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中国科技信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联合媒体、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科协"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宗旨,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中心发挥科技媒体信息传播与资源整合优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科技文化融合,提升科技扶贫能力,努力开创科技协同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1月16日,在中国科协指导下,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技新闻学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携手举办的2019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之"融媒新时代:全域传播"分论坛暨第十二届新媒体节科技新媒体论坛、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新媒体专业委第6次科技新媒体沙龙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在新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与传播研究体系下的全域内容生产、区块链+新媒体发展新机遇、智媒融合  相似文献   

3.
《学会》2019,(7)
<正>6月28日上午,在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中国科协第五期"风向标—中国创新创业先锋论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此次论坛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东北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突出中国科协"服务发展年"工作主题,聚焦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打造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全方位助力东北振兴和现代化龙江建设。与会嘉宾围绕"科技创新与东北振兴",发挥科技创新创业作用,强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行了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5月24日,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中国特色智库建设"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发挥中国科协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组织优势,推进中国科技智库的创新能力建设与跨界融合发展,打造中国科协高端科技智库品牌,搭建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中国科协与浙江省政府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科技智库论坛"。  相似文献   

5.
《学会》2021,(5)
正当前,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成果快速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科技与经济融合的一系列创新举措频出。中国科协于2020年起推出"科创中国"品牌,百余名院士挂帅,137家全国学会、279家地方科协联动组建105个"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组织近4000名科技工作者为基层提供科技服务。其中,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采访组邀请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盐城市科协成立于1959年,由11个县(市、区)科协、46个市级学会、6个高校科协、20个企事业科协组成。近年来,盐城科协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海外招才引智渠道,打造科普惠民平台,提升学会综合服务能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盐城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围绕中心,融入大局,服务科学发展立新功。向企业推介中国科协"企业科技信息专利服务系统"取得显著成绩。与省级学会协作建成16个省级协同创新服  相似文献   

7.
《学会》2021,(7)
正7月27日,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学会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开幕。论坛以"聚力创新转型发展"为主题,由中国科协、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学会承办,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协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支持。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相似文献   

8.
《学会》2020,(8)
正8月15日,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丽青岛,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圆满落幕。本届年会以"改革开放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合作发展"为主题,探讨新时代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新机遇、新挑战,探索开放合作的新视野、新共识、新机制。科技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中国科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多方共建科技智库,打造"科创中国"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中国科协及所属学会的整体优势,促进科技工作者进军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国科协于2014年9月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这是中国科协的一件大事,它凝聚着科协全系统、全体系的力量,承载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盼,标志着科协组织高高举起了创新驱动的大旗,打通了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的通道,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打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21,(5)
正学会积极开展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评价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通道,构建创新要素流动与聚合平台,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采访组走进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就学会在助力科技经济融合方面的工作,对学会秘书长高惠芳进行了专访。记者:在抗疫过程中,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为助力复工复产做了哪些工作?高惠芳: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号召行业企业共同抗疫,有序复工复产,  相似文献   

11.
《学会》2017,(4)
<正>4月13-14日,中国科协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总结交流会,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结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工作新做法,交流新经验,推广新模式,深入谋划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打造"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升级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  相似文献   

12.
<正>4月28日上午,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会见了广州市副市长王东一行,并听取关于"第一届中国科协、广州市人民政府创新科技成果交流会"(以下简称"科交会")筹备进展情况的汇报。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吴海鹰主持汇报会。"科交会"由中国科协与广州市政府联合主办,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助力跨越"为主题,旨在依托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才和智力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科协认真学习《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和《中国科协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意见》,深刻认识到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是中国科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要在新常态下更加充分发挥学会的独特作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科协工作的新中心,也是对学会能力提升的新要求。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省日照市科协积极争取中国科协、省科协及其所属学会的支持,紧紧围绕日照市发展"五大战略",坚持"六大问题"导向,以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的劲头,着力争取引进创新资源,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精准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为加快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新日照贡献力量。一、针对日照高层次人才不足问题,突出抓好以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为重点的招才引智工作加强现有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规范管理,争取与市委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是新征程上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研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切入口,梳理了科技创新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科技创新赋能区域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条件,提出了科技创新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方向。研究认为,科技赋能区域发展是区域创新理论、创新网络理论和区域合作理论相结合的实践成果;科技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信息化时代、国际环境、国家发展进程三者共同决定的,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京津冀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应以区域创新空间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动能、以数字经济驱动京津冀新征程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12,(7):3-3
<正>科技社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协同力量。为提升学会综合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经财政部批准,中国科协决定自2012年起面向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实施"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中国科协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通过以奖代补和开展重点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努  相似文献   

17.
《学会》2019,(12)
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低端制造转移,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科技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驱动作用,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是驱动纺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该文从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推进技术研发中心、成立生态纺织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方面,重点从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方面介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科技与纺织产业融合方面的工作实践,探索促进技术与经济高效融合的"学会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链接智慧,其享资源,消除科技创新的"孤岛现象",成为驱动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芯片"。本刊价值:科技期刊所刊载的创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体现出一个国家在相关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科优势,对于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援引"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杭州倡议书》"本刊目标: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援引《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一 个既能反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动力来源、又能协调创新要素与创新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四链"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这是一种跨组织共生式协同创新发展新范式.其核心是由科技导向型产业链、科技创新链、科技资金链、科技服务链构成的"四链",通过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优化创新生态系统,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协同建设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于这个理论框架,在对现实基础和制约因素进行客观研判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学会》2020,(1)
强化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是新时代科协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和崭新课题。潍坊市科协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建设"智库"、"峰会"带动、裂变成果三措并举,有力有序有效地打造"智库+产业"模式,探索实践科协组织助力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取得了良好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实践证明,新时代科协组织在服务产业发展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