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柯一冰 《福建教育》2007,(12):33-33
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多予鼓励、关怀。培养学生习作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掌握表达和交流的技能是学习写作的主要目的,中学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要适应社会需要,要让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以及认识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写作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庄平 《河南教育》2004,(12):31-3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中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牛活,表达真情实感。”课标的界定,明确了写作是个体牛命的精神现象,不应该异化为对学生外加的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习作指导不能局限于课堂,要指导学生与大自然、与生活亲密接触,从中寻找和发现写作素材。要使学生有话可写,还要精心设计活动形式,注重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育部中考改革《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写作不得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习作要鼓励学生放开种种束缚,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标准》中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由此看来,不造假,是对习作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才是习作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这样建议写作教学: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我们怎样帮助学生为写作的“活水”求“源头”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新课改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要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捕捉习作材料,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情感升华。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是这样阐述写作性质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我们的作文不是为了  相似文献   

13.
《语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针对当前小学作教学的实际,笔认为,在作教学改革上,应努力实现以下“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语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特的精神,引导学生善于表现真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一论述阐明写作要经历两个基本阶段——认识阶段和表达阶段。学生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感知、思考、体悟,或者通过对文学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欣赏品味,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和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这实际上是学生逐步完成一系列体验的过程。体验得越丰富,越深刻,那么眼前的世界就越宽阔,越精彩,写出来的文章就越生动感人。可见,学生体验对其写作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体验是写作表达的基础,体验是写作表达的前提,体验也是写作表达的过程。本文着重论说如何丰富学生的体验,进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相似文献   

17.
汪治华 《学语文》2013,(1):54-5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才能让学生自主地选材、定题、各施所长、各展其能,张扬其个性,放飞学生作文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与交流的实践性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为达到上述目的,笔者以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作文质量与命题方式紧密相关。如何命题才能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呢?我们不妨把视点聚焦在中外作文命题上,其指导思想有所差异,作文的质量亦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