文本分析此剧在主题和形式上表现出的荒诞派戏剧特色。  相似文献   

10.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加缪,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把“荒诞”视为哲学问题来严肃地探讨。在他看来,荒诞笼罩着一切,它无处不在。荒诞不是生活的结果,而是真正理解人生、世界的开端。人与世界相对立、人与社会相冲突、人与自身相分裂,这就是荒诞产生的根本原因。加缪明确地向世人宣布:面对荒诞只能反抗,反抗与人性共存,因而与人共在。加缪的“荒诞”是欧美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1.
爱德华·阿尔比的戏剧作品取题广泛,大多涉及家庭、爱情、道德、社会等各个方面。在其作品中,他常巧妙借助一系列意蕴丰富的动物形象,深入探讨人与社会、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犀利地直面社会问题。从生态理论的视角出发,着重分析阿尔比的代表作《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中最典型的动物形象——山羊,以揭示其蕴含的象征意义,进一步探讨作者通过作品所展现的人类生存状态,从而深入发掘出阿尔比借助山羊原型隐含在作品中的对人类生态文明日益恶化的担忧以及对生态和谐的期望。  相似文献   

12.
《黑暗的心脏》的存在主义主题--荒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黑暗的心脏》中,康拉德通过景物、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类的荒诞经历。生活是荒诞的,人本身也是荒诞的。也许死亡能消除荒诞,但荒诞只是破坏了人们的所有计划,使人陷入虚无之中。可以这样作结论,康拉德和存在主义者对社会和个人的荒诞的处理源自于纷杂冷漠世界的反面经验。康拉德认为人在一个充满外部约束的天生悲剧的世界中是荒诞的。存在主义者也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主义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异化,而这种异化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崇尚物质主义的生活原则造成的,从而导致现代人生存处境的荒诞和虚无。盖茨比的一生就是这种荒诞、毫无意义的社会的牺牲品,对死亡的选择是其实现自我复归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悲剧精神主要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格格不入以及主体对自我的追求与超越。在加缪创作的《局外人》这一文本中,主人公默尔索与他人、他社会难以沟通,最终被社会视为异类而被排除在外。但是面对荒诞的社会生活,默尔索表现出强烈的抗争精神,坚持对本真自我的追求,实现了精神上的自我放逐。  相似文献   

15.
荒诞派戏剧是现代主义文学对存在的荒诞性百年探索的表现。它揭示了现实的荒诞,世界的丑恶,不合理与毫无意义。表现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我的关系的荒诞主题。其艺术手法荒诞夸张,舞台形象荒唐怪异,以直喻和象征代替言说,彻底解构语言,实现了荒诞主题与荒诞的戏剧表现形式的统一,使戏剧艺术获得了崭新的言说方式。从而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一次跃进  相似文献   

16.
爱德华·阿尔比在剧作《美国梦》中运用荒诞的形式,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和人类精神世界的绝望,探讨了社会现实问题,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代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7.
卡夫卡的《变形记》采用极其荒诞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通过人的异化揭示了人性的扭曲以及社会现实.它作为表现主义的典型之作,将荒诞和真实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在事件情节架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处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将各种关系的荒诞离奇以及社会的真实性和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融为了一体,突出了小说的主旨,揭示了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在加缪看来,存在本身即是荒诞人对荒诞人生的一种反抗。荒诞人默尔索因察觉到世界的荒诞性,而感到自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局外人,世界上的人和事对他而言都是"无意义"和"无所谓"的。但并非所有的荒诞人都会感知到这种身为"局外人"的孤独。孤独感产生于人对自身之外世界的认知和关系。一定程度上来讲,"局外人"的孤独之感只是反抗荒诞人生的一个最初阶段。本文将从局外人与荒诞英雄,局外人与他人,局外人与社会三个角度来分析默尔索在反抗荒诞人生时的孤独之源。  相似文献   

19.
美国荒诞派剧作家爱得华.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问世已有半个世纪,但一直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它是一出人类社会的喜悲剧。一方面,人类进步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使人不再像人猿一样过着动物般的生活;另一方面,人类又变得虚伪、疏远、无动于衷、精神颓废,人情冷落,世态炎凉,人如动物,人性不在进化而在退化。剧作者阿尔比运用了很多语言学手段使这一深刻的主题鲜明突出。本文是对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的拾零。  相似文献   

20.
加缪的《局外人》显示了对荒诞的彻悟,以一种冷漠、沉默、无所谓的方式,凭着心灵的绝对真实与荒诞社会作对抗,是对荒诞社会彻底的否定和强烈的批判,具有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