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什么是体验,人们一般认为它是一种亲身经历,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但这一解释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体验活动。我们认为,所谓体验,应当是指主体通过亲历获得相应的情感和认识。这种亲历不仅包括实践层面上的亲历,即亲身经历,而且包括心理层面上的亲历,即亲心经历。亲身体验是主体通过实践层面上的亲历获得相应的情感和认识。但我们应当看到,由于亲身体验是主体在实践层面上亲历,主体的身心必须到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时候是不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的。而亲心体验则不同,它只需要主体的心理到场。在阅读教学中,一些不可能让学生亲身…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况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体验是指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有助于学生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景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学习活动,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经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并获得一些体验。"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活动,让他们在亲历中优化体验,感受学习的价值与成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关于什么是体验,人们一般认为它是一种亲身经历,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但这一解释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体验活动。我们认为,所谓体验,应当是指主体通过亲历获得相应的情感和认识。这种亲历不仅包括实践层面上的亲历,即亲身经历,而且包括心理层面上的亲历,即亲心经历。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但有助于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将“体验”纳入了过程性目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获得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态度。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消极的情感体验.虚妄的泡沫体验.  相似文献   

12.
邓燕 《广西教育》2010,(13):17-17
体验,是指主体通过亲历获得相应的情感和认识。这种亲历不仅包括实践层面上的亲历,即亲身经历,也包括心理层面上的亲历,即亲心经历。因此体验可以相应地分为两种:一种是亲身体验,它是主体通过实践层面上的亲历,如参观、考察、访问、操作,获得相应的情感和认识;一种是亲心体验,它作为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是主体自己的事情,他人是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亲历体验.体验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它不但有助于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化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唐静文 《海南教育》2014,(20):48-49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体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隋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不但有助丁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幼儿快乐情感培养的基本原则:1.快乐性原则。对于能带给幼儿快感并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活动,幼儿总是乐此不疲,并能表现出不凡的创造性。2.渗透性原则。在快乐情感培养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活动及其环节,不失时机地把快乐情感因素巧妙地铺垫或弥漫于幼儿接受影响的不同机会和层面,体现快乐教育的浸染作用和循序渐进的影响。3.体验性原则。教师要提供各种机会,将大自然当作课堂,大社会当作活教材,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调动各种感官充分体验。4.个性化原则。关注幼儿差异,注重个别化教育。幼儿快乐情感培养的主要措施:认识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