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煤层气资源可采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层气资源储量是煤层气开发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最关键的地质控制因素,而煤层气的可采性是实践煤层气开发的根本前提。文章首先对影响煤层气资源开采的地质因素进行了归类提纯,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矿区工作面煤层的实际测量参数建立了煤层气资源可采性的评判模型,为不同矿区煤层气资源开发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ANP-SWOT模型的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利用煤层气可以有效减少煤矿瓦斯事故,改善大气环境,增加能源供给。针对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错综复杂现状,提出了ANP-SWOT综合分析模型。首先运用SWOT模型全面分析了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其次,设计能够准确反映影响因素间关系的ANP网络结构,以此度量具有关联性的影响因素权重,进而对煤层气战略备选方案作出选择。结果表明:煤层气开发风险大、地质条件复杂、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中国煤层气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最佳战略是WO战略组合。为此提出以下建议:①为增加国家能源供给,要坚定不移发展煤层气产业;②建立现有技术可开发煤层气的资源评价方法与标准体系;③从基础研究入手,深入分析煤层气形成单井产量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和作用规律,并与现有技术优化集成,形成以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为核心的适用于中国大多数煤层地质条件和储层条件的煤层气开发系列配套理论、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淮南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赋存总量高达5928亿m^3,地区地质构造复杂。通过分析煤层气地质特征、提出勘探开发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评价勘探开发前景,提出合理建议。该区地质构造相对复杂,煤层赋存状态和煤体结构均较复杂,区域差异大,煤储层渗透性低,含气饱和度低,这些给勘探开发带来了难度。但地理位置优越,含气总量高、煤层厚,煤层多和局部地质构造优越等有利条件为该区煤层气开发带来巨大潜势。建议制定勘探开发总体规划,实施可持续开发,实施采气采煤一体化,优势区域优先开发,加强构造煤层区煤层气开发研究,实现煤层气开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搞清煤层含气性地质特征、摸清煤层气资源赋存储量是煤层气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河南省大规模瓦斯地质图编制和煤层气勘探开发为契机,对焦作矿区煤层气赋存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编绘了矿区煤层气赋存等值线图,以生产矿井和规划井田为区块单位,在对区块内各瓦斯地质单元地质资源量精细测算的基础上,评价了主要区块可采资源量,研究成果为今后煤层气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煤层气目标区综合评价与优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层气是一种高潜力洁净能源,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富,目前国内外资金已经纷纷投入到煤层气的开发中来。煤层气选区评价关系到勘探能否成功, 是煤层气勘探的基础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对中国整体煤层气特别是基于矿区层次的资源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价。本研究在大量收集煤层气资源基础材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地质背景、煤储层、资源以及开发基础等4个因素出发,确定了煤层气矿区评价参数选择标准,建立了煤层气目标区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无量纲化指标处理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中国煤层气矿区进行资源优选排序,确定了中国煤层气开发优选目标及不同优选层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有利的煤层气目标区主要集中于冀鲁豫皖和晋陕蒙含气区内,包括三交北、侏罗系、韩城、潞安、大青山、中梁山、晋城、乡宁、六盘水、吴堡等主要矿区。  相似文献   

6.
全球煤层气资源量可能超过260×1012m3,我国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6.8×1012m3,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38×1012m3基本相当。煤层气的开发理论取得了新认识,研究煤层气的静态地质特征和动态特征,采用数值模拟研究地下煤层气扩散-渗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试验和开发工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深煤层的煤层气开发技术获得突破,在井网井型的选择、压裂技术、排采技术等方面有了新进展;煤层气的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煤层气发电和化工产品的生产方面得到了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付喜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239-239,252
在沈北地区煤层气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沈北地区煤层分布规律研究及煤层气含量分布规律研究,通过国内外煤层气评价标准,对沈北煤层气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在国外已被开采多年,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起步较晚,目前,国家正在加大煤层气开发力度。但是,开采煤层气的关键手段—煤层气井钻井与常规油气井差别较大,本文从煤层段造穴、煤层水平分支井剖面设计、轨迹控制、水平井联通、煤层气保护等方面介绍了煤层气井钻井技术,为更多队伍进入煤层气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产地,蕴藏着1.9万亿吨煤炭资源和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但由于新疆煤炭资源开发主要位于山前地带、受地壳运动的影响,煤层倾角普遍较大,这为新疆煤层气分析、研究、开发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尤其是压裂支撑剂的选择成为一大难点。本文通过对镂空陶瓷支撑剂颗粒分析研究,发现可根据其硬度高、重量轻、易悬浮的特征,提高对新疆极倾斜煤层煤层气研究开发程度,并可以运用于其它相近行业。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矿煤层气浪费严重,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的问题,通过介绍我国煤矿的现状,分析了造成煤层气浪费的原因,探寻了分离提纯煤层气技术,通过对变压吸附法、低温液化法、膜分离法与瓦斯水合物分离技术进行比较发现:瓦斯水合物分离技术提纯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并研究了煤层气水合物形成热力学,介绍了以前学者的研究成果,简单的介绍了煤层气水合物动力学和分离浓度,还研究了不同的促进剂对煤层气水合物生成速率的影响。煤层气水合物分离提纯技术为煤层气开发与利用提供一条新的技术途径,对于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以优质能源为主的能源发展战略与合理调整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工作的日渐深入,以及相关技术不断进步,对于煤层气资源的开采利用技术也日渐成熟。本文就对煤层气井的产气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煤储层的伤害机理,进一步对煤层气井控压控粉技术展开了深入探究。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文的研究工作能够为相关的煤层气井产气开发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三北羊场地区位于鄂尔多斯西缘坳陷带桌子山煤田,共有3条断层,构造类型为中等复杂程度,主要气源岩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的9号煤层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的16号煤层。文章通过对三北羊场地区近几年及周边区域施工的煤层气探井资料收集,研究了煤层气资源赋存条件,并对施工探井的地质数据及含气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5,(18)
武威盆地是位于中亚造山带北缘的中生代聚煤盆地,其煤层气资源评价对揭示中亚煤层气高产走廊的煤层气成藏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勘查及化验资料,从煤层分布特征、煤岩煤质特征、煤岩演化程度、构造系统、顶板岩性等方面分析了武威盆地煤层气生气条件及保存条件,结果表明武威盆地煤层镜质组含量为70%左右,热演化程度高,构造格局以挤压、封闭性断层和褶皱为主,顶板岩性大部分为泥岩和页岩,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和保存。根据煤层气地质特征综合评价了各构造单元的勘探潜力,认为营盘凹陷煤层累厚达30米,大部分地区埋深小于1000米,断层封闭性好,可作为该区下一步煤层气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14.
煤层气处在煤岩中,主要成分是甲烷,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游离在空隙中或者溶解在水中。煤层气是一种新型能源,具有高效、洁净的特点。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丰富,开采和使用煤层气资源不仅可以减少燃煤带来的污染,还可以弥补常规能源的不足。现阶段对煤层储层改造主要技术就是水力压裂技术,本文立足于此,主要对水力压裂技术进行介绍,并对水力压裂设计过程中对裂缝的控制进行阐述,希望对煤层气水力压裂技术的实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煤层气藏的特点,分析煤层结构,确定煤层组分,研究适合这一区块的煤层气测井解释评价方法,建立煤层气解释模型,计算煤层气储层的固定碳、灰分、挥发物、含气量、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储层参数。  相似文献   

16.
矿难的罪魁祸首说起煤层气你可能感觉很陌生,可是要是谈起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相信电视上的报道已给你留下了触目惊心的感受吧。煤层气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煤矿瓦斯,它的学名是“甲烷”,化学成分为CH4,它是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储集在煤层孔隙中的天然气。煤层气虽然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但从好的方面讲,它是一种比常规天然气更洁净的气体能源。开发煤层气三大好处你知道吗,能源紧张、煤矿矿难以及环境污染,几乎成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备受瞩目的几个焦点,而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正好可以缓解上述几个问题。根据能源专家分析,煤层气每立…  相似文献   

17.
二维地震在煤层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邓国成 《内江科技》2012,(3):114+86
煤层气做为一种新型能源,越来越引起重视,沁水盆地是我国煤层气产量最大的盆地,是煤层气勘探开发最有潜力的盆地。本文通过在沁水盆地开展煤层气勘探的实例,分析总结在沁水盆地这类地表条件复杂地区开展野外数据采集的经验、数据处理、资料解释和储层估算等方法。实践表明,通过对地震资料的合理分析研究,在该地区利用地震勘探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可以确保煤层气开采井的正确布置,从而降低煤层气开发风险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煤层开发不断深入,在不同的煤层中开发方面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本文主要结合我国的煤层气分布情况,运用对比分析方式对煤层气的开发模式进行阐述,并指出今后煤层气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区块,根据典型煤层气情况而提出开发的模式以及相关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黄塘煤矿煤层含气性的基础上,从煤变质程度、煤岩煤质、煤层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研究了影响煤层含气性的地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黄塘煤矿煤层含气量相对较高,平均高达9.22m~3/t;较高的煤变质程度和镜质组含量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煤层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则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致使黄塘煤矿煤层含气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层气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冯明  陈力  徐承科  李春凯 《资源科学》2007,29(3):100-104
中国既是煤炭生产消费大国,又是煤层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据统计,我国煤层气资源储量和开采储量分别为15.9×1012m3,居世界第三位,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潜力十分巨大。开发利用煤层气有益,随意排放则十分有害。虽然我们已认识到开发煤层气的重要性,但我国煤层气利用率仍很低,每年有360×108m3的煤层气排放到大气中,回收利用率仅为1.56%;中国和美国煤层气资源量相当,但是,我国煤层气产量仅为美国同期产量的1.6%,我国煤层气在勘探、开发和商业化经营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何充分利用我国巨大的煤层气资源,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是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作者认为煤层气资源作为清洁环保的新型能源,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改变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先开采煤层气,后开采煤炭,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煤矿瓦斯爆炸。从21世纪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借助“西气东输”的契机,应加强对含煤盆地地质构造的研究,建立适合中国煤层气开发模式,继续加强国际间合作,扩大煤层气勘探范围,加大煤层气的科技投入,使煤层气资源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