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资料     
“教”、“师”二字产生的年代很早,在殷代的卜辞中就已经有“教”、“师”二字的存在。例如: “辛亥贞于祖乙宗。丁酉贞王作三师:右中、左” “戊午卜师有子族。” “学多□父师于教。” 《说文解字》《师》:“二千五百人为师,从币从自,自四币,众意也。”其实,军队的指挥官也有以“师”字作称呼的。例如,协助武王伐纣,指挥牧野决战的周军统帅吕尚,称“师尚文”,他的正式官名是“大师”。由此可知,“师”字的古义是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和军队指挥官的官职名称。  相似文献   

2.
露一手     
《都是好朋友》四川省遂宁币中区城南小学邓丁 指导老师:刘子茂《摘星星》山东省胶州市买验小学高峰7岁 指导老师:纪若清。一了卜,广一一,一斜贫沈趁平害瓜《扫雪》浙江省绍兴市钱清锁江币小学施幼娣 指导老师:潘小萍《书法》江苏省海门币少年’g沈超平 指导一老师:沈辉34{....一(泣枯下问童子言抹禁去抵在此甲雪深不知支| 屯师《书法》长沙市育才学校易菲尔11岁《游乐园》浙江省绍兴下钱清拉江、位J·学徐琴萍 推荐一老师:陈秋华l旨导老师:何马兆罢粤口勺二《剪纸》浙汪省绍兴市钱清镇钱梅学校高丽萍 指导老师:周观兴《丰收啦!》四川省遂…  相似文献   

3.
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有个千百年来都读错的字,这是什么字?其实就是“错”字。但这个“错”字也挺怪,怪得有点不合逻辑。不是吗?“错”明明是一种糟糕,可“错”字里头却偏偏带了个极让人关注、又有价值的“金”字。难道“错”字真的与金钱有关?让我们细细地读读书,找找答案吧。首先,查字典可知,“错”的确是一种古钱的名称,如成语“铸成大错”一词中的“大错”,就是公元七年王莽下令铸造的一种刀形金属货币。《苏轼诗集·十八·赠钱道人》中也曾这样写道:“当时一快意,事过有余作,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那么,“钱币”怎么就和“错…  相似文献   

4.
“解囊”.从字面上看.是“解开口袋”(“囊”是“口袋”的意思)。解开口袋干什么?从里面掏出钱来使用。但“解囊”在实际运用中却有特殊的含义:指“拿出钱来帮助别人”(《现代汉语词典》)。例如:  相似文献   

5.
《伤仲永》有“或以钱币乞之’一句。“乞”课本注释为“求”,而“币”未加注解,参考书将这一句译为“有的人还送钱给他们”,“币”也未作解释。“币”,《新华字  相似文献   

6.
二、经济类《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九曰币余之赋。”郑注:玄谓赋,口率出泉也,今之算泉,民或谓之赋,此其旧名与?……币余,谓占卖国中之斥币,皆末作当增赋者,若今贾人倍算矣。贾疏:云“玄谓赋,口率出泉也”者,按《大府》云九贡、九赋、九功各别;义见《司会》云“以九贡致邦国之财用,以九赋令田野之财用,以九功令民职之财用,”贡、赋及功各别,赋为口泉也。是以郑君引汉法,民年二十五已上至六十出口赋钱,人百二十以为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已时兴“压岁礼”。笔者认为,“压岁礼”较“压岁钱”情更真意更切。因为“礼”与“钱”有着本质的区别:钱,币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必修二选取了《诗经》里的名篇《卫风·氓》。这首诗的开头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课本的注释是“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我认为“抱布贸丝”的“布”应理解为“货币、钱币”。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9.
教学答疑     
1.“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小荷”指什么?古诗《小池》末二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对“小荷”有不同解释,下面试以辨析。一说“小荷”指池塘,诗句是说蜻蜓立于池塘一角。但是,池塘怎能“才露尖尖角”呢,难以解释。可能是注释者把“小荷”同诗题“小池”搞混了。又一说“小荷”指没有舒展开的荷叶,诗句是说蜻蜒立在荷叶的尖尖上。根据荷叶形态,其初生如铜钱,人称“荷钱”。如果说“没有舒展开的荷叶”即指初生荷叶,那么此时荷钱哪来“角”?此说也不当。还有一说“小荷”指含苞的荷花,诗句是说荷花含苞欲放时,蜻蜓立在花苞的尖尖上。此说理由较充分。荷花将放未放时,花苞尖尖朝上,嫩绿中着有或白、或淡红的色彩,娇嫩婀娜,微风起,清香溢,嬉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创作的主体意识 ,即钱是一切罪恶的基因。唐代张道济在他的《钱本草》中论述了金钱的利与害和人们应该怎样对待钱 ,而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中则以形象揭示了金钱的罪恶 ,二者异曲同工、旨无二趣 ;《金瓶梅》和《钱本草》的两位作者在书文的命名上亦有某些共同之处 ,即二者均含有“金”与“钱”。两位作者的创作主体意识同功一体 ,即在于揭示金钱的利害和抨击金钱的罪恶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出师表》有云:“官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其中有“宫中”“府中”两词。此为何意?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如此注释:“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对此,部享昌老师在《“官中”“府中”之辨》(《语文学习》2018年第12期)中认为“这个注释值得商榷。……‘宫中’指皇宫是没错的,实质上就是朝廷。那么,‘府中’又指什么呢?……‘府中’指丞相府中”。郭锡良先生在《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中也认为“宫中:指皇帝宫中;府中:指丞相府中”。  相似文献   

12.
“先生”一词最早见于西周至春秋年间。《诗经·大雅》中的《生民》说:“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这里的“先生”是始生的意思,即现在所说的“头生”。《论语》也有“有酒食,先生馔”的记载。这里的“先生”,指父兄长辈。稍后,在《孟子》中有:“先生为何出此言也?”这里面指的“先生”又有了  相似文献   

13.
1985年高考历史试题中有一道识图题,要求从图形答出钱币的时代和种类。第一枚是平阳布,答案为“战国,铲形币”。第二枚是开元通宝钱,答案为“唐,圆形方孔钱”。平阳布在“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一节所附的“统一货币”图中出现过。但开元通宝钱图,在教科书中没有,也无关于该钱的文字记载,很容易引起考生的误解。如果考生不知道是两个概念,很可能联想成唐玄宗开元年间的铸币。  相似文献   

14.
鲁迅《自嘲》诗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根据传统的解释,一般都认为“千夫”指的是敌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据《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这里的“千夫”是指众人;指,是指责之意。亦作“千夫所指”。《现代汉语词典》:“千夫,指众多的人”,例句也有“千夫所指”。《汉语辞典》:“‘千’通  相似文献   

15.
<正>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2中的课文《氓》:"抱布贸丝"的注解为"拿布来换丝",值得商榷。布,古代货币名称,又称刀布。《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管子·国蓄》:"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荀子·荣辱》:"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杨倞注:"刀布,皆钱也。刀取其利,布取其广。"《史记·平准书论》:"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司马贞索隐:"布者,言  相似文献   

16.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旦在《书·舜典》中叫“元日”,在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在我国古代元旦一般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相似文献   

17.
后庭花     
杜牧有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里,“后庭花”是一种曲调。但在实指中,后庭花是指后院诸多的花卉,还是专指一种花?北宋苏辙《寓居六咏》自注称:“或言矮鸡冠花即玉树后庭花”。这是具体指出后庭花的花名的最早记载。南宋杨万里在《鸡冠花》诗中吟道:“别有飞来矮人国,化成玉树后庭花”。稍晚的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写道:“吴蜀鸡冠花有一种小者,高不过五六寸,或红、或浅红、或白、或浅白,世目曰后庭花。”明朝陈仁锡说得更具体:“寿星鸡冠即矮脚鸡冠,有红、白二色,即后庭花。”如此看来,后庭花是专门  相似文献   

18.
(一) 关于比喻有柄有边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拈出“比喻有两柄亦有多边”。所谓喻有两柄,指“同此事物,援为比喻,或以褒,或以贬,或示喜,或示恶,词气迥异。”钱先生借斯多噶派哲人语“万物各有两柄,人手当择所执”,并合采慎到,韩非“二柄”(“威德”与“刑德”)之称,命之为“比喻之两柄”,例如钱氏所举秤喻:“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全三国文》卷五九诸葛亮《与人书》),以秤喻人之无成见私心;而“这心之正,却如秤一  相似文献   

19.
《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重要文言选文。“持千金之资币物”一句,教材释为:“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币”注解为“礼品”。“资币物”三字细作何解,很多资料语焉不详。部分资料认为“币物”是同义连文,即“财物”之意。那么,我们将“资”与“币物”联系起来,细味其中,不觉有扦格冗繁之感。笔者不揣简陋,将备课时之孔见胪陈于下,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书籍《张丘建算经》有一道名题“百钱买百鸡”就是不定方程(组)的问题。它的题意是: “小鸡一元钱三只,母鸡三元钱一只,公鸡五元钱一只。用一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