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反思性教学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反思性教学的兴起反思性教学是在人们对“反思”的探讨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形成的。较早研究反思的有英国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洛克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在他们之后,最先将反思引入教学领域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杜威对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的重视,主要反映在其名著《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他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①他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的五个阶段(即思维五步),相应地把教学过程也分为五个阶段(即教学五步)。而反思性教学这一…  相似文献   

2.
一、反思性教学的概念迄今为止,关于反思性教学没有统一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杜威对反思活动的论述。杜威曾将"反思"概括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认为反思起源于个体在活动情境过程中所产生的怀疑或困惑,是引发有目的的探究行为和解决情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强调教学活动本质上具有反思性质。  相似文献   

3.
教学反思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著名美国教育家杜威对思维的研究。在20世纪初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就提出了“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兴起反思之风,教育领域深受其影性思维"这一重要概念,论述了反思性思维与教学过程的关系,奠定了教学反思理论的基石。响。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舍恩等的研究成果(如提出“反思性实践”概念等)大大提高了反思教学研究的水平。之后,教学反思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在此思潮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学者推出《反思性教学》(作者熊川武)、《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作者金国良等)等一批著述,介绍教学反思的理论,探索这一理论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4.
反思性思维理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反思”来提高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也受到了当今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反思性教育实践是以教学反思为落脚点。而反思性教学则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要求学生“如何学习”统一起来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反思性思维理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反思"来提高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也受到了当今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反思性教育实践是以教学反思为落脚点。而反思性教学则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要求学生"如何学习"统一起来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数学概念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根据杜威的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理论,将数学概念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数学课程的始终,还原概念的生成过程,即时地或滞后地反思概念的意义及其在数学整体中的地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性思维习惯是进行概念教学的明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论杜威的反思性思维及反思性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最早对反思性思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其关于反思性思维及如何培养反思型教师的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文章试图通过对杜威反思性思维的内涵及其运用作进一步阐述,期望对当前我国以反思理论为发展背景的教师教育改革的推进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杜威和熊川武的反思性教学理论为依据,以《五年制师范生反思性教学意识问卷调查》为研究蓝本,从反思行为与动机、反思技能、反思过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为培养五年制师范生反思性教学能力提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学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杜威认为,反思性思维是一种最好的思维方式。杜威的反思性思维理论对物理教学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反思型教学对提高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作用"反思"(reflection)一词源于哲学,是哲学的一般认识方式。1933年,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首次将反思型思维运用到教育中,杜威认为:"反思型思维既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又是一个把思维付诸行动的过程。它不是单纯的沉思冥想,而是一种活动,一种从人们的经验到活动结果,再回到原先尝试的猜测和假设的活动。"其实,  相似文献   

11.
一、反思及反思性教学孔子曾提出"学而不思则罔"以及"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没有反思的辅助那就仅仅是纸上谈兵。反思性教学,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引入教育领域的,意思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反思。我国反思性教学广泛遵循熊川武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也就是不仅要知道如何去教,而且要知道如何去学[1]。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开展反思性教学,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化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传统教学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杜威认为,反思性思维是一种最好的思维方式.桂威的反思性思维理论对物理教学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一、反思性教学的概念 迄今为止,关于反思性教学没有统一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杜威对反思活动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一、对反思性课堂教学的概述 (一)关于反思性教学的概念界定 早在1893年杜威就对反思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反思是“根据情境和推论对自己的信念或知识结构进行积极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是一个连贯的观念系列,后续观念是先前观察的结果,依赖于先前的观察。当代美国社会学家Saehon认为,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或者过程之后,对其计划或行为重新进行评估的过程。他还把教师定义为“反思从业者”。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反思”一词界定为杜威所理解的“反思性思维”,即包含重建过程。进而论述了教师教学反思的“实践—反思取向”课程基础和显性、隐性知识划分的知识基础,以及反思的情境经验和内容,认为教学反思有利于更正教师知识结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有效形式,有助于弥补“科研风”带来的负面效应,因而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得到扎实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小学日常教学科研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6.
杜威的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理论浅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理论是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思维”是他所论述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从思维和反思性思维的涵义及价值、“思维五步”和“教学五步”以及思维训练与教学活动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论述了杜威的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理论。教学成功的关键就是要能激发儿童的思维。反思性思维是最好的思维方式。因此,无论对教育来说,还是对儿童来说,通过反思性思维训练,培养优良思维的习惯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反思教学,作为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的主要体现,实质上是教师的反思性思维及其"内隐理论"的外化.反思教学的具体过程也就是教师的反思性思维的具体展开,没有反思性思维过程,反思教学将无所作为.反思型教师应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获得对教学实践的真实解释和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18.
反思教学,作为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的主要体现,实质上是教师的反思性思维及其“内隐理论”的外化。反思教学的具体过程也就是教师的反思性思维的具体展开,没有反思性思维过程,反思教学将无所作为。反思型教师应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获得对教学实践的真实解释和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19.
陈钇均 《教师》2014,(4):63-64
正一、反思性教学的定义反思性教学也称之为反思性教学实践(reflective teaching practice),是指一种回忆、思考、评价教学经验的活动或过程,它是对过去教学经验的反馈。《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将反思性教学解释为:教师及师资培训的一种方法,它以这样一种假设为基础,即教师通过批评性地反思他们的教学体会可以提高他们对教学的领悟能力和自身的教学质量。反思性教学是探索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对于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阐述。我们的理解是,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并据此采取相应对策的过程,它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监控能力来促进专业能力的途径。反思性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反思提出问题、探讨研究、解决问题,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一、反思性教学实践的特点及其对教师发展的意义1.反思性教学实践特点杜威认为反思是“人们有意识地关注某一问题并进行认认真真的思考”。Cruickshank和Zeichner使反思性教学得到了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