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面对小学生习作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现象,笔者认为,作文应该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与生活相融;启迪学生点燃情感的火花,用富有真情的作文评价滋润学生心田,让学生真正能够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让小学生习作之流中流淌着真情.  相似文献   

2.
李大勋 《课外阅读》2011,(3):216-216
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了虚假的、机械的应试练习。这就使得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呢?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徐大容 《考试周刊》2011,(35):60-60
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的语文能力,所以作文的训练是极其重要的。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学生的作文却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在里面,似乎都在代他人立言,学生个性化的真话、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都丢掉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这样做。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学生心灵流淌的泉水,教师需真诚对待,以真心与之交心,以真情激发真情,以智慧引发情思,让学生爱作文,爱生活,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美文来。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情绪”我采用了一些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为主,教师往往用应试作文标准去规范学生活泼舒展、风格迥异的文章,学生鲜明的个性遭到了抹杀。本文提倡"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抒我情",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陆瑞光 《学周刊C版》2011,(11):114-114
写作要有生活,生活离不开真情。文章要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的真心.当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说假话、说空话.如何克服学生作文中的这些弊端,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呢?我的做法是:用心换心。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新课程标准》)而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常常会无病呻吟。语言干瘪,缺乏真情。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真情习作,一直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近几年,我在习作教学中巧用电教媒体,诱导学生进行真情习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影响着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影响着我们的作文教学。尽管“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观念已走进作文指导课,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在作文品析时,仍用一种程式化、标准化的模式来衡量学生的作文,致使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笔者认为,习作品析需要走出“以文为本”的误区,重视“人本性”的开发。习作品析课需要“以真情唤真情”,这种“真情”,来自学生与习作的直接对话,来自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基于这种想法,笔者近两年来在作文品析课中着重作了以下两方面的尝试。一、言为心声”:悟一种真情表…  相似文献   

10.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是家人间的通信,它流露的是人间真情,真情无价 小学作文教学,师生们都感到较为困难,对此,我做了些探索,其中把作文批语当家书去写,这样的批语学生爱看,学生看多了就会慢慢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规范着高中语文教学。老师的教学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作文教学探索也不例外。笔者学习了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认为把握新课标理念,弄清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进行高中作文探索的关键。我们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整体性的观念,把作文教学跟学生的人格构建,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观,及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作文教学活动与学生个体、社会生活充分结合,摆脱矫情、空洞、幼稚和俗套的误区,在唯人、唯文、唯情的作文中,让学生有真情想抒,有真情要抒,有成功体验;在作文实践中体现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我思故我在”的精神面貌,发挥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好文章,应清新自然,有真实内容和情感。真情实感从何而来?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但今天,依然普遍存在着学生作文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现象。多数语文教师虽深知作文离开生活便成无源之水,无奈只是空叹学生无生活而已。从教语文几年,我觉得让学生写真情并不难,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快快乐乐写作文,是我的追求;能轻轻松松改作文更是我的期望!教作文和批改作文更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视批改环节,讲究批改艺术,批改富于情趣和人情味,在作文评改中注意与学生进行真情交流,批语评价适中、  相似文献   

14.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疼,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学生的作文中黯然失色.为什么学生的作文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因为他们缺乏丰富真切的生活体验.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如何让作文教学生活化? 一、创设情境,以情动人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展现生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在教学《游子吟》时,我播放了课件《儿行千里》的FLASH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沉浸在动画所创设的情境中,我及时引导他们:"母爱是伟大的,你们身上有什么让人感动的亲情故事吗?"学生们纷纷叙说自己的亲情故事,虽然平凡却感人肺腑,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真情.  相似文献   

15.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直倡导以真情作文。抒写心中想说的话。他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作文无非是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交流彼此的感情而记下来的话。情乃作文之生命,作文之灵魂。所以,我们Ⅱ乎唤作文的真情回归,鼓励学生写真话,诉真情,“我手写我心”,自然流泻灵动的文字。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愿写、会写、乐写,写出真心、真情、真意,真正实现"以我手写我口"轻松作文的高境界,学生作文才会得以提升。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教学应重视生活,从生活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而现实中,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怕写作文的畏难心理。针对这一心理,我们不妨从分析学生的作文心理及状态入手,改善教学,扬快乐作文之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快乐"自得",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着绚丽的浪花。在作文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实践和探索:一、快乐之"作文前状态"  相似文献   

18.
近读《初中生》杂志的几篇“千金作文”,不禁拍案叫绝!“千金作文”可谓字字表真情,句句写实感!这样的作文,在当下学生报刊上已很难见到.《初中生》不惜重金征集,刊发真情作文,引领真情写作风向,这种敢为人先的举措和行动,可喜、可贺而又可贵!欣喜之余,我再次想起了作文的“有意思”和“有意义”这个命题,想到了当下中小学作文堪忧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现实教学中,初中生作文往往不能抒真情写真意,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贫乏的情感制约着学生的情感表达。本文就作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教学理念 生活即是作文,观察即成作文。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有惧怕的心理,为了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减少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我设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讲真话,抒真情,自由表达,写出独特感受和体验,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